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的调研报告
VIP专免
2024-05-08
999+
18.77KB
21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破解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的调研报告
“停车难”问题已经成为*市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反映最为强烈、诉求呼声最
大的民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之一,连续两年列入我市重点民生实事。我市正处于
城镇化加速提升阶段,中心城市人口集聚和汽车保有量激增或将使得“停车难”问
题演化为更加复杂的社会问题。为加快破解我市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市政协
提案委与市发改委于*月*日至*月*日,在全面摸清我市“停车难”现状的基础上,
组织市执法局、市交警支队、高新区管委会、城投公司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
赴上海、重庆、西安等城市展开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中心城区“停车难”现状
去年,我市通过实施中心城区十件民生实事,新增停车位*万个,一定程度
缓解了我市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但通过本次调研摸底发现,目前中心城区
“停车难”仍存在停车位供需矛盾突出、停车场供给结构不合理、停车管理水平较
低等问题。
(一)停车位供需矛盾突出。一是供需失衡。截至*年底,我市中心城区小
汽车保有量约*万辆,日均流动小汽车达*万辆;登记在册的停车位共*万个,其
中公共停车位*万个。按照《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导则》要求,规划人口规模大于
*万人的城市,停车位数量应为小汽车数量的*至*倍、按*倍的标准计算,中心
城区停车泊位缺口约*万个。但按照流动车辆与公共停车位数量*:*计算,公共
停车位缺口约*万个,供需失衡但缺口不大。二是供需错位。分时段来看,白天
中心城区各大商圈、各公共服务单位周边“停车难”问题凸显,在上班上学、下班
放学等车流量较大时段,局部路段更会出现交通堵塞;而居民住宅区周边停车
位在
白天供应相对宽松,配建停车场利用率普遍较低。晚上,居民住宅区特别是
老旧小区周边,“停车难”问题突出,给周边道路交通安全带来极大隐患;而商业
街区、公共服务单位周边晚上停车位供应却极为宽松,部分未开放的配建停车
场和公共停车场甚至“空空如也”。不同时段停车位的供需错位,使得目前大多城
市在治理“停车难”问题上也只能做到保证大范围的供需平衡,难以做到精准调控。
(二)停车场供给结构不合理。我市中心城区配建停车场、路外公共停车场、
路侧临时停车场车位供给数量比为*%:*%:*%(发达地区该比例为*%:*%:*
%)。路外公共停车场和路侧停车场通常仅作为配建停车场的辅助或补充,过
少的配建停车场导致乱停车、乱划线、乱收费问题频现,过多的路外公共停车
场和路侧临时停车场的设置,不仅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还严重影响了城市形
象。
(三)停车管理水平较低。一是社会停车场的停车设施和管理无统一要求,
部分停车场设施修建不合理,设计标准较低,停车设施简单落后,导致停车场
利用率较低。二是路侧临时停车泊位和大量路外公共停车场缺乏以信息化和智
能化为支持的停车诱导系统和便捷缴费系统,导致车辆周转率不高。三是价格
管理精细化程度不够,弹性不强,加之“停车理应付费”的观念尚未广泛形成,导
致群众怨声载道、纠纷频发。
二、中心城区“停车难”成因分析
我市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的形成与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直接相关,但也
有机制、规划、建设、管理等深层次原因。
(一)机制缺失。一
是缺乏专门机构统筹管理。我市停车管理基本处于分散无序状态,住建、发
改、执法、交警、交通等多个职能部门事权交叉、各自为政,没有形成齐抓共
管的工作合力(西安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为全市停车场主管部门,全面负责
占道车位审批设置、社会停车场和专用停车场备案管理等工作,实现了交警对
城市道路空间的统筹管理)。二是政策支持不够。一方面,我市缺乏系统的、
具有刚性约束力且能落地实施的静态交通专项规划或指导性文件,导致停车事
业发展缓慢且缺乏统筹。另一方面,我市缺少对社会资本进入停车产业方面的
鼓励支持政策,特别是在停车设施投融资支持、财政资金奖励、配建物业奖励
支持等政策方面还是空白,导致停车事业市场化水平较低、管理水平停滞不前
(西安市大力推广PPP 等模式,明确单独立项的公共停车场和超配建泊位面积
全额免缴城市配套费、公共停车场建设采取分区域每泊位补助一定费用等激励
政策,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停车场建设运营领域,有效提升了停车位供给总量和
管理水平)。三是综合利用率低。一方面,我市中心城区*万个停车位中,只有
*万个向社会开放,仅占总量的*%,且部分停车场所没有落实规划,违规改变
停车场性质,挪作他用,导致停车位供应紧缺(如新建北路段喜洋洋、国贸等
多家大型商场的地下停车场全部被商业化,致使配建停车泊位大量流失)。此
外,因缺乏有效调控,部分小区地下停车位因售价过高无人购买,开发商又只
售不租,导致大量停车位长期闲置(如建设路天辰名苑小区,配建停车场车位
只卖出三分之一,停车场有位无车停,小区外的建设路车满为患)。
(二)规划缺位。
目前,我市尚未建立以停车设施建设为主体的规划体系,未能形成城市功能
布局和空间开发相协调与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缺乏差
异化停车设施配建标准,整体规划的缺失使得我市“停车难”问题的解决一直滞后
于群众需求的增长(西安市政府大力实施公共停车场建设三年行动,每年规划
配建不少于*万个车位,其中新建公共停车位不少于*万个,*年至*年新增车位*
万个,有效缓解了“停车难”问题)。老城区停车位规划缺位,导致历史“欠账”较
多,现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部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如古城步行街、世纪
广场、长城路等繁华商业街区因没有规划建设大型公共停车场,叠加万达、榆
星等商圈快速发展,使得上述区域客流量快速下滑)。新建城区也因缺乏规划
引领,导致公共停车场不能满足城市迅速发展的需要(如高新区餐饮业聚集的
东环路,因未配建大型停车场,导致该区域违规停车现象严重)。而上海市充
标签: #调研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破解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的调研报告“停车难”问题已经成为*市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反映最为强烈、诉求呼声最大的民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之一,连续两年列入我市重点民生实事。我市正处于城镇化加速提升阶段,中心城市人口集聚和汽车保有量激增或将使得“停车难”问题演化为更加复杂的社会问题。为加快破解我市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市政协提案委与市发改委于*月*日至*月*日,在全面摸清我市“停车难”现状的基础上,组织市执法局、市交警支队、高新区管委会、城投公司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赴上海、重庆、西安等城市展开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中心城区“停车难”现状去年,我市通过实施中心城区十件民生实事,新增停车位*万...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