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减负的现实困境及其治理对策与研究
VIP专免
2024-05-08
999+
30.71KB
1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关于基层减负的现实困境及其治理对策与
研究
基层减负是指为防止形式主义“扎根基层”,铲除其生存
土壤、纯化基层工作风气,通过机制创新为基层实干风气
“杀菌除害”,为基层干部“宽衣解带”,减少基层的负担,把
基层干部从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从而提高基层治理能
力和治理效能。虽然我国机制体制日趋完善,但由于权责
不对等、信息不对称、资源供给与工作任务不匹配等问题
基层干部工作仍然任务重、责任多,加班加点仍是常态,
无效劳动时间越来越长,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基层干
部苦不堪言。加上一些地方不正确的政绩观,脱离群众等
“四风”和消极腐败问题的存在,出现片面强调痕迹管理,上
级对下级的检查考核名目繁多、频率过高,文山会海等加
重基层负担的现象有所反弹。这些问题和现象需要及时纠
正,并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密切联系群众上来,把工作重心
转移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上来,坚决克服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为了减轻基层工作负担,提高基层工作效率,
20xx 年x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
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并
将20xx 年作为“基层减负年”,以运动式治理模式开启“基层
减负”新征程[2]。《通知》的出台,使基层减负工作有了坚
强的政治保障。
近些年来,虽然基层减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距《通
知》的要求仍存在一定距离,甚至有些地方时常还会出现
“基层
减负,越减越负”的现象,因此,寻求有效之法来破解
基层减负迫在眉睫。本论文以 xx 县为研究个案,深入开展
对该县“基层减负年”背景下的基层减负现状、现实困境及其
原因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xx 县“基层减负”政策执行现状
xx 县位于xx 省东部、x东南州西部,总面积xxxkmx,
人口 xx.x 万人,辖x个乡镇(x镇、x乡)、x个街道、x个
省级经济开发区和x个省级农业园区,是一个以苗族为主,
水、汉等多民族聚居县,少数民族占 xx.xx%;平均海拔
xxxxm 左右,气候独特资源丰富,夏季凉爽,县境内生态
完好,风光迷人,森林覆盖率xx.xx%;xxxx 年,xx 县获得
“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xx 县面向珠三角、
背靠大西南,xx 高铁、xx 高铁和xx 高速、xx 高速穿过县
境周边,凯羊高速穿城而过并连通两条高铁和两条高速,
交通区位优势尤为明显。
(一)xx 县“基层减负”政策
20xx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
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后,xx 县针对困扰基层“四风”
问题,认真贯彻落实“基层减负年”重大决策部署,出台了
《关于深入开展营商环境作风转变基层减负“三个提升年”专
项行动》《加强对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监督检查工作
方案》,出实招、用出真劲,将量化减负要求转化为实际
行动,基层减负效果大提升。同时,xx
县在贯彻落实上级基层减负相关政策基础之上,还严
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
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
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严明党的政
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开展作风建设专项整治,完善政绩评
价考核机制等,为基层减负在 xx 县的落实奠定了政策基础。
(二)xx 县“基层减负”成效
20xx 年以来,xx 县作为中办样本监测县,县委县政府
高度重视基层减负工作,将基层减负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
重要议事日程,作出“科学合理、实事求是的规范和统计该
项工作情况”的重大决策,定期分析研判,在制度层面出台
了相应的文件进行深化,在制度执行上明确了落实要求,
在实施方案上细化了任务流程,做到了理论上贯彻、制度
上明确、行动上紧跟上级步伐,确保基层减负工作落实落
地,使文件会议、督促检查真正减得下、见实效。同时,
还不断完善问责制度和激励关怀机制,关心关爱基层一线
干部,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保障干部正常福利等措施。
二、xx 县“基层减负”政策执行中的困境及原因
(一)xx 县基层减负的主要困境
1.对基层减负认识不到位
基层减负是党中央的重要决策部署,但从 xx
县的执行情况来看,仍有些单位和部门对基层减负工
作重视程度不够、工作落实不力,专项工作机制发挥还不
够好,统筹协调推进力度不足,对基层减负重要性认识不
强,仅仅停留在减少统计报表和减少会议层面理解上,尚
未抓住基层干部的“累点”“痛点”,对症下药。
2.基层工作人少事多的现象未得到缓解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乡镇,干事的人少,
但各种事务纷繁复杂,一人多岗、不同身份人员混岗现象
普遍存在。例如,xx 县扬武镇的乡镇干部大多身兼多职、
身负多责,党政办工作人员除了本职工作以外还会工作,
人大办负责产业发展,这种人岗错位、身负多责的现象较
为普遍,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服务群众效果,导致了一些
基层干部疲于奔命,有时为了应付上级各项工作任务,只
能用形式主义的做法来解决形式主义的问题。此外,人员
抽调借调导致原本就缺人的基层工作越来越艰辛。
3.会多文件多现象不减反增
近些年来,各地区各部门都一直都在致力于压缩文件、
精简会议,想方设法减轻基层干部工作负担。但是在推进
减负的实际工作过程中,仍出现换汤不换药的现象。例如
县里召开会议减少了,但“电话通知”多了;有文号红头文件
减少了,但各类工作提示单仍满天飞,下发正式文件少了
但借助微信群、QQ 群、邮箱通知等形式下发指令却呈现井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基层减负的现实困境及其治理对策与研究基层减负是指为防止形式主义“扎根基层”,铲除其生存土壤、纯化基层工作风气,通过机制创新为基层实干风气“杀菌除害”,为基层干部“宽衣解带”,减少基层的负担,把基层干部从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从而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虽然我国机制体制日趋完善,但由于权责不对等、信息不对称、资源供给与工作任务不匹配等问题基层干部工作仍然任务重、责任多,加班加点仍是常态,无效劳动时间越来越长,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基层干部苦不堪言。加上一些地方不正确的政绩观,脱离群众等“四风”和消极腐败问题的存在,出现片面强调痕迹管理,上级对下级的检查考核名目繁多、频率过高,文山会海等加...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