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碳达峰、碳中和与中国增长模式的转型

VIP专免
2024-05-08 999+ 21.28KB 2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课:碳达峰、碳中和与中国增长模式的
转型
  我们都知道,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当下的一个热点
问题,而其背后一定 是带有经济代价的。怎样平衡经济发
展和碳达峰、碳中和,实际上是一个非常 复杂的问题。由
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一是了解气候变化
和“双碳”目标,即为什么要碳达峰、碳中和,其背后的原
实际上就是气候变化; 二是了解中国经济增长的碳成本存
在于哪些方面,我们怎样才能降低这些成本, 从而既确保
碳达峰、碳中和,又不影响经济增长;三是了解中国未来
怎么面向 “双碳”实现协同发展。
一、气候变化与“双碳”目标
(一)气候变化的原因与严峻趋势
  尽管人类社会对全球变暖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全球气候变化确 实是非常复杂而棘手的科学问题,对人
类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尤其成为发展 中国家的巨大挑战
相关数据表明,虽然近十万年来的全球气候波动总体态势
是平稳的,但是近两千年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变得越来越不
可预测与确定。相关 研究发现,如果只考虑自然因素,全
球气候变化是不会如此显著的,而恰恰是 在人类活动与自
然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如此明显,特别是全球变暖。同时
全球可持续发展评估结果来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不仅
是发达国家的难题, 也是发展中国家需要面对的挑战,尤
其是发展中国家相对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是空前的,也
就导致了地球系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演化。从全球社
会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包括人口、GDP、外商直接投资、
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国际旅行在内的多方面数据,都呈现出
增长得越来越多的趋势。这样一系列人类活动与地球系统
的各个变量都是高度相关的,如二氧化碳排放、生态系统
破坏等方面的变量显著增加。所以,人类活动带来的地球
系统各个变量的速变化,其直接结果就是地球不
,地球系统的脱离安,如基因多样
氮循环磷循环等已进入风险区,气候变化、地利用
变化进入不确定性区间
  然而,如果我们要平衡经济发展和碳达峰、
碳中和的发展 选择并多。从体上来
看,气候变化也在成为及人类生存的
,全球度上的各性事件风险正
随着温高而显 著增加。由于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
敏感区和影响显著明显高于 同
、强降极端事件越来越多,气候风险水
沿海海温平面上高于全球平
高原的
冻土退化也是 明显的,其导致的,所以
总体上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是面的。对于明显背
后的原因,科学家们也在不,总体上一致的结
是 人为的气体排放不增加是全球变暖的
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么,我们要怎样来预气候变化、控制升温呢?
排是一个 任务重。面对这
2016 175
承诺将全球温升控制2范围内。然而,
现在的趋势,2的目标经难以控制
1.5是一个更加标,但其然也更高
么,我们什么时候能实现 ?控制
22075 年实现排放,而 1.5就需要2050
年实现 排放,二者大。为了实现这一系列目标,
人类实际上做很事情。 如果以 1.5为更刚性的要
8%
10 年就会突破界限1870 年以来全球碳
消耗情况 来看,发达国家在的排放是大的,当
前中国和国的排放是大的, 全球的一
球数1955 年以
球二氧化碳排放增长趋势点,一是三
石油危机,二是三 国际气候行动,同2019 年以来不
显著增
强。
  势越来越迫使每个国家、
人都需要行动 《巴黎后,碳达峰、碳中
1713 ·卡洛维茨出了“可持续
后,全球发生了一系列相关活动,如 1972 年在德哥
摩召开国人类 了当代问题,1987
世界环境与发展我们共同的未
1992 巴西里约卢召开
与 发展大会21 世纪议程》
1997
制温2000 千年
展目标2015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了“17 个全球
发展目标”, 2015 年的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通过《巴
协定2021 年的联合26 候大会达成了格拉
斯哥气候公约》……,全球展了一碳达峰、
碳中和的角逐137 个国家和地区承诺碳中和,并且
苏里南两个国家经实现了碳中和。其中,乌拉圭承
2030 年达碳中和,其目标是最早的; 而后
2045
国家设定了 2050 年达碳中和的目标。
  A主席第七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
:“应对气候变化《巴黎代表了全球绿低碳转
型的大方向,是保地球家度行动,
必须迈性步伐。中国高国家自主贡献力
2030
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就是我
们的承诺
(二)怎样解“双碳”目标
  要解碳中和、碳达峰,我们需要对全球的碳
有一个基本的, 即为什么人为的碳排放会
。全球碳地系统和系统, 二者的
大的,也基本平衡。化源燃烧地利用的变化
二者 不大,但是难以,也就成为
平衡的要原因。据 研究估,人为的碳排放量大
年带来的增量是 400 亿吨,其中一够被陆地和海洋吸
。对于口,我们要的就是排和增
排就是 人为的排放,增就是增加
吸收
  就是碳达峰,即经济的发展,碳
增加,而经济发展后,碳排放达
下降。但是,这样的碳达峰实际上意味着
增速变,其总量是在增加的,实际上不一定能
口。所以,我们只有同时排和增
摘要:

党课:碳达峰、碳中和与中国增长模式的转型  我们都知道,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当下的一个热点问题,而其背后一定是带有经济代价的。怎样平衡经济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由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一是了解气候变化和“双碳”目标,即为什么要碳达峰、碳中和,其背后的原因实际上就是气候变化;二是了解中国经济增长的碳成本存在于哪些方面,我们怎样才能降低这些成本,从而既确保碳达峰、碳中和,又不影响经济增长;三是了解中国未来怎么面向“双碳”实现协同发展。一、气候变化与“双碳”目标(一)气候变化的原因与严峻趋势  尽管人类社会对全球变暖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全球气候变化确实是...

展开>> 收起<<
党课:碳达峰、碳中和与中国增长模式的转型.docx

共26页,预览8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 26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