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年轻干部腐败问题的调研报告
VIP专免
2024-05-08
999+
20.02KB
1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在干部年轻化这一用人导向的指引下,越来越多的年轻干部
走上了领导岗位,成为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但从近年来纪检
监察部门发布的违规违纪违法案件来看,与干部队伍年轻化趋
势相伴随的是,年轻干部腐败案件时有发生,腐败低龄化现象
突显。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
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年轻干部要时刻警醒自己,培育积极
健康的生活情趣,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永葆共产党
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党的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也特
别指出,要“高度关注年轻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加强教育管理
监督。”有鉴于此,系统总结腐败低龄化的主要特征,深入考
察腐败低龄化的成因,针对性地设计预防腐败低龄化的具体措
施,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一、腐败低龄化的显著特征
腐败低龄化作为一个非常值得警惕的现象,通常是指一部分
走上工作岗位不久、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 35 岁及以下的年轻干
部甚至“90 后”却因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而走上违法犯罪的
不归之路。在人们的日常认知中,通常会认为位高权重的中年
干部或临近退休的干部更容易发生职务犯罪,但相关的案例一
再表明,年轻干部腐败正在成为一个非常值得关注和亟需引起
足够警惕的社会问题。例如,2020 年 3 月 25 日,中央纪委国家
监委网站公布了北京市的三起年轻干部腐败案件,其中两人为
90 后,一人为 80 后。职务犯罪中“35 岁腐败”“30 岁腐败”
等“朝阳腐败”现象与“59 岁腐败”“49 岁腐败”等“夕阳腐
败”“中年腐败”并存的事实表明,腐败的发生概率与年龄没
有直接的相关关系。从总体上看,年轻干部的平均学历比中年
干部要高,但学历高并不等同于抗腐能力强、廉洁程度高。其
实,就腐败而言,不存在高危人群,只存在高危权力。不受制
约和监督的权力就是高危权力。这种权力无论掌握在年轻人抑
或年长者手中,都容易出现腐败。当然,不同的人,腐败的动
机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性。腐败低龄化主要呈现出以下四个方
面显著特征:
第一,行为主体业绩突出或身处关键岗位。出现贪腐行为的
不少年轻干部工作能力和成绩都较为突出,学历通常也比较高,
其中不乏名牌高校的毕业生,可以称为社会精英。这些年轻干
部因为能力、业绩和学历出众,年纪轻轻就担任了一定的职务,
有的还成为单位一把手。有的年轻干部虽然没有身居高位,但
他们所在的部门或岗位经常是权力较为集中或资金较为密集的
部门或岗位,因而手中往往也掌握着一定的权力或资源。也有
的年轻干部只是普通的办事人员,工作业绩也不突出,但其占
据了财务、出纳、税务等资金密集或权力集中的岗位,因而掌
握了便于腐败的“小微职权”。例如,某县级市社保中心90 后
办事人员茆某利用职务便利,分 46 次贪污社保资金 270余万元。
第二,经济腐败为主且腐败目的多样。出现贪腐行为的年轻
干部往往经受不住金钱的诱惑,其腐败问题以经济腐败为主,
主要包括收受贿赂(如为商人谋求不正当利益并收受其贿赂的
赃款、为亲朋好友多丈量拆迁房屋面积以套取征地补偿款并拿
取一定的“回扣”)、贪污公款(如通过虚报项目的方式套取
扶贫资金、利用职务之便和监管漏洞骗取社保基金)、挪用公
款(如利用职务便利将单位公款挪为己用),等等。从腐败目
的来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有的为了美色而腐,将贪腐所得
用来频繁更换女友或包养多个情妇或打赏网络主播;有的为了
赌博而腐,将贪腐所得拿到赌场寻求刺激;有的为了游戏而腐,
将贪腐所得拿来升级游戏装备和购买游戏点卡。从查办的案件
来看,无论出于何种目的,不少落网的年轻干部的涉案资金已
经挥霍无几。
第三,小吏大贪现象在违规违纪违法的年轻干部中较为突出。
因为工作年限相对较短、年纪相对较轻,所以年轻干部的职
务大多在科级、处级或科处级以下,有的年轻干部甚至没有担
任领导职务或没有行政级别。当然,也有个别年轻干部担任单
位主要领导甚至“一把手”。从总体上看,年轻干部的职务虽
然不高,但是胆子却比较大,从事工作没多久就走上了非法敛
财的违法犯罪道路,心中缺少对法律的基本敬畏,也没有起码
的良知和道德底线,而且涉案金额经常比较大,小吏大贪现象
在违规违纪违法的年轻干部中较为突出,其中贪腐金额超过我
国《刑法》规定的三百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的不在少数。
例如,拥有某名牌大学硕士学历的 32 岁的肖某 4 年受贿 1600
多万元;28岁的陈某两年内挪用近 2700 万元公款;袁某利用手
中权力为亲属承揽的工程项目超过 10亿元。
第四,高智商高科技犯罪较为常见。与以现金交易为主的传
统职务犯罪手法不同,年轻干部大多学历较高,对现代信息技
术掌握得相对较好,出现的腐败行为也体现出高智商高科技的
行为特质。高智商主要体现在作案手法更加高明,更加难以被
发现。例如,有的年轻干部不会直接收受现金,而是更为隐蔽
地获得好处。高科技主要体现在年轻干部的腐败手段更加先进,
尤其体现在运用“互联网+腐败”的方式来从事贪腐行为。例如,
年仅27岁的王某以“黑客”身份入侵单位的信息系统窃取相关
数据资料,然后转手卖出,非法获利 10.7 万多元。
需要指出的是,腐败低龄化既有自身的特殊性,又有所有腐
败的一般性。对年轻干部腐败不应过度“标签化”,也不应为
了预防年轻干部腐败,而简单地否定干部年轻化这一正确方向,
转而变得不敢选拔年轻干部。
二、腐败低龄化的内外因分析
标签: #调研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在干部年轻化这一用人导向的指引下,越来越多的年轻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成为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但从近年来纪检监察部门发布的违规违纪违法案件来看,与干部队伍年轻化趋势相伴随的是,年轻干部腐败案件时有发生,腐败低龄化现象突显。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年轻干部要时刻警醒自己,培育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党的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也特别指出,要“高度关注年轻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加强教育管理监督。”有鉴于此,系统总结腐败低龄化的主要特征,深入考察腐败低龄化的成因,针对性地设计预防腐败低龄化的具体措施,就显...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