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解读《信访工作条例》20220615

VIP专免
2024-05-08 999+ 21.04KB 21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课:解读《信访工作条例》
2022 年 4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信访工作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
遵照执行。
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社
情民意的重要窗口,也是各级机关、单位及其领导干部、
工作人员接受群众监督、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途径。做好
新时代信访工作,有利于加强群众监督,对坚持和完善党
和国家监督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条例作为全面规范信访
工作的第一部党内法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
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总结党长期以来领导和开展信访
工作的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信访工作制度改革成果,
坚持和加强党对信访工作全面领导,理顺信访工作体制机
制,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了信访工作,对于推动新时代信访
工作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条例》的主要内容
《条例》围绕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的体制机制、职责
任务、处理程序、监督休系等进行顶层设计,共 50 条,分
为总则、信访工作体制、信访事项的提出和受理、信访事
项的办理、监督和追责、附则六个部分。
(一)对新时代信访工作的总体要求作出规定
《条例》在第一章总则部分对信访工作的地位作用、
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及工作要求等作出规定。
1.明确了新时代信访工作的定位。长期以来,我国各界
对信访功能、角色的定位争议较大,定义也较为模糊。
《条例》用“三个重要”概括了新时代信访工作的定位,
即“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
府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
工作,是各级机关、单位及其领导干部、工作人员接受群
众监督、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途径”。“三个重要”将信
访工作的政治性与人民性有机结合,体现了信访工作在党
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承担的重要任务,进一步
明确了新时代信访工作的发展方向和着力点。
2.明确了新时代信访工作坚持的原则。《条例》规定,
新时代信访工作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坚持依法按政策解决问题,坚持
源头治理化解矛盾,把党中央关于信访工作的方针政簧和
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3.规定《条例》适用于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
机关、政协机关、监察机关、帘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群
团组织、国有企事业单位等开展信访工作。同时,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通过信访渠道,向上述各级机关、
单位反映,提出议意或者投诉请求,应当符
合《条例》规定要求。过去由国务院颁布的《信访条例》,
调整和规范行政部门受理、处理信访事项的行为,
新出的《条例》,系了近年来信访工作的新实
程序上可以将更多受理、处理信访事项的关部门
入,大了信访工作的覆盖面。
)明确了信访工作体制和工作
《条例》确了党领导下的信访工作体制和局,明
确党、政府、信访工作联席会议、信访部门以及各方力
量在信访工作中的定位和职责,同时明确了信访工作保障
措施
1,在信访工作体制,确了“大信访”的工作局、
《条例》明确构建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落实、信访工
联席会议协调、信访部门推动、各方齐抓的信访工
局。
2.明确各主体在信访工作中承扭的职责任务。
处理信访事项的主体括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
行政机关、政机关、监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
及群组织、国有单位等,要明确各主体的力、
职责、界等。《条例明确党中央通过强化政治领、制
定信访工作方针等,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集中一领导。规
定地方党要领导地区信访工作,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
部署,执行级党组织部署要求,统筹信访工作责任体系
构建持和督下级党组织做好信访工作。规定各级政
府要贯彻落实级党和政府以及级党部署要求,
行组织各方力量及时善处理信访事项,研究解决政策性、
群体性信访出问题和疑难复杂信访问题等职责。规定中
央信访工作联席会议统筹协调体推进、督落实全国
信访工作,同时进一步规范地方信访工作联席会议的设
行。规定各级党和政府信访部门是开展信访工作的
门机,通过行受理、转送办信访事项等关职
责来开展工作。此外规定了各级党和政府信访部门
的其他机关、单位的职责。
3.明确信访人的权利和义务。
在信访人有的利方面,《条例》规定信访人
用信息网络、书信、电话真、访等形式,向各级
机关、单位反映,提出议、意或者投诉请求,以
此充保障了信访人利的有使。在信访人行的义
务层面,条例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信访人一般应
当采用书面形式提出信访事项,提出信访事项应当客观
实。同时,对信访事项经受理或者在办理的,信访人
在规定期内向受理、办理机关、单位的级机关、单位
提出同一信访事项等情,作出了关规定。是信访
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的,应当到有处理的
或者一级机关、单位设或者指定的接待场所提出。
访形式提出共同的信访事项的,应当选不超过 5
人的代访提出诉讼权救济的信访事项,应当
按照法法规规定的程序向有关政法部门提出。同时,进
一步地责任,规定各级机关、单位应当认真接
理群众来访,把问题解决在地,导信访人反映
题。三是信访人在信访过程中应当守相关法、法规,
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和其他公民的合法利,
自觉维护社会公共序和信访序,不得有在机关、单位
办公场所周围和公共场所非法聚集等行为。这些规定有利
保障信访工作在法治化开展,以对党和国
家的政治生活产生冲击
(三)规定信访事项处理程序,明确各信访事项办
理的程序与方法
1.细化信访事项分类。根据信访事项性质的同,《条
例区分议意见类检举控告类申诉求决事项,分别
明确了受理办理程序,保证合理合法求依照法规定和
程序到合理合法的结果。针对议意见类信访事项,
《条例规定有处理的机关、单位应当认真研究论证:
时规定各级党和政府应当健全人民集制度,主动
听取群众的议意。针对检举控告类信访事项,《条
例》规定纪检机关或者有处理的机关、单位应当
规依依法接、受理、办理和反馈,党和政府信访部
应当按照干部权限向有关部门和责同
送反映干部问题的信访情。针对申诉求决事项,《条
例》进一步分为六进行处理。
摘要:

党课:解读《信访工作条例》2022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信访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也是各级机关、单位及其领导干部、工作人员接受群众监督、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途径。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有利于加强群众监督,对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条例作为全面规范信访工作的第一部党内法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总结党长期以来领导和开展信访工作的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信访工作制度改革成果,坚持和加强党对信...

展开>> 收起<<
党课:解读《信访工作条例》20220615.docx

共21页,预览7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 21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