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专题调研报告——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
VIP专免
2024-05-09
999+
19.29KB
21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主题教育专题调研报告——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
按照主题教育调研工作安排,深入银达、总寨、东洞等
部分乡镇调研,并召开不同层次座谈会,采取自上而下和
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办法征求意见建议,对全县农业农村发
展的成效、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等进行了分析研判,
并初步提出了今后发展方向、思路目标和重点工作,现将
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状特点
近年来,全区紧紧围绕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致力
于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贯彻“做精一产、服务
城市、富裕农民”发展战略,落实园区化、企业化、循环化
和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在农村产业培育、农村改革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服务管理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农业丰收,农业经济发展形势良好,预计全年农业增加值
增长 5.5%,达 27.88 亿元。主要有五个特点。
(一)调优结构,农业经济形势总体平稳。坚持政府
引导、市场主导,壮大制种、蔬菜、草畜三大主导产业,
培育林果、休闲等优势特色
产业。年内蔬菜种植面积达到 20 万亩,制种面积达到
28.2 万亩,优质粮面积 27.83 万亩,全区粮经比达到了
45:55,建设李广杏、油桃 2个千亩经济林示范乡镇,布局
百亩经济林示范点 21 个,年内杏、桃等特色林果合格面积
达到 4516 亩,经济林面积达到 46545 亩。牛羊大县建设
取得新成效,畜禽养殖业稳步发展,预计畜禽饲养总量达
到825 万头只,出栏 575 万头只,蔬菜、种子、肉蛋奶、
果品总产分别达到 86 万吨、8.2 万吨、7.64 万吨、5.6 万
吨,全区发展植物园、三泉山庄等各类农家乐休闲山庄达
到298 家,培育旅游专业村会 7个,促进一三产业融合发
展,农民收入稳步增加。预计 2023 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
达到 12037 元,其中农业经营性收入为7284 元,占到
58%。
(二)政策引导,农业设施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今年来,
区财政整合资金 10 亿元,对重点产业进行扶持,有效发挥
“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强化了设施农业、标准化养殖业、特
色林果、农业产业园建设。年内新建成 50 亩以上日光温室
小区36 个,年育苗300 万株以上集约化育苗中心 4个,
百亩钢架大棚小区49 个,集约化育苗中心 4个,新增日光
温室 3556.8 亩,推广钢架大棚10046 亩,建设科技示范
园区 10 个,新建成牛羊标准化养殖小区(企业)36 个、
规模养殖场 50 个,带动培育发展万元规模养殖户16429
户,两万元养殖示范户7177 户。推广农业新机械,新增新
型配套农机具2019 台,农业机械化率达到了 75%,农业
的设施装备化水平显著提高。
(三)深化改革,构建农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机制。围
绕保障农民财产权,盘活资产,在 2个乡镇 4个村组织开
展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围绕解决“谁来种
地”问题,出台家庭农场认定管理办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
展意见,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建成家庭农场 86 个,
农民专业合作社479 家,新增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7家,累计达到 51 个。围绕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培育壮大
龙头企业,全区培育发展农产品加工贮藏企业 166 个,创
建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 34 个,农产品加工贮藏能力达
到200 万吨以上,带动订单农业达 58.6%。围绕土地规模
化经营,支持土地流转仲裁、调解机构建设,规范流转行
为,年内新增流转面积 8000 亩,累计达 15.45 万亩,占
到了家庭承包经营面积的 27.1%。围绕解决规模发展资金
投入不足的问题,用好省政府“双业”贷款政策,年内草畜、
蔬菜贴息贷款 8亿元以上,省市财政贴息 3000 万元以上。
(四)强化服务,农业生产安全保障有力。不断强化农
业行政执法、农产品质量和农业安全管理能力建设,开展
农资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专项整治。年
内查办各类案件 60 多起,为农民挽回损失 400 多万元,
全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了 76.1%,尾菜处理利用率
达到 26%,
农业农村部及省市级8次例行抽检综合抽检合格率达到
99.84%。严格落实动植物疫病防控措施,全区动物免疫密
度和挂标率均达到 100%,加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力度,
开展黄斑星天牛专项行动,累计防治面积 3.8 万亩,效果
明显,全年无重大动物疫情、植物病虫害、草原火灾、鼠
虫害和农机安全事故。
(五)项目支撑,夯实了农业发展基础。年内争取和实
施旱涝保收基本农田建设、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农业推广
体系建设、高效节水农业建设等农牧业发展项目,着力夯
实产业发展基础和农业服务能力建设。整合资金 3300 万元,
实施了十大农业产业园道路、绿化、供电、供水网络,新
增招商引资入园企业 28 个,投资总额达到了 7.3 亿元。实
施“五整治五提升”工程,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2个,建
成重点整治提升示范区 9个,完成整乡整治改造乡镇 2个、
整组整治改造居民点 46 个,建成百户以上中心村10 个。
围绕生态建设,新增生态防护林9015 亩,农田防护林
146 公里,绿色通道 43 公里,建成防风固沙林7647 万亩。
年内投资 1.43 亿元实施了定洪临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堤防及河道治理、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和农村安全饮水等25
项水利工程基建项目。加大农村路网改造,新改建农村公
路91 公里,整修 1100 公里。有效改善了农业农村发展面
貌和条件,增强了农业农村发展的后劲。
二、存在问题
一是发展现代农业认识不统一。各乡镇、各单位对中
央“三农”政策和农村综合改革政策学习钻研不够,确定发展
思路和具体工作重点时,结合实际不紧密,没有将工作的
重点聚集到深化农村经营体制和机制改革,以及粮食安全
食品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动植物疫情监管安全上来。对
区委、区政府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决策部署,尤其是十大
农业产业园的建设思想认识不够统一。对农民关心的急需
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涉及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
业改革方面的工作,调查研究不够,不利于农业农村经济
的发展。
二是农民增收压力和难度增大。一方面,在土地承包
经营为主的农村经营体制下,我区农业生产达到较高水平
增产增收的基数已经较高,调整产业结构的增收空间越来
越小,增收渠道狭窄,依靠常规措施增收的难度进一步加
大,必须依靠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规模效益。另一方
面,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下,维权能力弱,农产
品加工龙头企业原料生产基地没有与农户形成紧密的利益
共同体,责权利不明,农民处于弱势,谈判地位低下,通
过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收入困难重重。
三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老化问题突出。
摘要:
展开>>
收起<<
主题教育专题调研报告——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按照主题教育调研工作安排,深入银达、总寨、东洞等部分乡镇调研,并召开不同层次座谈会,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办法征求意见建议,对全县农业农村发展的成效、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等进行了分析研判,并初步提出了今后发展方向、思路目标和重点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现状特点近年来,全区紧紧围绕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致力于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贯彻“做精一产、服务城市、富裕农民”发展战略,落实园区化、企业化、循环化和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在农村产业培育、农村改革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服务管理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农业丰收,农业经济发展形...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