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牢牢把握主题宣讲党课材料汇编(5篇)
VIP专免
2024-05-08
999+
39.56KB
59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五个牢牢把握主题宣讲党课材料汇编(5
篇)
目录
1.牢牢把握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里程碑意义
2.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
法论
3.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
命任务
4.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
求
5.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
牢牢把握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里程碑意
义
一、深刻把握“三件大事”的历史性胜利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
总书记总结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时,首先就指出了
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
大事”,并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
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
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第一件大事是迎来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经过波
澜壮阔的伟大斗争,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被欺负、被压迫
被奴役的命运,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人民
民主不断发展,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
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不断进取,成功开辟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
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
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一百年来,党既为中国人民
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
大同,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中国主张。
第二件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是我们党准确把握我国发展新特点新要求作出的一个重大
政治判断。这里的“新时代”,是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继续前行的重要基础性话语,是我们党提出新的
思想、新的征程、新的政策、新的部署的根本依据。新时
代的科学论断基于历史性成就和变革,同时新时代也彰显
了新飞跃、新境界和新价值。从中华民族复兴历史进程来
看,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
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中华民族复兴史上具有划
时代的历史意义。从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看,意味着
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从人类
社会发展史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
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
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
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
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第三件大事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
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我们党兑现了对人民和历史的庄严承诺,是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在一个拥有14 亿多人口的发展中
大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创举
标志着我们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出了至关重要的
一步,同时为中国共产党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精
神根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进程中,中国开展了大
规模系统性扶贫减贫行动,书写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波澜壮
阔的减贫篇章,为人类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
案,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人类文
明进步贡献了中国力量。
二、全面展示了新时代伟大变革的壮阔历程和宏伟气
象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 16 个方面总结概括了新时代十年的
伟大变革,全面展示了新时代伟大变革的壮阔历程和宏伟
气象。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揭开了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自
身建设的新篇章。政治方面,“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入
人心;理论方面,形成了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新的飞跃;制度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党的领导制
度体系,为确保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提供了有力保证。
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党的建设
新的伟大工程,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
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上新
台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
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
向前行,跑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速度。新时代十年的伟
大变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腾飞基础,为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道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结了
宝贵精神谱系。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彰显了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
责任担当。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
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应变局、开新局,经济增速远高于世
界平均增速,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在新冠疫情中
积极向其他国家提供各项抗疫援助,与周边国家共同分享
中国发展经验和成果,以中国之治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的正确性,必将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
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我们党历来高度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总结十年来的举
措和成果,能够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
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对于全党更加坚定、更加自
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总结十年来
的举措和成果,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全党
步调一致向前进的需要;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高全党
斗争本领和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团结
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
续奋斗的需要。
三、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是全方位、根本性、格局
性的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
“要牢牢把握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 10 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
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
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
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是全
方位、根本性、格局性的,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
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
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
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在于:
第一,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
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
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到改革发展稳定
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确保党
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
项事业提供坚强保证。
第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到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
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
自觉和主动精神,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
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改革开
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
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我国发展具备了更为坚
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以及更加主动的精
神力量。
第三,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
蓬勃生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
央顺应时代发展大势,以高度的战略性眼光,系统地回答
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
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
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
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
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
识,形成了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大理论成果。新
时代十年变革见证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
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
了新的选择,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了新的更大
的贡献。
四、依靠斗争走到今天,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
强调:“10 年来,我们遭遇的风险挑战风高浪急,有时甚至
是惊涛骇浪,各种风险挑战接踵而至,其复杂性严峻性前
所未有。”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也回顾了十
年前我们所面对的形势。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给我们带
来四个重要启示:
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百年来,我们党
从几十人的政党发展到今天九千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影响
力的大党,从苦难走向辉煌,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伟大成果
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这正是因为党始终将马克思主义写
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的党中央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战略性的新论
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
化,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
党。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发挥和彰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制度优势的关键所在,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的根本保证。新征程上,越是形势错综复杂、风险
挑战严峻、使命任务艰巨,越需要永远保持赶考的清醒和
谨慎,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
高的能力,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
强领导核心。
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方向决定道路,
道路决定命运。历史已然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光明道路,必
将越走越宽广。前进道路上,只要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彷徨、
不动摇,就一定能够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敢于斗
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
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
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
明显增多。要发扬斗争精神,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敢于
斗争、善于斗争,不断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
斗争新胜利。
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六个必须坚持”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
点方法
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
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
怀天下。“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
和方法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
讨论时强调的“五个牢牢把握”之一。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
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
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
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
跃。“六个必须坚持”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
义的人民立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
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就
是人民立场。马克思主义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
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
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
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
所拥有的理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
义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的原理,确立
了自信自立、守正创新、胸怀天下的基本观点。首先,自
信自立来自于马克思主义对无产阶级历史主体性的揭示。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规律,指出了无产
阶级的历史使命,强调“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
仙皇帝”,强调无产阶级的历史主体性和阶级自觉性。习近
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坚持自信自立,中
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
光明前景,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马克思
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
其次,守正创新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一方面
守正就是要坚守符合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真理
性东西,坚守符合人民利益和要求的东西;另一方面,创
新就是要扬弃那些不适合甚至阻碍社会发展的因素,
就是要创造出前人所没有过的东西。遵循这一规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坚持守正创新,
“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
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再次,胸怀天下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远大理想。马克思主
义揭示了人类从资本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规
律性,强调共产主义的世界历史性,强调无产阶级国际主
义,不但要求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还要求无产阶
级要解放全人类。正是因为坚持这一理想,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坚持胸怀天下:拓展世界眼光
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
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
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
的世界。
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问题
意识和普遍联系的方法。首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意识。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
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
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提出问题、解释问题,关键是回答问
题、解决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
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
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
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其次,坚持了马克思主
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方法。恩格斯在谈到事物普遍联系的
“辩证图景”时指出,“当我们通过思维来考察自然界或人类
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
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
画面”。正因如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
调坚持系统观念: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
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
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
提供科学思想方法。
二、“六个必须坚持”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百年
历史经验展现出的世界观方法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
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党的百年奋斗在坚持理论创新中结
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坚持理论创新中实
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
摘要:
展开>>
收起<<
五个牢牢把握主题宣讲党课材料汇编(5篇)目录1.牢牢把握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里程碑意义2.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4.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5.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牢牢把握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里程碑意义一、深刻把握“三件大事”的历史性胜利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时,首先就指出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并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