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重在结合实际、贵在体现特色。
当前,我市正处于城市能级跃升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增长
动能转换的攻坚突破期,为城市创新赋能增势尤为紧迫、
尤为重要。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国家所需、
鹰城所能、企业所求、民心所盼、未来所向,积极探索具
有鹰城特色的科技创新发展新路径,全力打造全国资源型
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XX 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力争
到2025 年初步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成为创新应用区;到
2035 年进入创新增长极,在尼龙新材料、电气装备制造、
特殊性能钢、短流程石墨等若干领域成为创新策源地;到
本世纪中叶,形成生态良好、全民参与、要素齐全、活力
迸发的创新发展新格局,建成更高水平的国家创新型城市。
(一)坚持高点定位、高标推进,统一思想认识。充
分认清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
坚定走好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政治站位要进一步提升。以
主题教育为契机,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
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学习《建设创新型城市工作指
引》,举办“鹰城大讲堂”,邀请国家级专家学者和具有实战
经验的领导干部上门辅导,分期分批选派干部到先进地市
登门请教,切实把国家政策、外地真经学到手,用世界眼
光,以思想观念大解放推动科技创新大跨越。创建方向要
进一步精准。聘请中科院知名专家组建专家委员会,借鉴
太原、徐州等资源型城市的经验做法,立足我市产业、科
研优势,从30 项创建指标中提炼梳理我市特色评价指标,
科学编制总体方案、申报方案,确保创建与国家政策相衔
接、与未来发展相呼应、与我市实际相吻合。组织领导要
进一步加强。采取专班专案、挂图作战模式,由市科创委
牵头抓总,科技、发改、工信、财政、统计、人社、环保
等职能部门和各县(市、区)、驻平高校、骨干企业共同
参与,完善相应的配套政策,把职能部门和全社会动员起
来,形成市县联创、校企合作、同向发力的工作格局。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