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党课:关于调查研究优良传_统的传承创新
VIP专免
2024-05-08
999+
27.93KB
3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专题党课:关于调查研究优良
传统的传承创新
一、不同时期党的领导人对调查研究工作的思考与探索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调查研究成为党的基本工作
方法
(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在曲折中坚持调查研究
工作
(三)改革开放后:调查研究工作得到复兴与发展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调查研究工作迎来
新高潮
二、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传统代代相因的方法沿承
(一)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根本方法
(二)决策前提: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三)读志明事:做好从历史到现状的调查研究
(四)解剖麻雀:利用典型案例掌握全局
三、中国共产党调研传统与时俱进的实践演进
(一)制度沿革:强化调查研究工作的严肃性、规范性
(二)模式延继:探索调研模式的长久性、常态化
(三)渠道延展:激活党内外沟通通道的活跃性、双向性
专题党课:关于调查研究优良传统的传承创新
同志们: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可以通过“每一个过
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得以证明,而“经验
的观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社会结构和政
治结构同生产的关系,而不应当带有任何神秘和思辨的色
彩”,调查研究作为一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的实践
活动,是“经验”现实生活的有效手段,能够通过获得、整合
和处理大量以现实世界为对象的感性材料,使之转化为改
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因此,“调查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手段和
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学科研究之中。而在中国共产党话
语体系中,“调查研究”一词有其特殊指向,被赋予了浓厚的
中共政党色彩,是党内最具原创性和独特性的话语之一。
与传统学科中一些偏重数据统计与案例分析的调研方式相
比,中共话语体系中的“调查研究”的概念边界更为宽展,强
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调查与研究并重,以反哺实践、
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为目标导向。中国共产党人开创
性地将调查研究工作与党的作风建设联系起来,与贯彻党
的群众路线联系起来,并将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和重要传家宝。这赋予了调查研究工作特殊的政治属性,
使之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凡是中国共产党
带领人民在中国
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实现历史性突破、取得历史性成就的
时期,都是中国共产党人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深入基
层、深入群众、实现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时期;凡是中
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出现重大风险挑战甚至失误的
时期,都在一定程度上与党在制定大政方针时没有发扬调
查研究优良传统、没有经过调查研究这一决策前的重要环
节,导致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关。因此,每一代
中国共产党的 zy 领导集体都十分注重调查研究,并力主在
全党范围内兴起调查研究之风。如何正确地进行调查研究
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从毛泽东同志到***同志,每一
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在号召全党进行调查研究的同时,认
真归纳总结宣传调查研究方法,或是提出了许多脍炙人口
的精彩论述,或是身体力行进行深入调查实践。历经几代
中国共产党人薪火相传,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的方法得到
了丰富发展。这其中既有对共同原则的赓续沿承,也有与
时俱进的探索演进。
一、不同时期党的领导人对调查研究工作的思考与探索
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阶段,中国
共产党人都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的工作方法之一,以研究
中国国情,把握主要矛盾,制定正确的革命策略、发展谋
略和施政方略。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也是中
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调查研究方法与实践的历史。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调查研究成为党的基本工作
方
法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人调查研究传统形成和
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调查研究工作的重
心,在于立足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核心要义,深入了解和掌
握中国实际,论证苏联革命经验在中国应用之界限所在,
并探寻使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可行道路。毛泽东在这个时
期为党的调查研究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很早就认识到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为此,他深入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等地进行了
广泛而深入的调研,写下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
告》。毛泽东对调查研究方法的初次系统总结,出现在
《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在这篇文章中,他提出了“没有
调查,没有发言权”这一著名论断,这句话也奠定了调查研
究工作在党的领导工作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立足一系列调
研成果,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最终开
辟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随着国
内革命形势的发展,毛泽东认识到要在全党范围内贯彻调
查研究的工作方法,将其转变党的作风建设的基础一环。
从1941 年开始的整风运动,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开展调
查研究的一次高潮,从此调查研究成为中国共产党员的必
修课,成为中国革命走向最终胜利的助推器。
(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在曲折中坚持调查研究
工
作
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同时也给缺少社会
主义国家建设实际经验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新的历史课
题。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探索出
一条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为以毛泽东同志为
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注的焦点。在这种背景下,以
掌握中国国情为中心开展的调查研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
的高度重视,其中较为重要的是两个时期。一是 20 世纪50
年代中期。这期间,毛泽东先是到河北、河南等省份以及
南昌、杭州、上海等重要城市进行调查研究,后来又用43
天的时间听取了34 个经济部门的工作汇报。这次汇报实际
上成为 zy 主要领导成员参加的规模较大的一次集体调研活
动,此后毛泽东还阅读听取了工业 交通等部门约、300 个重
要工厂和工地的书面汇报。这次调研活动的成果集中体现
在《论十大关系》这一重要报告中,这一报告也成为了探
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二是在
20 世纪60 年代初期。面对国内经济遭受困难的严峻形势,
毛泽东三次号召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并于1961 年1月在
中共 zy 工作会议上号召“搞一个实事求是年”。此后,毛泽东
先后到杭州、长沙等地指导了三个调研组的工作。在毛泽
东的倡导和推动下,zy 领导干部均投入基层调研,例如刘
少奇到湖南开展农村调查,周恩来对河北武安县伯延公社
进行深入调查,朱德到河
南、四川、陕西、河北等地对“农业六十条”的贯彻情况进行
了调研,陈云带调查组先后到其家乡上海青浦农村以及江
浙地区展开了近一个月的深入调查。他们用大量心血摸实
情、听民意,完成了对一线的调查研究,为国民经济调整
提供了大量真实材料,为 dzy 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调
整巩固充实提高国民经济、最终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提供
了科学依据。
(三)改革开放后:调查研究工作得到复兴与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有效应
对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世界大势,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
任务,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目标,成为党的调查研究
工作新的指引。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样非
常重视调查研究工作。1956 年,邓小平就提出过“离开群众
经验和群众意见的调查研究,那末,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
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领导”。实行改革开放之后,邓
小平特别强调要实事求是,把能否做到“针对客观现实,采
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视为能否正确解决问
题的关键。他提出要想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要对国情民
情进行全面调查,并且“一定要深入专业,深入实际,调查
研究,知己知彼,力戒空谈”。在调查研究的方法上,邓小
平同志强调进行“典型调查”的重要性。他要求党员领导干部
要培养足够的调研意识,在日常工作中要安排足够的时间
用以“深入群众,善于运用典型调查的方法,研究群众的情
况、经验和意见”。典型调查必须深入一线,获取大量典型
案例材料,悉以分析,总结经验,然后加以推广。材料要
详实,经验要系统,实验要大胆,推广要果断。在邓小平
的领导下,我国从经济特区入手,在深圳等特区实验的基
础上,总结和推广经验,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
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带动中国实现了经济腾飞。
20 世纪末到21 世纪初,中国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
了深刻变化。面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江泽民多次强调要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保持住这个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他指
出,尽管党员领导干部在开展调查研究时的所面临的对象
调查的内容、采用的手段、应用的条件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但调查研究在党的决策工作和全部领导工作中的地位和作
用,不仅丝毫没有改变,而且更为重要”。2000
摘要:
展开>>
收起<<
专题党课:关于调查研究优良传统的传承创新一、不同时期党的领导人对调查研究工作的思考与探索(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调查研究成为党的基本工作方法(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在曲折中坚持调查研究工作(三)改革开放后:调查研究工作得到复兴与发展(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调查研究工作迎来新高潮二、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传统代代相因的方法沿承(一)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根本方法(二)决策前提: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三)读志明事:做好从历史到现状的调查研究(四)解剖麻雀:利用典型案例掌握全局三、中国共产党调研传统与时俱进的实践演进(一)制度沿革:强化调查研究工作的严肃性、规范性(二)模式延继:探索调研...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