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营工业企业融资情况的调研报告
VIP专免
2024-05-08
999+
20.65KB
2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关于民营工业企业融资情况的调研报告
在经济新常态下,“三山” 问题尤其是“融资的高山”,让
不少中小微民营企业喘不过气来。“融资难”、“融资贵”等问
题未得到根本改观,企业依然面临着较大的资金缺口。一
些中小微民营企业在经济形势大好时,全力借贷谋求快速
发展,要么加速扩张,要么跨界投资,在近两年遭遇“市场
的冰山”时,由于投资方向不当,导致入不敷出。银行手中
钱非常多,但由于经济下行压力不减,各家银行为了控制
风险,贷款十分谨慎。当企业向银行贷款难,不得已选择
了高利率的民间借贷,而自身业务收益又比较低时,企业
资金链断裂问题频现,企业宣告破产、倒闭,企业家“跑路”
“跳楼”这样的字眼越来越多地见诸报端。近期,我市的景泰
县、白银区和平川区等县(区)已发生好几起中小微民营
企业“跑路”事件,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这不得不引起全
社会的高度关注。
针对资金链断裂问题,春节刚过,市工商联组成中小
微民营企业融资情况调研组,通过走访全市三县两区的相
关部门、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及 20 余家企业、商
(协)会,重点对工业以及农林渔、建筑、制造、批发零
售、交通运输、住宿餐饮和房地产开发经营等行业的中小
微民营企业融资情况开展调研。在充分掌握情况的基础上
调研组进行了认真讨论、分析和研究,对进一步重视中小
微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促进中
小微民营企业不断做大做强,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和谐健康
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融资现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
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
实施意见》、《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
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不
断优化发展环境,完善扶持政策,健全服务体系,非公有
制经济实现了健康、快速、持续发展,为全市经济发展注
入了活力。截至 xx 年底,全市非公经济市场主体达到
8.39 万户,比 xx 年增加3.19 万户,增长 61.45%,其中,
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达到396 户;非公经济固定资产投资额
297 亿元,占比达63%,比 xx 年增长 97.68%;非公经
济增加值213.4 亿元,占全市 GDP 的49.05%,比 xx 年
提高7.51 个百分点;非公经济纳税 20.22 亿元,占全市纳
税总额的46.94%;全市非公经济新增就业人员 8.11 万人,
累计达到20.86 万人,占全市新增就业人员的81.4%。非
公经济在扩大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就业、
增强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市中小微民营企业的长足发展,得益于各级党委、
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大力帮助、支持和扶
持。特别是通过政策扶持、成立融资服务机构、协调金融
机构给予贷款等措施,帮助中小微民营企业解决制约发展
的最大瓶颈——融资难问题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融
资环境逐步得到改善,融资困难逐步得到缓解。我市中小
微民营企业融资方面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是制定支持中小微民营企业进行融资的各种政策。
先后制定了《中共白银市委、白银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
市非公经济跨越发展的意见》、《白银市关于加快推进民
间投资发展的实施意见》、《白银市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小
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通过不断完善各
种政策,对中小微民营企业开展融资工作进行指导,为中
小微民营企业解决融资困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是搭建企业融资平台。设立白银市中小民营企业发
展基金,市财政每年安排 2000 万元、各县(区)安排
200 万元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全市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累
计发放各类资金 7860 万元。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微民
营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采取知识产权质押、仓单质
押、商铺经营权质押、商业信用保险单质押等多种方式融
资,对上市(含股权交易所)成功的企业一次性给予 100
万元奖励。
三是间接融资仍然是中小微民营企业融资的主渠道。
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基本上还没有对中小微企业开放,少
量的财政性资金基本上流向了国有大型企业。因此在目前
的体制和制度框架下,我国中小微企业的外部融资主要还
是依赖间接融资。截至 xx 年底,全市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为141.48 亿 元 , 较 年 初 增 加32.47 亿 元 ,增 幅 为
29.79%。
四是直接融资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
育还不完善,企业进入股票市场的门槛较高,针对中小微
企业的二板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债券融资受到发行条件
的严格限制,大多数中小微企业因其规模和业绩而很难挤
进证券市场的大门。截至今年2月底,我市共有 111 家中
小微企业在全国各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其中 xx 股权
交易中心102 家、xx 前海股权交易中心5家、上海股权托
管中心4家。累计融资 5.79 亿元,其中,私募股权融资 3
亿元、股权质押融资 1.29 亿元、定向增资1.1 亿元、私募
债发行 4000 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资金链是确保企业正常运转所需的基本循环资金的链
条,是企业良性运转的根本所在。可以说,资金链的安全
与否直接攸关到企业的生死存亡。我市中小微民营企业融
资环境虽然得到了逐步改善,但帮助中小微民营企业解决
融资难的政策等“软环境”尚不完善,中小微民营企业融资服
务体系还不健全,成为制约我市中小微民营企业快速发展
的重要原因。
(一)中小微民营企业融资政策环境还不够理想
主要表现在有关中小微民营企业融资的政策法规尚不
健全,银行机制不灵活,有关贷款政策落实不到位。
一是政策效应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我市虽然出台了
一些支持中小微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定,由于政策支
持体系尚未完善,对直接解决中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的规
定较少,加之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还没有从机制、体制
上形成有力保障,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这些政策的
作用就更难得到很好的发挥。
标签: #调研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民营工业企业融资情况的调研报告在经济新常态下,“三山”问题尤其是“融资的高山”,让不少中小微民营企业喘不过气来。“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未得到根本改观,企业依然面临着较大的资金缺口。一些中小微民营企业在经济形势大好时,全力借贷谋求快速发展,要么加速扩张,要么跨界投资,在近两年遭遇“市场的冰山”时,由于投资方向不当,导致入不敷出。银行手中钱非常多,但由于经济下行压力不减,各家银行为了控制风险,贷款十分谨慎。当企业向银行贷款难,不得已选择了高利率的民间借贷,而自身业务收益又比较低时,企业资金链断裂问题频现,企业宣告破产、倒闭,企业家“跑路”“跳楼”这样的字眼越来越多地见诸报端。近期,我市的...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