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某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情况调研报告
VIP专免
2024-05-08
999+
27.84KB
4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关于在某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情况调研报告
摘要: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实现乡村振兴、农民富裕的重要举措,对村级集体提升自
我发展能力和服务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XX 县坚持“因
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逐步推进”的原则,以强村
富民为目标,盘活村级资源资产,加大政策资金扶持,探
索创新发展模式、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精心培育农业农
村发展新业态、新动能,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增加农
村集体收入,有效增强了农村集体自我发展、自我服务、
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县委联合调研组围绕县农村集体
经济发展,选取重点镇(街道)、村,采取抽样调查、实
地走访、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全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运行模式、收益分配、瓶颈问题等进行了专题调研。
通过调研,联合调研组系统分析了 XX 县发展壮大农村集体
经济过程中在资金、人才、土地、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
瓶颈问题,并立足 XX 发展实际,会同相关专家分析研判、
学习借鉴外地经验,提出 XX 县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总抓手,
明确发展思路,在“强化顶层设计、创新发展模式、创新管
理举措、汇聚发展新力量、激发发展内动力”等方面研究对
策,奋力走出一条具有 XX 发展特色的实践路径。
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实现
乡村振兴、农民富裕的重要举措,对村级集体提升自我发
展能力和服务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近期,按照县委
的安排部署,县委政研室会同县财政局、农业农村局、乡
村振兴局等职能部门,成立县委联合调研组,分别选取不
同区域特点、不同资源禀赋、不同风土人情,具有一定代
表性的 6个镇(街道)18 个村,采取抽样调查、实地走访、
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全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运行模
式、收益分配、瓶颈问题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并充
分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建议。现将调
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状与做法
XX 县辖 2个街道办、14 个镇,268 个行政村,2101 个村民
小组,总人口78.58 万,其中农村人口46.9627 万。全县总
面积1242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湿地
面积149.16 万亩,城镇村及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 33.87 万
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2.27 万亩。2021 年度全县农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 15607 元。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特别是脱
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
逐步推进”原则,以强村富民为目标,积极盘活村级资源资
产,不断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着力探索创新发展模式、
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精心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业态、新
动能,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增加农村集体收入,有效
增强了农村集体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和
水平。从调研情况看,全县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全国、全
省绝大多数地方相似,2017 年以前“有名无实”,2017 年农
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才逐步建立,到 2021 年底,全县
268 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实现全覆盖。
(一)坚持高位推动:利用农村改革与脱贫攻坚契机,在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顶层设计、抓好示范带动方面狠下功
夫,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全县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全面
建立。
1.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委精神,建立县委书
记、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三级书记
联动包抓工作机制,推行“县组织、镇落实、村实施”分级负
责制度,切实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制定印发关于抓
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工作的意见,抓好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开展村级带头人、村集
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培训,实施“抓党建、强素质、改作风”专
项行动,强化县、镇、村三级干部队伍建设,为“三农”工作
保驾护航、汇聚力量。全县 264 名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
序担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占比 98.5%(XX 镇XX 村、
XX 镇XX 村、XX 街道 XX 村和 XX 村4个村,因各种原因未实
现村党组织书记兼任,目前由镇﹤街道﹥选派机关干部代
管村
集体经济组织)。
2.完善顶层设计。制定印发了《XX 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
范管理指导意见》《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管理办法(试
行)》《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办法指导意见》《农村集体
资产资源资金管理工作导引》《关于做好农村集体资产向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移交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村集体
经济规范管理的通知》《关于加快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清
零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推动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稳定
增收的政策和文件,完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顶层设计。
3.抓好示范带动。按照“抓两头带中间、抓规范促提升”的思
路,扎实开展“旗帜村”创建。目前,已成功创建“旗帜村”20
个,创建省市级标准化示范村19 个。印发《坚持和加强农
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实施方案》,在
全县 16 个镇(街道)确定了 35 个村作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
经济示范村,通过重点支持、跟踪问效,全县涌现出城关
街道姚村、庄里试验区三河村、齐村镇街子村等一大批村
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
(二)坚持精准帮扶:农村集体经济在“输血”中成立,在
“喂养”中成长,在“车间”里徘徊,靠“保姆”发展,全县村集
体经济稳健起步,势头良好。
1.村集体清产核资情况。2017 年,我县按照《关于稳步推
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发〔2016〕37
号)
文件精神,采取“积极稳妥、先易后难、扎实推进、确保质
量、按时完成”的工作思路,全面开展清产核资,科学界定
成员身份,有序推进经营性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度改革,
逐步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
村产权制度。截至目前,全县农村集体资产总计 29.28 亿元,
其中经营性资产 2.95 亿元,非经营性资产 26.33 亿元。全县
成立集体经济组织269 个(组级 1个,城关街道连城村二组
股份经济合作社) , 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200234 户
682531 人,确定成员股东全县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完成
率达 100%。
2.各类扶持资金投入情况。县发改局、财政局、农业农村局、
乡村振兴局(扶贫办)统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扶贫资金
将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纳入年度预算,专款专用
为农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供了资金保障。脱贫攻坚以来
用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总资金 36685.47 万元,其中涉
农整合资金 3867.1 万元,扶贫(衔接)资金 18273.91 万元,
苏陕资金 10850.66 万元,行业资金 200 万元(农业农村局
项目资金),其它资金 3493.8 万元(社会捐赠、部门投入
等资金)。
从268 个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投入看,1000 万元以上的2
个,占总村 数1%;500 万元及以上的9个,占总村数
3%;200-500 万元的29 个,占总村数11%;100-200 万
元的45
个,占总村数17 %;50 -100 万元的119 个,占总村数
44%;投入50 万元及以下的 26 个,占总村数10%;38 个
村已列项未投产,占总村数14%。
3.村集体经济经营情况。从调查情况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主要采取资金托管、资产租赁、自主经营、复合经营4种模
式经营。仅统计各类扶持资金发展村集体经济,268 个村全
部采取资金托管模式发展的 130 个,占比 49%;全部采取
资产租赁模式发展的 34 个,占比 13%;全部采取自主经营
模式发展的 9个,占比 3%,采取复合经营模式发展的 56
个,占比 20%;列项未投产经营项目的 39 个,占比 15%。
(1)资金托管型。由县农业农村局和乡村振兴局(扶贫
办)指导把关,镇(街道)负责监督,由村集体经济组织
将各类扶持资金托管到秦正园林、大方天玺等企业,与经
营主体签订《村集体经济组织项目资金合作协议书》,约
定托管资金由企业经营管理,每年向村集体经济组织支付
托管资金的 6%-10%作为固定收益,协议期限一般为3年。
合同到期后双方协商可继续签约,否则,企业方在三个工
作日内返还托管资金本金。任何一方违约,需向对方支付
20%的违约金。经统计,130 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共托管资金
12906.9 万元(不包含复合经营村的托管资金),占整体投
入资金的 35%。2021 年收入 809.4808 万元,占投入资金的
2%(表 3)。该模式好处在于:①收益稳定。只需找到合
适的企业就能获得稳定收
益,持续增加集体经济收入。②无需经营。不需要投入精
力进行经营管理,弥补了管理人才紧缺等不足。弊端在于
①资金有风险。过度依赖企业发展,一旦企业经营不善,
易造成收益金落实不到位、本金收回困难等问题。调研发
现,张桥、曹村、刘集等 3镇14 村,将资金托管到杜东农
贸市场,2021 年收益金均未兑现。②企业意愿不强。个别
企业认为接受资金托管,付出的收益金比例过高,增加了
运营成本,意愿不是很强烈。
(2)资产租赁型(含苏陕协作)。村集体利用各类帮扶资
金修建厂房、大棚等固定资产,通过租赁、发包的形式交
由他人经营,按合同约定收取承包费用。268 个村有 34 个
村采取此模式发展集体经济。该模式好处在于:①资产在
村,风险小。无论收益如何,固定资产始终在村上,最大
程度上保障了资金安全。②操作简便。将固定资产租赁发
包给经营主体,只需协商签订租赁合同(协议),不需要
自行运营管理,操作简便快捷。弊端在于:①产投不成比
例。前期固定资产投入资金与后期收取租赁费用不成正比
且固定资产需要日常维护,收益和投入不成比例。如曹村
镇东沟村投资170 万建编织厂,建成后每年 5万元租赁发包,
期间村上两次更新设备,完善基础设施,项目总体投入资
金与年度租金差距非常大,产投比例严重失衡。②发包租
赁困难。因各种原因,建成的固定设施常处于“无人问津”的
标签: #调研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在某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情况调研报告摘要: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实现乡村振兴、农民富裕的重要举措,对村级集体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和服务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XX县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逐步推进”的原则,以强村富民为目标,盘活村级资源资产,加大政策资金扶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精心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业态、新动能,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增加农村集体收入,有效增强了农村集体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县委联合调研组围绕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选取重点镇(街道)、村,采取抽样调查、实地走访、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全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运行...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