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强化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机制的调研报告
VIP专免
2024-05-08
999+
16.45KB
1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关于强化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机制的
调研报告
饮用水的卫生与安全质量高低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健
康状况。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部分农村地区,饮用水的
安全问题更为严重,极易导致各类疾病的传播,对人民群
众安全生产生活构成严重威胁。解决农村饮水安全,是社
会的需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的关
键组成部分。随着水污染、洪涝灾害,干旱缺水等问题日
益凸显,对饮水安全也有较高的要求。在当前社会迅速发
展的背景下,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保
证农村饮水安全,是和谐社会公平正义基本原则的充分体
现,也是农村人口步入小康生活的重要标准。加强农村饮
水安全建设,要从源头管控。为发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
作用,应重视其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推动其工程的可持
续发展。按照领导批示精神,我局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赴各
镇专题开展实地调研,形成如下报告。
一、现状调查
我县建制村数量*个,农村饮水处数县域范围内共有农
村供水工程*处,其中千人供水工程*处,千人以下供水工
程*处,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基本上是传统的小
型
集中供水工程。农村供水规模小、设施简单、消毒、过滤
设备配置不完善,水处理设施简陋,也存在工程老化情况
管道工程基本采用高密度 PE 聚乙烯管,管道质量好,但敷
设情况比较差,很多管道露天敷设,损毁情况随时发生;
取水水源为地表水,基本未划定水源保护范围,部分水源
实施水源保护工程。经调研,农村供水范围内人口均已入
户,水厂水处理设施基本完善,但消毒设施完善情况较差
也未配备化验室,农村供水规模化比例极低,地表水水质
基本符合(GB3838)Ⅱ类以上水体,日常饮用水经过处理
后基本可以达到饮用水标准,全县农村安全饮水集中供水
率达*。
二、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特点农村饮水安全,指
农村人口能够及时、方便地获取充足水量,并满足日常生
产生活所必需的净水要求。我县农村饮用水主要使用周边
附近溪沟、河流的地表水。
(一)分布范围广,数量多。*完成村级建制调整改革
后,建制村从*个村减为*个,但农村饮水工程未减少,日
供水量*立方米以上规模供水工程*处,存在多、分散、分
布广的典型特点。
(二)建设规模小,成本高。从我县农村的实际情况
来看,存在南北两种传统方式,*地区的村居住相对比较分
散,用水量较小,供水规模也不大,供水点多。*地区居住
相对集中,但人口少,供水项目多以小型集中供水工程为
主,规
模也较小。因此,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规模普遍较小,工
程投资大,收益低,供水成本偏高,我县规模以上供水总
供水规模*。
(三)涉及人口多,公益性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不
仅能使人民喝上放心水,还能改善生存环境,进而提高人
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一定公益
性。全县农村供水总人口*万人,覆盖整个农村人口,同时
涉及林业、教育、宗教、工业、乡镇政府机关等行业*万余
人的供水。
(四)管护成本低,群众性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
设、运行、管理期间需要的资金由国家和受益群众共同承
担,特别是建后运行管护上,成本低,群众参与度强,广
大群众投工投劳及水费缴纳,完成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
维护与运行管理。
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现状分析
(一)管理体制出现漏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管
理的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积极参与管理,实现相互配合
进行综合管理。但从调研情况上看,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体
制存在一定问题,无专人管理,“重建轻管”现象特别明显,
并未将一些责任落实在人头上,在体制建设上存在一定漏
洞,亟需解决。【如:*村,全村共计*户,*余人,水源为
后山打孔取水,水量能保障全村饮水需求,但未对饮水和
灌溉进行
标签: #调研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强化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机制的调研报告 饮用水的卫生与安全质量高低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部分农村地区,饮用水的安全问题更为严重,极易导致各类疾病的传播,对人民群众安全生产生活构成严重威胁。解决农村饮水安全,是社会的需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的关键组成部分。随着水污染、洪涝灾害,干旱缺水等问题日益凸显,对饮水安全也有较高的要求。在当前社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保证农村饮水安全,是和谐社会公平正义基本原则的充分体现,也是农村人口步入小康生活的重要标准。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建设,要从源头管控。为发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作用,应重视...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