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林业碳汇发展情况的调研与思考
VIP专免
2024-05-08
999+
25.8KB
1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关于全市林业碳汇发展情况的调研与思考
20XX 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
上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
取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20XX 年10 月,《中共中央国务
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
作的意见》明确将“稳定现有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
壤、冻土、岩溶等固碳作用”与“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
保护和修复”作为“ 持续巩固提升 碳汇能力”的 重要内容
2022 年2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与 X省人民政府办公
厅联合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
动方案》进一步将“共建结构优、功能强的森林植被带”“提
高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碳汇能力”等作为重要内容。省委印
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
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及市委、X市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全
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试
行)》均有森林碳汇方面的重要表述与发展要求。2022 年
10 月,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2022
年11 月,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则进一步要求“实施林草碳汇
项目开发试点”。目前,省林业和草原局正按照《省林草碳
汇发展推进方案(2022—2025 年)》《林草碳汇行动方
案》等文件要求,加快推进全省林业碳汇试点工作,同时 X
市也积极探索林业碳汇建设与项目开发。
一、基础优势与重要意义
(一)X前瞻布局林业碳汇的基础优势
1.林业资源富裕,林业碳汇开发潜力深厚。一是资源总
量丰富。X市域面积的近 50%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林
业资源富集,尤其是 X县、X县、X县、X市、X区等县
(市、区)林业资源丰富。截至 2022 年底,全市林地面积
1203 万亩,森林面积 1166.2 万亩、居全省第 7位,其中竹
林面积 215 万亩,约占全省竹林面积的 11%,是全国竹资源
富集区、川南竹产业集群核心区,森林蓄积 6956.4 万立方
米,森林覆盖率达 61.03%、居全省第 4位。二是规模化载
体可观。截至 2023 年10 月,X市拥有 X市平兴林场、X区
林场、市国有林场、X县国有林场等成规模林场,建成现代
林竹产业基地 485 万亩、省级现代竹产业园区2个、市级现
代林业园区5个。三是人工商品林碳汇开发空间大。据资源
调查统计,X市人工商品林中的中幼林面积为 398 万亩,竹
林面积 129 万亩,预计中幼林和竹林面积的 50%可用于碳汇
开发,初步测算 X市人工商品林碳汇开发面积可达 263.5 万
亩。
2.具备先行先试优势,林业碳汇布局可行性强。一是主
管部门研究谋划早,林业碳汇开发的准备动作实。近年来
特别是国家提出“双碳”目标以来,X市林业和园林局、X市
生态环境局等主管部门密切跟踪国、省林草及生态碳汇政
策,积极研究X市林业碳汇开发的可能性、可行性,切实
履行林业碳汇工作指导、政策宣传及风险提示工作。在主
管部门早研究、早谋划、早宣导等职能服务下,全市上下
统一了
前瞻布局林业碳汇的认识,绝大多数县(市、区)有
林业碳汇开发想法,一些区县更有前期论证等准备动作。
二是企业、基地有先例,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可参照。例如
2010 年,瑞士诺华制药与省大渡河造林局合作,正式启动
了“诺华川西南林业碳汇、社区和生物多样性项目”。该项目
是全省目前在 CDM-EB (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
会)注册的规模最大的林业碳汇项目,是中国第一个与外
资企业直接合作将未来碳汇资金提前支付用于造林的碳汇
项目,是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为应对气候变化而通力合
作的标志性项目。又比如,X县建成木城镇修文村全国低碳
茶产示范基地 1000 亩,并于2022 年12 月20 日成为中国农
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叶质量认证发展研究中心认证的全
国首批生态低碳茶基地。三是X县省级试点加快探索,林
业碳汇整县推进有参考。2022 年6月,X县被确定为全省
首批林草碳汇项目开发 11 个试点县(市、区)之一。目前,
已完成《X县林业碳汇试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2023—2025
年)》的科学编制以及批复启动工作。例如,X县已联合省
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院开展全县林业碳汇计量监测工作,
编制并完成《X县林业碳汇潜力报告》评审,正慎重筛选林
业碳汇项目开发合作企业,开展林业碳汇项目储备与交易
的前期准备工作。
(二)X前瞻布局林业碳汇的重要意义
1.发展林业碳汇是负碳中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绝佳自然
解决方案。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手段是减少温室气体
排放与增加温室气体吸收。林木通过自然生长就可以吸收
温室
气体,兼具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双重功能,而且绿
色环保、操作成本低、易施行。科学研究表明,林木每生
长1立方米,平均吸收约1.83 吨二氧化碳,释放1.62 吨氧
气。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指
出,林业是未来 30~50 年增加碳汇、减少排放的成本较低、
经济可行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在工业温室气体减排国际谈
判十分艰难的当下,以林业措施应对气候变化更受到国内
外的高度重视。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中
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中,林业被纳入减缓和适
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可以说,林木资源保护和发展已
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通过大力
推进植树造林、保护林木和改善生态环境从而增加碳汇能
力,是 X负碳中和的必要手段,也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
绝佳战略举措。
2.发展林业碳汇是增强林业生态功能、筑牢长江上游生
态屏障的重要举措。X市属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
养地。可以说,林业是 X市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核
心要素。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的林业资源关系着X市及省
生态功能的发挥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巩固提升。目前,X
市虽然林业资源丰富、生态价值不低,但也面临质量不高
功能退化等问题。调研发现,包括柳杉等在内的多数人工
纯林不同程度出现遗传品质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病虫
害抵抗能力减弱、林分生产力不高、林地生态系统自调节
能力下降等问题。因此,森林保护、造林、有效采伐林产
品及森林经营管理等林业碳汇开发手段可以有效提升 X市
林业质量、增加
林业碳储量、提高碳汇量,构建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
这对推进 X市、X省有效增加生态容量、显著提高生态质
量,维护长江上游生态安全、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具有积极意义。
3.发展林业碳汇是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推进乡村振兴的
有效路径。林业经营周期长,森林生态效益难以多元转化。
长期以来,X市林业资源产品的价值实现以木材砍伐及加工
利用为主,价值实现方式和途径较为单一。将林业与碳交
易有机融合可以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的货币化、市场化,进
一步盘活绿色资产,增加林业主体经营性收入,实现经济
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同时,X市林业资源绝
大多数位于乡村地区特别是脱贫地区,发展林业碳汇能拓
展农民收入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
衔接。因此,发展林业碳汇,开展碳汇交易,无疑是一种
以绿色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增值行动,有利于X市将
林业生态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加快“绿水青山”到“金
山银山”的进程。
4.发展林业碳汇是应对碳排走高、碳控压力激增的必要
补充手段。随着国、省“双碳”政策的深入推进以及碳达峰限
期的日益临近,碳排放控制政策逐步明晰并将日趋严厉。
2023 年7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全市林业碳汇发展情况的调研与思考20XX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XX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将“稳定现有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岩溶等固碳作用”与“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作为“持续巩固提升碳汇能力”的重要内容2022年2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与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方案》进一步将“共建结构优、功能强的森林植被带”“提高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碳汇能力”等作...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