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的调研报告
VIP专免
2024-05-08
999+
20.35KB
2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关于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的调
研报告
为进一步提升机关工作效能,X成立工作专班,以“改进作
风提升效能”为主题,深入基层开展为期一周的实地调查,
采取座谈交流、问卷调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多层次、多方
式、多渠道进行调研。总体上看,随着从严管治党的深入
推进,一系列变革性举措相继实施,部门职能关系进一步
理顺,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一些僵化思想、惯性思
维、陈规陋习被打破,工作作风持续优化,工作效能明显
提升,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难事,解决了许多想解
决但长期未解决的问题难题,党建队建、基础建设、环境
民生等各方面工作呈现新的风貌、新的景象。但是,对标
高质量发展、社会关注、群众期待,还存在一些亟待纠正
和改进的问题。现将此次调研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作风效能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惯性思维、僵化思想、固化意识较重。面对新形势
下X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部分党员观念保守、思想落后,
主要表现在对当前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没有清醒的认识,缺
乏应有的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经济发展滞后、基础
设施陈旧、民生发展落后、队伍梯队不合理等沉疴积弊问
题长期存在,没有得到足够的思考和重视。工作缺乏创新
意识,习惯于老办法、承袭老套路、凭借老经验,例如在
生产转型发展前,产品附加值低、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不强
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厂房陈旧拥挤、人才技术匮乏、
加工链供应链不完整、经济发展主导性不足等问题突出,
看摊守业的思想较重,管理粗放,产业附加值、技术含量
低,求突破、求变革、求创新的决心不强。少数干部擅长
做表面文章、搞形象工程,与领导套近乎,热衷于塑造个
人形象,工作上却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例如一些支
部开展政治学习有动作、没内容,不注重学习实效;一些
部门贯彻上级决策部署,把开会传达当做执行,把制定方
案当做落实,把总结经验当做完成,缺乏对工作实际成效
的考量;一些领导干部工作任务前只吹号不冲锋,只指挥
不上阵,只动嘴不动腿,工作压给下面人干,却热衷于向
上级领导汇报工作“邀功希宠”。
(二)本位意识依然存在,主动服务意识较差。会议台账
任务重,挤占时间,学习效果不佳。以会议布置会议、以
会议推进工作现象较为严重,有时连续多日多个会议,且
要求部门双主管到场参会,导致部门人力严重不足。除信
息平台外,上级布置检查的各类纸质台账数量、早先已被
精简的党员打卡类台账又有抬头增加的趋势,在当下“覆盖
率”“见人率”高标准工作形势下,基层干部疲于应付。一些
机关业务部门对一线指导检查多、解决问题少,意见建议
多、具体措施少,规定要求多、帮助跟进少,习惯于把任
务压给一线,把责任推给一线,但一碰到一线提出亟待解
决的问题就回避逃避,拿不出切实可行的举措。例如对一
线党员普遍反映的人手不足、轮岗交流不够、办公条件差
等问题情况掌握不透,解决力度不够,惯于让一线自己想
办法、拿主意,自己克服困难;一些好的做法如科部室蹲
点制度、联系点制度随着常态化工作模式调整,基本不再
执行,领导也只是“上面连”而“上下不连”,只罚不奖,直接
帮助指导问题单位进行彻底整改的较少。一些部门、一线
想问题、办事情不是从大局出发,而是过多考虑部门和小
集体利益。例如在一些工作任务安排上,牵头部门“只牵不
干”或“牵头全干”的现象突出;一些部门自己的工作无人愿
干、无人能干,惯于从一线借人来干;一些业务部门应对
上级检查,习惯于把责任压力传导给其他部门或一线,习
惯于找下面要台账、让一线担责任。
(三)职责交叉、职责不清,制度机制亟待完善。体制机
制不顺不畅情况依然普遍存在,例如管理水平低,经常出
现“一把尺子量到头”情况,精准管理、靶向施策不到位;一
些工作的程序和流程过度复杂,本可以通过线上流程就解
决的事,却需要干部跑多个部门,找多个领导请示、签字
盖章,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严重影响工作效率。部门
职能设置不清晰、责任主体不明确等问题长期存在,例如
部门与部门之间、干部与干部之间闲忙不均,一些部门有
的事无人干,有的人无事干,“忙的忙死、闲的闲死”。推诿、
扯皮、拖沓现象较为严重,例如基层普遍反映的办公场所
落水管、车间门窗、电器电路、办公用品等损坏需要维修
时,存在没有人牵头解决、找不到部门负责或是几个部门
相互推诿等现象。一些部门主动担责意识不强,例如遇到
工作能躲就躲,不想着怎么干好,而是想着如何撇清关系
投机取巧,害怕一旦接手就甩不掉,认为“干的多差错多”。
一些领导干部不敢顶真碰硬,对工作完成质量不高、效率
不高的不敢抓、不愿抓,例如有的部门“领导”人多,“干事”
人少,工作分配不均,工作集中在少数“老实人”身上。部门
与部门之间缺少有效沟通协作和“一盘棋”意识,各自为政,
对涉及多部门的工作“各推各有理”,想到好处“抢篮球”,摊
上责任“打乒乓球”,遇到困难“踢足球”等。
(四)工作求实求效上有待加强。工作效率不高、质量不
优,领导不说不干、不推不动,工作等、靠、要、拖,不
按程序请示报告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例如在抓作风效能
建设工作上,少数领导干部狭隘认为是机关党委、政治处
纪检监察部门的事,和自己无关,没有必要专门作为问题
来抓。或是片面认为抓作风、抓效能本身就是增加工作负
担,因而没有做到认真研究,扎实推进。也有人认为作风
效能建设的问题原因多是客观的,主观上很难通过努力见
效,因而多是上面有要求就抓一点,不提要求就松懈下来
工作主动性不高。少数领导干部不注重调查研究,对基层
情况不了解、不掌握,理论素质不高,被动应付学习的问
题突出。一些部门对干部管理松懈,在教育引导、检查督
促、考评考核等方面缺乏有力措施。有的自我要求不严,
纪律作风散漫,脱岗、虚岗、串岗,迟到、早退、形象不
整等问题纠而不绝、老生常谈。对党员“八小时以外”监督管
理不力,个别党员在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或是随意点赞、
转发、评论信息等。
(五)进取意识有所弱化。近三年来,随着退休同志和新
招录干部人数增多,支委干部提任多,增添了队伍活力,
但作风不硬不实的现象仍比较突出。“只要时间久、自然就
会有”在一些人思想中还比较严重,“躺平”现象一定程度存
在。一些老干部认为年纪大了,晋升无望,工作不在状态
不想事、不谋事、不干事,怕担风险、怕担责任,困难面
前裹足不前。队伍中不同程度的在工作中出现厌战松懈思
想,工作质量不到位的情形时有发生,有的做一天和尚撞
一天钟,业务不精、能力不足,缺乏必要的职业素养,在
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工作慌乱、水平不高,暴露出业务、经
验、态度等一系列问题。一些单位领导班子团结不够,没
有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关键少数”的带头作用没
有充分发挥。在干部成长空间上,新的职级晋升制度,虽
然解决基层干部晋升难的问题,但是对青年干部的激励和
调动作用不明显,一些党员思想上不愿在一线工作,不愿
在复杂、关键岗位上担责的。干部队伍的梯队建设还需加
强,年龄上新老交替,师带徒、“导师制”作用发挥不明显。
二、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的存在,客观上受到社会上一些消极情绪、错误
思潮的影响,但究其根本,主要还是思想和认识上的主观
原因。具体来说:
思想解放不够。一些部门埋头干业务,思想政治教育和理
论学习流于形式、走马观花,导致对作风和效能建设的重
要性认识不到位,对上级的指示要求落实落细不到位,创
造性贯彻落实各项决策部署不到位。
标签: #调研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的调研报告为进一步提升机关工作效能,X成立工作专班,以“改进作风提升效能”为主题,深入基层开展为期一周的实地调查,采取座谈交流、问卷调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多层次、多方式、多渠道进行调研。总体上看,随着从严管治党的深入推进,一系列变革性举措相继实施,部门职能关系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一些僵化思想、惯性思维、陈规陋习被打破,工作作风持续优化,工作效能明显提升,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难事,解决了许多想解决但长期未解决的问题难题,党建队建、基础建设、环境民生等各方面工作呈现新的风貌、新的景象。但是,对标高质量发展、社会关注、群众期待,还存在一些亟待纠正和改...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