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党日党课讲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VIP专免
2024-05-08
999+
25.63KB
30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主题党日党课讲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建设社
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
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
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有这样一个特点,王朝的强大与文化的
兴盛紧密相连。比如,汉代和唐代。汉代的经济、军事、政治实力非
常强盛,文化成果也多。司马迁的《史记》就是在西汉时期出现的。
唐朝是文化高度繁荣的时代,诗词、书法、绘画、音乐等方面均有佳
作流传于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是
这样定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
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
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伟大实践。”这段论述里,有两大关键点。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的来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是在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改革中形成的。这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文化的一个基本定义。
那么,文化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处于什么地位?党的十
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五位一体”指的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
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
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所以,文化建设是灵魂,能
起到引导作用。说得再具体点,文化建设就是用先进的价值观武装国
民,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营造丰富多彩的新生活。精
神动力主要是指价值观层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
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智力支持主要是指科技文化方面。这就
是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 2035 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这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来,党中央首
次明确建成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
二、文化自信的历史源流及现实意义
2016 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
“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
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
量。”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同年x月,习近平总
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xx 周年大会上再次指出:“文化自信,是
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坚定文化自信是重要前提。
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虽然当时的
中国社会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但是正如毛泽
东同志所言,中华民族应该对人类有较大贡献。从古至今,中国对人
类社会发展一直怀有高度关切。中国传统文化蕴含深厚的天下意识。
儒家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并不仅
仅局限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是包含整个人类的概念。“天下”与世
界的意思是互通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看
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也不断对世界作出
自己的国际贡献。这也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另一方面。从20xx 年
到
20xx 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xx%左右,超
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的总和,居世界第一位。20xx 年,中国
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xx%左右。中国持续成为世界经济引
擎。
同时,世界上近四分之一的“独角兽”公司是中国的新创企业。
20xx 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首次超过美国。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
创新指数排名也在逐年上升。20xx 年,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的排名升
至第xx 位,成为进入前 xx 名的唯一中等收入国家。20xx 年,中国排
在第 xx 位。20xx 年和 20xx 年,中国位居第xx 位。2021 年,中国
排在第 xx 位。这正是我国经济强劲稳健的表现。20xx 年,受疫情影
响,大部分全球主要经济体的 GDP 增长率变为负增长。美国的数值
是-x.x%,英国是-x.x%,而中国 GDP 实际增速 x.x%,在全球主要
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2021 年,美国经济增长 x.x%,中国
增长 x.x%。20xx 年,中国 GDP 总量首次超过美国的 xx%,2021
年,这一数字变为 xx%。
当前,中国人民对本土品牌的认同度越来越高,这也是中国经济
稳健发展的又一具体表现。经济社会稳健发展,国民自然会生发出文
化自信。20xx 年,百度联合人民网研究院共同发布的《百度国潮骄傲
大数据》显示,20xx 年到 20xx 年十年间,中国品牌关注度占比
由xx%增长到xx%。认同一个品牌,暗含着对其文化内涵的认同。
回顾历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在新华社发
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司徒雷登是时任美国驻华大使。当时,
司徒雷登通过黄华与中国共产党接触,提出希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继续执行国民党政府的外交政策,承认国民党与美国签署的一切不平
等条约。中国共产党坚决拒绝。1949 年1月,毛泽东同志就曾提出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所以,美国的要求是不可能得到满
足的,美国政府向中国共产党的试探未取得任何成果。毛泽东同志在
《别了,司徒雷登》中指出:“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
题都解决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
聚焦当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
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到 2035 年把我国
建成文化强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
力显著增强。这是建成文化强国的具体内涵。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点任务
第一,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体任务包括,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
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推动理想信念教
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等。
第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如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
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
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数
字化建设。
第三,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第四,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
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首先,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
作。20xx 年x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当今
世界,意识形态领域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无处不在,政治领域没有枪炮
的较量一直未停”。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著名论断,体现出意识形态工
作的重要性。
其次,当前中国意识形态工作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经济社会建
设取得重大成果的同时,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
阶段。在此过程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较为突出,很多方面还不适
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经济发展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比如,较为突
出的就是科技创新能力。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卡脖子”问题比较突出,
材料、数控机床、生物医药、信息硬件等方面存在短板。在体制机制
方面,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面对逆全球化浪潮侵袭,中国的外部贸易环境也在发生变化。新
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导致需求萎缩,中小微企业持续不景气。习
近平总书记特别关注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因为中小微企业是“稳就业”的
主体。中小微企业不景气,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下降。
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做好意
识形态工作,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以高昂奋发
的精神状态进行伟大斗争。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摘要:
展开>>
收起<<
主题党日党课讲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有这样一个特点,王朝的强大与文化的兴盛紧密相连。比如,汉代和唐代。汉代的经济、军事、政治实力非常强盛,文化成果也多。司马迁的《史记》就是在西汉时期出现的。唐朝是文化高度繁荣的时代,诗词、书法、绘画、音乐等方面均有佳作流传于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是这样定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