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坚定不移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
VIP专免
2024-05-08
999+
26.93KB
1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课:坚定不移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
同志们:
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
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
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党的理论创新,并坚持用创新理论武
装全党、指导实践。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新征程之时,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
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再一次凸显了党的建
设的历史传统,反映了理论武装的持之以恒。总结历史经
验,用好理论武装这一党的建设法宝,对党团结带领全国
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排除各种思想干扰、统一认识
统一步调,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
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的逻辑意义
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体系中,思想建设占有极其重
要的位置。坚持以先进思想为指导,用科学理论来武装,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加强自
身建设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思
想建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的实践要求。
(一)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
设的根本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建党学说是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创建和
发展中形成的。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理
论武装”这一概念,却非常看重思想理论的功能与价值,把
思想理论的先进性视为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条件之一,指出
无产阶级政党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
论的基础”,指明共产党在理论方面的特征与优势是“了解无
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马克思、恩格斯从
没有把自己的理论视为不可更改的教条,而是看作指导无
产阶级斗争解放的思想武器,是为人类科学地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提供的一种方法,并因此而强调理论应随着实践
的发展而发展。对于理论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特别指
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但理论一经掌
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哲学可以被无产阶级当作精
神武器来解放自己,深刻阐明了理论武装的极端重要性。
列宁同样高度重视党的思想建设,在继承马克思恩格
斯建党学说的基础上,结合俄国革命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
一系列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新观点、新论断,对中国共产
党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列宁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指导作用,认为布尔什维
主义是在“最坚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产生的”,而马克
思主义是俄国革命者饱经苦难找到的唯一正确的革命理论
提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
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为使先进
的思想理论被掌握和运用,列宁鲜明提出了灌输理论,强
调通过灌输的方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人们的思想
观念,成为
人们实践过程的指导力量。为了增强理论武装的效果,
列宁总结了一系列思想理论武装的原则和方法,包括理论
联系实际原则、教育内容的完整性原则、对象的层次性原
则等,也包括方法上的说理引导、榜样影响、调查研究、
实践锻炼等。
应当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理论武装的思想主
张,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提供了有益指导,
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总体建设发展确立了基本原则,为中
国共产党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的历史实践,提供
了重要的思想理论支持。
(二)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新时代新征程推动
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
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两个行”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要论
断,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信,内在地反映了用创新
理论武装全党的理论意蕴。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
展规律,提供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
论,为人类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
主义,则把马克思主义的根深深地扎在中国的土壤中,使
中国在上下求索中掌握了解决自身问题的理论密钥,为中
国摆脱苦难、追赶时代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引,使党在长
期的历史实践中能够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牢牢掌握
住历史发展的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能够
发生伟大变革,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在
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导,在于党的创新理论对全党的
武装,在于全党不断增强的思想自觉、理论自觉,进而不
断增强的行动自觉。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党的二十大全面回顾了过去五年
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伟大实践,深刻总结了新时代所发
生的伟大变革,发出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发的号令
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绝不是轻轻
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全局,面对新的不确定因素的日益增
加,面对发展过程中新的挑战的不断呈现,要完成新征程
新使命,亟须全党坚守政治定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应对
挑战、抵御风险、攻坚克难,亟须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
志、统一行动,形成坚不可摧的奋斗力量。从这个意义上
讲,党的思想建设不可缺少,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用党的
创新理论武装全党一刻都不能停歇,只能加紧不能松懈。
只有加强理论武装,引导和教育全党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
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以科学的思维方式深入
研究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正确回应中国发展的
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才能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
行动上保持高度团结统一,凝聚起同心奋进的磅礴力量;
才能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续写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
(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
初
心使命、永葆先进本色的根本保障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理论上的成熟是政
治上成熟的基础。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
理论基础上的,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理想
信念和奋斗目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点亮了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光芒,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觉醒。
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中国,
把中国的发展与时代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把马克思主
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
历史探索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产生了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以思想理论上的先
进性夯实了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理论基础,同时以思想
理论的武装铸就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的坚定信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
心的党中央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着眼于党的长远发展
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装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武装,引导全党不忘来时路,坚定走好前行路
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责任担当起来,把共产党员
的先锋形象彰显出来,把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
发挥出来,形成了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良好局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在新的历史征程
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持先进本色,是加强党的建设
的永恒课题,也是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历史经验
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
的理论源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创新发展的理论成果
武装全党是中国共产党人守初心、担使命、保本色的重要
保障。为此,加强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就要根据不断变
化的实践要求和时代特征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
马克思主义彰显科学理论的时代活力,同时坚持用党的创
新理论武装全党、滋养初心,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
和思想境界,增强全党践行历史使命的政治自觉,不断提
高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二、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的历史实践
中国共产党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的历程,是与思
想建党、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历程联系在一起的。
在百余年历史发展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列主义建党原
则同中国共产党建设实践相结合,开创了思想建党、理论
强党的新路,形成了以思想建党为基础、与理论创新相伴
随的理论武装优势,为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和发展、为马
克思主义党的建设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为中国共产党的百余年辉煌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指引和理
论支撑。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开创思想建党中开启
创新理论武装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工人阶级人
数很少,农民小资产阶级占绝大多数。大革命失败后,党
把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
政权的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课:坚定不移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同志们: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党的理论创新,并坚持用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指导实践。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时,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再一次凸显了党的建设的历史传统,反映了理论武装的持之以恒。总结历史经验,用好理论武装这一党的建设法宝,对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排除各种思想干扰、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的逻辑意义在...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