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调研】发展壮大林下经济调研报告
VIP专免
2024-05-08
999+
19.91KB
21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发展壮大林下经济调研报告
5 月7日至 13 日,市政协经济委员会组织调研组深入井
冈山市、峡江县、吉水县、吉安县,采取实地走访、听取
汇报、座谈讨论等形式,就我市林下经济发展情况开展专
题调研,并赴上饶市、鹰潭市和浙江省丽水市学习考察经
验做法,为发展壮大我市林下经济献计出力。市政协主席
龙波舟、副主席陈军民带队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发展林下经济优势明显
调研发现,我市发展林下经济具有以下明显优势。
一是自然条件好。我市山地、丘陵占国土总面积的 70%
以上,土层一般深达 60cm 以上,非常适合林木生长,森
林覆盖率高达 67.6 %。据调查,全市有杉树林 893 万
亩、松树林 720 万亩、樟树林 20 万亩、毛竹林 216 万
亩、公益林 595 万亩,林业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大规模发
展林下经济的优越自然条件。
二是产业基础好。我市拥有油茶、茶叶、金桔、蜜柚、毛
竹等众多历史悠久的林下特色经济,截止 2017 年底全市茶
叶面积达到 26.8 万亩,油茶面积达到 250 万亩,果园面积
达到 88.74 万亩。近几年随着产业扶贫步伐加快,又涌现
了一大批新兴林下特色经济,主要有以枳壳、黄栀子、绞
股蓝、金线莲、青钱柳、铁皮石斛为主的林药经济,以野
猪、豪猪、藏香猪为主的林猪经济,以竹鼠、果子狸、梅
花鹿为主的林兽经济,以土鸡、野鸡、孔雀为主的林禽经
济,以杨梅、蓝莓、猕猴桃为主的林果经济,以香菇、灵
芝、黑木耳、杏鲍菇为主的林菌经济。比如,市林科所林
下种植珍稀濒危草本植物三叶青 180 多亩,年产值350 万
元以上,成为“全省十佳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三是市场前景好。林下经济主要包括林下种植、林下养
殖和森林景观三大类。相比田园产品,林下产品依托于生
机勃勃的森林环境,更具自然性、生态性和有机性,顺应
了绿色消费潮流,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比如,以构树为
主饲料的猪肉,其口感和营养均大大优于普通饲料猪肉,
品尝过的人都纷纷点赞。目前,市林业局兴建杂交构树实
验基地 3000 亩,出栏构树生态猪5000 多头,直接经济效
益 5000 多万元,带动1000 名贫困人口从事构树种养
业,探索了一条“构树+生态+产业+扶贫”的成功路子。
四是发展势头好。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已发展林下种植
56.8 万亩、林下养殖 2024 万只,林下产品采集加工量达
到21.7 万吨,森林景观接待游客 1033 万人,林下经济产值
113.5 亿元。目前,全市拥有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29
个,规模达 16 万余亩。其中,井冈山市大力发展大健康产
业,形成了绞股蓝、金线莲、青钱柳、黄金茶等系列养生
茶保健饮品,为井冈儿女率先脱贫注入强大动力。吉水县
精心发展林化香精香料产业,全县拥有 47 家林化香精香料
企业、200 多个品种,该产业 2017 年实现销售收入50.2
亿元,上缴税收 3009 万元。峡江县倾力发展林药经济,制
定了《峡江县特色中药材产业发展实施意见》,设立中药
材产业发展基金,林下药材面积达到 2万亩。万安县着力
发展林兽经济,拥有 8家野生动物驯养企业,仅万安井冈
野猪豪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年产商品野猪 5000 头、果子狸 1
万多只,年产值3000 万元、利润 1000 多万元。遂川县高
度重视林下经济品牌创建工作,拥有五百里井冈土特产、
华云仙蜂蜜、思林茶油等 22 个品牌,并摘得全国“油茶之
乡”金字招牌。
二、发展林下经济问题不少
调查反映,发展林下经济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思想认识浅,对林下经济重视不够。一些地方,讲到
保护生态,就只知道封山育林,不知道利用大好青山发展
林下经济。一些干部对保护生态有一套办法,但对同时兼
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却办法不多。一些地方在发展扶贫
产业过程中,只注重在田间地头抓农业产业,而忽视空间
更大、生态更好、品质更优的林下产业,没有真正把发展
林下经济作为农民增收、贫困户脱贫的重要途径。
2.资金扶持少,难以调动林农积极性。调查反映,相比于
农田开发,林下开发的难度更大、成本更高、投入更多,
因此,更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但实际情况是,国家对
农业经济的政策性资金扶持要远远多于林下经济。比如,
重点工程征地,林地补助标准低于耕地补助标准。再如,
在产品补贴方面,林产品种植补贴标准不如农产品种植补
贴标准。一些地方反映,目前育林基金全部取消,非常不
利于发展壮大林下经济。
3.产业化水平低,没有真正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
式的现代林下产业体系。一方面,缺乏加工能力强、生产
工艺先进的龙头企业,就近就地加工转化能力低。另一方
面,缺少设施先进、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的专业批发市
场,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卖难问题。比如,永丰县黄栀子、
伏苓、金银花、杭白菊等药材种植发展较快,已有一定规
模,但由于当地没有专业市场只好等待客商上门收购或者
远寻外地市场,造成市场情况不明和产品销售不畅,也就
无法获得流通环节和加工环节的综合效益。
4.林地流转难,严重制约规模效益。随着农村林权改革
的全面落实,山场林地已分至千家万户,导致农村林地流
转非常困难。一些林农宁愿闲置自家林地,也不愿流转他
人搞林下经济,成为制约林下产业快速发展的最大瓶颈,
各地普遍存在民资有意开发林下经济但林地流转困难的尴
尬局面。
5.科技支撑弱,无力实现高产高效高端发展。林下经济
是集林业、果业、农业、药业等农林技术于一体的技术综
合体,需要各路涉农科研机构合力攻关提供技术支撑。调
研显示,我市大多数林下产业均沿用传统种养方式,新品
种不多,新技术不熟,新工艺不懂,人放天养,粗放经
营,手工操作,效率低下,既影响产量和质量,又耗费成
本和农时。以井冈蜜柚为例,目前我市基层果业技术推广
体系不健全,有的县撤销果业局改为果业站,有的仅有一
两名挂名技术干部,果业技术力量十分薄弱,科技研发、
创新和服务能力明显滞后,无法支撑井冈蜜柚产业的全面
发展、规模发展和长远发展。
6.品牌同构多,不利于拓展国内国际市场。调查显示,我
市油茶、茶叶等大宗林下产业,每个县都有自创品牌,普
遍存在品牌同构现象,造成品牌多而杂,不利于集中力量
创品牌、树品牌、打品牌。以茶油品牌为例,全市拥有数
十个茶油品牌,但最响亮的是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永丰县
绿海油脂公司生产的“绿海茶油”,先后获“绿色食品”、“有机
食品”、“江西名牌产品”、“江西省著名商标”等荣誉称号。站
在全市角度看,培育一个知名品牌不容易,应该最大限度
发挥好品牌效应,带动全市油茶产业大发展。站在永丰角
度看,永丰充其量就是一个县,要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规模
经济,就必须扩散品牌效应,不管是本县法人还是本市法
人,只要品质达标,就允许有偿使用“绿海茶油”商标。这
样,就能借助品牌扩散效应带动全市油茶产业大发展。
7.保障体系滞后,不利化解投资风险。林下产业投入
大、周期长、回报慢,属于弱势产业,可能遭遇到劣质种
苗、极端恶劣天气、病虫害、价贱伤农等各种风险。目
前,各级政府还没有针对林下产业建立保险保障体系,商
业保险机构也未涉入,林农遭受损失后得不到有效赔偿,
影响了民资投入林下经济的积极性。
三、进一步发展壮大林下经济的对策建议
发展林下经济,既能够提高林地复种指数、增添林地生
物多样性、提升林地生态环境,又能够有效缩短林木生产
标签: #调研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发展壮大林下经济调研报告5月7日至13日,市政协经济委员会组织调研组深入井冈山市、峡江县、吉水县、吉安县,采取实地走访、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形式,就我市林下经济发展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并赴上饶市、鹰潭市和浙江省丽水市学习考察经验做法,为发展壮大我市林下经济献计出力。市政协主席龙波舟、副主席陈军民带队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发展林下经济优势明显调研发现,我市发展林下经济具有以下明显优势。一是自然条件好。我市山地、丘陵占国土总面积的70%以上,土层一般深达60cm以上,非常适合林木生长,森林覆盖率高达67.6%。据调查,全市有杉树林893万亩、松树林720万亩、樟树林20万亩、毛竹林21...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