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完善纪检干部履职考核和提名考察机制的思考和建议

VIP专免
2024-05-08 999+ 15.59KB 1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关于建立完善纪检干部履职考核和提名考察机制的思考和
建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纪
检监察体制作出一系列重大改革部署。中央纪委国家监委
针对垂直管理单位特点和实际,要求垂管单位纪检工作全
面实行“三为主一报告”制度。改革转制以来,各 xx 总队、
支队的纪检、审计处室在编制上从政治部门独立出来,从
体制上构建了垂直领导、机构分设,上下一体、对口畅通
的良好格局。尤其是随着“三为主一报告”制度的不断深化,
纪委“三转”规定的出台,一些制度性、机制性的“梗阻”得到
有效疏通。为纪检部门聚焦主责主业、发挥监督执纪问责
职责提供了指导遵循。然而,在面对“改革转制过渡期、纪
检体制变革期、风险隐患暴露期”等现实考验,队伍纪检体
制与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还不适应,纪检组
织机构和领导体制、工作机制还不健全,纪检部门主动监
督、积极作为还有欠缺,斗争精神、履职能力还有待进一
步提升。结合 xxxx 队伍实际,笔者从建立完善纪检干部履
职考核和提名考察机制方面,谈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当前纪检干部考核、考察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对纪检干部的考核,仍然延续之前的考核方式,
还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考核方式不够科学。按照 xx
队伍纪检体制改革精神和“三为主一报告”要求,对纪委
书记的提名由上级纪委提名,联合政治部门实施考察,纪
委书记的履职考核由上级纪委具体实施。但对普通纪检干
部的考核、提拔未进行清晰的界定和明确。xx 队伍纪委属
于内设部门,纪检干部的人权、事权均在同级党委,在考
核方式上,与其他干部一致,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党委研
究、政治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参与无差别的群众测评和推
荐,客观上造成纪检干部“单位意于“全局意”,“不
监督、不便监督”成为现实题。考核的内有待化。
前对干部的考核,参与推荐和分的人基层
干部,有机关的干部,从监督的度来是监督的
具体对甚至包括一些处分的同志,难免会有一些“
空间。同,对纪检干部的考核不日常考核,年终
性考核容易产生“一”的情况,导致考不、考不
出成效。另外,由于级纪委的负责人、纪委委和上级
纪检部门对纪检干部的履职考核较少或者不参与考核,
造成纪检干部的履职考核不够精。从谈了到,大家
遍反映,纪检干部在度考核中确定优秀授予嘉
奖都由其在单位掌握,与纪检干部的合考核评定结
不直接挂钩,纪检工作普遍被认基本与“优秀绝缘了,
在一定度上影响纪检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三是了纪
委监督作的发挥。纪检干部在基层工作中圈子小
,监督者与监督对
同在一个单位事,心监督严了子;另
一方面过的评机制不完善、不科学,监督者在
度考核、评拔推荐中往往受监督对主测
影响,“你让我红脸我让你考核过关”。
各级纪检干部愿看到的,反映最强烈的现实。在
这种情况下纪委履行监督职能履行缺乏底气,对同级党委
的监督形同设。对班子和党战员监督意
害怕别人,人际关系遭受损害,对自身职位
造成影响导致纪委的监督作不能得到有效发挥。
三、改进纪检干部履职考核和提名考察的建议
根据 xx 队伍纪检监督体制改革精神,在此次落编定
中,纪检、审计个部门从政治部出来,划归纪委单
独列管,实现了纪委机构和职能的“由虚向实”。明书记
次就深化队伍改革转制提出“先试边破边立”的要求,
xx 总队来有为人势,总队党委度重和支
纪检体制新,提出了改进纪检干部考核、考察的
要求。结合此次调情况我们认为各级党委、纪委要
主动应纪检体制改革大势,新推动纪检干部考核和考
察工作,推纪检监督工作效能。
摘要:

关于建立完善纪检干部履职考核和提名考察机制的思考和建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纪检监察体制作出一系列重大改革部署。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针对垂直管理单位特点和实际,要求垂管单位纪检工作全面实行“三为主一报告”制度。改革转制以来,各xx总队、支队的纪检、审计处室在编制上从政治部门独立出来,从体制上构建了垂直领导、机构分设,上下一体、对口畅通的良好格局。尤其是随着“三为主一报告”制度的不断深化,纪委“三转”规定的出台,一些制度性、机制性的“梗阻”得到有效疏通。为纪检部门聚焦主责主业、发挥监督执纪问责职责提供了指导遵循。然而,在面对“改革转制过渡期、纪检体制变革期、风险隐患暴露期”等现...

展开>> 收起<<
关于建立完善纪检干部履职考核和提名考察机制的思考和建议.docx

共14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 14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