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
下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加强和创新社会基
层治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
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解、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党的十九
届五中全会指出,“十四五”时期要努力实现社会治理特别是
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这一目标已成为我国新发展阶段
基层治理的科学指引。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巩固和发展爱
国统一战线的论述中提出:加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
作,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强化共同奋斗的政治引
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由于社会新的分工以及进一步细
化,由改革开放前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转变为目前以知
识分子为主体,尤其是体制外自由择业的知识分子,包括
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和社会组
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和新媒体从业人员四大类。新
的社会阶层人士具有知识水平高、收入水平高、经济地位
高,自主意识强、创新意识强、职业流动性强,大多数都
在体制外、党外的鲜明特征。他们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化解社会矛盾中发挥专业优势,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倡导社会道德、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在党的领导下放权赋能、激发活力需要新社会
阶层人士的“新”。以“基层之治”夯实“中国之治”,必须坚持
党建引领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真正有序推动治理资源
和服务下沉,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共建美好家园。
除街道、居委会、物业企业等作为参与城市基层管理和建
设的单位或自治组织协同发力外,更需要新的社会阶层人
士积极参与到业主委员会中,充实业主自治组织的活力,
更好维护业主合法权益。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业
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过去“单位+个人”的传统就业方式
和“公司+员工”的社会基本结构逐步向“平台+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