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农业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VIP专免
2024-05-08
999+
18.88KB
1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关于对农业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
策。扶贫扶长远,长远靠产业。但从我县当前脱贫攻坚的总
体情况来看,产业发展仍是精准脱贫攻坚的短板,影响和
制约着精准脱贫的成色。根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
育活动要求,我带领办公室有关人员,深入到所包联的 XX
镇XX 村就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萌发
了一些思考和认识,希望对促进全县农业产业发展有所促
进。
一、XX 村农业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XX 村位于 XX 镇北部,汉阴县西北部,地处沐浴河流
域的中高山区,距县城 16 公里,由原沐浴村、XX
村合并而成。全村总面积 9.8 平方公里,辖 12 个村民
小组,户籍人口 724 户2121 人。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
该村一直是全县全镇重点贫困村。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
254 户680 人,2014 至2018 年累计脱贫 114 户415
人,在册贫困户 140 户265 人,是全县 2019 年计划退出
村。近几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城镇化步
伐的加快,搬出本村的农户 160 户605 人,常年在外务工
486 人 , 常 年 在 村 人 口 仅 为 1030 人 。 全 村 有 耕 地
3366.53 亩,林地 5700 亩,退耕还林面积 1075.1 亩。
实施精准扶贫以来,该村的农业产业有了长足发展。据统
计,到 2019 年11 月底,全村已形成 中长期农业产业
2600 余亩,占耕地总面积 70.8%。该村注重因地制宜,
突出本地优势和特色,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以产业带动
脱贫,农业产业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基本形成了以老树
茶、花椒、油茶、畜牧为主导的四个产业和三个具有初级
产品加工能力的龙头企业,培育了以土地资源和扶贫资金
为纽带的 4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
(一)老树茶及茶叶产业。一是老树茶建设。由 XX 镇
退休财政干部、县人大代表沈桂树牵头组建的 XX 村茶叶专
业合作社,承包经营XX 村800 亩老树茶。该茶园建成于
上世纪 70 年代,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一度处于荒芜状态,
经过沈桂树近几年的改造和建设,目前处于盛产期。与此
同时,由村集体合作社与茶叶生产企业联合新建的 500 余
亩富硒茶基地基本建成,合作社吸收社员56 名,带贫益贫
效果明显,并优先聘用 XX 村及附近村的贫困户就地务工。
据统计,在采茶旺季(主要集中在 1至6月),用工最高
峰时有60 至80 余人,贫困户人均采茶日工资可达 180 至
200 元。2018 年至 2019 年上半年,旺季每季度向务工群
众(含非贫困户)发放工资达5至6万元,淡季(7-12
月)每季度发放工资 2至3万元。同时,贫困户还可以土
地、资金入股等形式参与到茶园管理、分红,获得稳定收
入,一个贫困户全年稳定收入达8千至1万元左右。二是
2019 年初,县委政府出台了加快推进“加入一个产业专业
合作社、发展一项长效特色产业、扶持一笔产业奖补资金”
的“三个一”产业扶贫政策,XX 村“三委”在在调研论证和征求
意见的基础上,成立了 XX 镇首家农旅专业合作社,并确定
以茶叶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按照贫困户户均配股 5000 元的
标准发展茶园500 亩,截止 2019 年11 月上旬,全面完成
了栽植任务。
(二)花椒产业。花椒种植主要是以 XX 村村民曾兆敏
的愚公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愚公花椒种植专业合
作社为主,现建成标准化花椒种植示范基地 1000 亩,带动
周边农户种植花椒 4000 亩,实现产值500 余万元。截止
2019 年10 月,愚公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花椒园1500
亩,常年用工在 50-100 个人之间,2018 年实发放用工工
资36 万元,2019 年发放用工工资 45 万元,通过固定用
工带动贫困户 19 户,种植托管带动贫困户 6户,股金入股
分红带动贫困户 5户,流转土地带动贫困户 46 户。同时对
青花椒进行深加工,制作成干花椒、花椒油、保鲜花椒等
产品,创造更多的附加值。
(三)油茶产业。XX 村油茶产业主要由县人大代表程
言勇经营的永胜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承担,油茶基地共
1600 亩,年摘油茶果20 至30 万斤,生产油茶籽10 万
斤,以委托加工的方式,产品销往本地及北京、上海等
地,永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上游的油茶加工,由于企业目
前正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委托江西油茶企业加工,并通
过其 销 售 渠 道 出售,2018 年 累 计 销 售 额 100 余万
元,2019 年通过电商平台进行了销售,半年销售额达到
47.5 万元。
(四)畜牧养殖。XX 村畜牧养殖主要以牛、生猪、土
鸡等为主,尤其是养牛产业初现规模,2019 年,XX 村养
牛存栏 710 头,户均养殖 1头,是汉阴名副其实的“养牛大
村”。主要经营组织有 XX 村蓝翔专业养殖合作社、坤圣隆
养殖专业合作社等,以西门塔尔肉牛养殖为主。
二、XX 村农业产业发展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
(一)规模种养业均为能人引领。小学教师、财政干
部出身的“茶专家”沈桂述经过几年的探索,在 2013 年开发
了爆款产品茶枕,先后获得11 项国家专利。 如今,沈桂
述以800 亩老树茶为起点,新建基地 500 亩,还有一片没
开发的老树茶 300 亩。她成立了陕西秦岭 XX 山富硒茶叶
科技有限公司和XX 镇XX 山茶叶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
社”的模式,带动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在她的计划里,还要
以XX 老树茶为重点,不断整合汉阴茶产业,通过茶旅融
合、茶文化培训、发展民宿等。曾兆敏,现年33 岁,初中
文化,在深圳、杭州务工 4年,回乡创业,发展花椒产
业。程言勇,初中文化,在外跑车 10 余年,很早就开始从
事油茶果的生产销售,但一直没有干出名堂,直到 2016 年
请到一位农林科技方面的专家来现场指导,程言勇开始调
整思路,着力提升油茶果的附加值,开发出了如今在市场
上广受欢迎的“蜂凌三韵”牌山茶油。2018 年,程言勇的合
作社全年经营收入达300 余万元。同时,带动当地贫困群
众增收约60 万元,沈桂树、曾兆敏、程言勇在当地都有一
定文化程度,或从事过行政工作,或在外闯荡多年,他们
有知识、思想开放、头脑灵活、经验丰富且都有一定的原
始积累。这种本地能人搞产业不仅具有天然的发展基础,
更具有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标签: #调研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对农业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扶贫扶长远,长远靠产业。但从我县当前脱贫攻坚的总体情况来看,产业发展仍是精准脱贫攻坚的短板,影响和制约着精准脱贫的成色。根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要求,我带领办公室有关人员,深入到所包联的XX镇XX村就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萌发了一些思考和认识,希望对促进全县农业产业发展有所促进。一、XX村农业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XX村位于XX镇北部,汉阴县西北部,地处沐浴河流域的中高山区,距县城16公里,由原沐浴村、XX村合并而成。全村总面积9.8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724户2121人。...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