实现脱贫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的调研报告
VIP专免
2024-05-09
999+
17.29KB
1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实现脱贫村特色产业高质量
发展路径的调研报告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
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
振兴的重中之重,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
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当前,
脱贫攻坚已经取得全面胜利,但是一些脱贫地区特别是脑
山地区的产业发展基础还相对薄弱、后劲还相对不足,产
业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带农增
收不明显等问题还较为突出。加快推动脱贫地区产业全面
提质升级,走好产业联农带农富农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对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要
的现实意义。
为立足 XX 实际深入探讨“脱贫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
主题,XX 省XX 市XX 区习近平X 村为调研对象开展调研,采用
实地调查、入户走访、资料查阅和赴邻近乡镇考察学习等
方式了解情况,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村情概况
XX 村位于 XX 区XX 西南部,北靠 xx 户外旅游度假景区,西
接XX 县景区,距离镇政府所在地 6公里,距离 XX 市区 34.4
公里。该村于 2017 年退出贫困村序列。
(一)生态环境优美,自然资源禀赋较好
XX 村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是旅游观光、户外徒步的理想
之地。拉尔贯河贯穿村域,河水清澈见底,河岸草木葱茏
与XX 县拉尔贯村接壤处有一片高山原始林区,总面积 85 亩,
主要林木为云杉。林业资源丰富,林区内有多样的植被类
型和独有的森林风光。
(二)人口外流明显,受教育程度偏低
全村居住着汉、藏、回、土、蒙古等多个民族的群众,户
籍人口244 户844 人,常住人口210 户767 人。从就业情况
来看,18 至60 周岁从业人员590 人,其中区内从业人员
148 人,区外从业人员442 人;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常住人
口中初中及以下学历650 人,高中或相当学历76 人,大专
及以上学历41 人。
(三)种植业结构简单,发展初显特色
全村土地总面积 2554.85 亩,其中耕地面积 1846.8 亩,主要
种植小麦、油菜等常规作物,小面积种植 XX 茶等特色作物。
小麦种植面积 1297 亩,种植户198 户;油菜种植面积 433
亩,种植户190 户;XX 茶、荨麻茶、蒲公英茶、树莓茶树
等种植面积不到50 亩,目前为村集体经济产业;其余耕地
少量种植土豆、大豆等作物。
二、XX 茶等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XX 茶是一种以蔷薇科苹果属植物花叶海棠和变叶海棠的嫩
叶为原料,利用“传统+现代”制茶技术精心加工制成的茶品,
在XX 境内以“习近平X 茶”最具代表性和知名度。经中国科学院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等专业检测机构认定,
“习近平X 茶”提取物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抗疲劳、抗
缺氧、抗病毒、抗癌和抑制肿瘤生长等功效。XX 村身处脑
山地区,海拔在2520 米~2780 米之间,村落西侧高山环抱,
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这种生长环境为培育 XX 茶创造了
有利条件。XX 村以XX 茶种植为主的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如下:
(一)齐心协力引项目
2019 年,XX 村成立 XX 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次年村“两委”、
驻村工作队专门赴XX 州XX 县考察和引进 XX 茶种植项目。
在当地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XX 村积极争
取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50 万元,引入企业投资
25 万元,成立 XX 茶厂,目标打造特色生态茶叶“种植、加
工、销售”全产业链。
(二)因地制宜搞建设
村“两委”带头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在项目建设中用足用好
中央财政扶持资金,规范生产加工流程,建成种植基地 1处、
现代化生产加工车间 1所、小型办公楼1栋,配备专业茶叶
深加工生产线设备 1套。2021 年,项目取得生产经营许可
试栽植成活种苗 40 余亩 5万株,成活率 96%。吸纳本
地村民就业10 余人,茶厂初具规模。
(三)开拓视野走新路
XX 茶试产成功后,茶厂又延伸开发出蒲公英茶、树莓叶茶、
荨麻叶茶等产品,并申请注册了“西纳藏茶”品牌商标。同时
为盘活资源、增加收入,茶厂将闲置的办公楼二层及茶厂
外围区域对外承包,与本地农户签订合约开办农家乐,春
夏季吸引了不少市区游客前来品尝游玩。目前,特色产业
已累计投入近 100 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 10 万余元。
今年,茶厂负责人正在与本地电商平台积极协商,计划进
行线上销售。
三、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局
XX 村特色产业目前在基地规划、场所建设、设施配置、产
品培育、品牌包装等方面逐步踏上了正轨,但在发展思路
基础条件、产业实施、造血功能等方面仍面临着困局。
(一)规划能力欠缺,品牌优势不显
目前特色生态茶叶领域市场竞争比较激烈,本地产业优势
不明显。同样坐落于XX 区的千紫缘农业科技博览园自2016
年始种植高原枸杞芽茶、火焰参代用茶、蒲公英茶,该园
区投资规模大,生产规范化程度高,相关农产品和旅游项
目已在市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XX 村种植的XX 茶等产品和
兄弟村镇产品相比,存在一定的同质性,且在生产规模、
品牌影响力、产品竞争力、产品附加值上都有差距。和总
标签: #调研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实现脱贫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的调研报告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取得全面胜利,但是一些脱贫地区特别是脑山地区的产业发展基础还相对薄弱、后劲还相对不足,产业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带农增收不明显等问题还较为突出。加快推动脱贫地区产业全面提质升级,走好产业联农带农富农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对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立足XX实际深入探讨“脱贫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