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 全力走好新征程赶考之路
VIP专免
2024-05-08
999+
44.5KB
2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课讲稿: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
率的两个答案 全力走好新征程赶考之路
同志们:
历史周期率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执政课题,源于百年党史
上著名的“窑洞对”。对中国共产党而言,“窑洞对”至今都起着鞭策
和警示作用,始终是政坛和学术界持续关注、常谈常新的经典话
题。面对“窑洞之问”,革命时期,毛泽东作出了发展“民主新路”的
解答;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勇于自我革命”的第二
个答案。“两个答案”既饱含历史记忆又镌刻时代烙印,是中国共
产党发扬伟大历史主动精神,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对国家治理、执
政党建设以及长期执政的两次理性思考,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执政
和治国理政的核心逻辑、基本经验和实践路向,深刻推进了跳出
历史周期率的路径探索。
一、划时代解答:发展“民主新路”
(一)“窑洞对”的历史背景与内涵解读
一九四五年七月,全民族抗日战争即将胜利之际,中国面临
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抉择。为推动国共和平谈判,黄炎培等六
名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以个人名义到访延安进行考察,与中国共产
党就时局和国内政治问题进行商讨。延安的井然秩序和生机活力
给黄炎培带来了极大的触动。七月四日,黄炎培应邀到杨家岭毛
泽东所居住的窑洞做客。面对毛泽东对他此行作何感想的提问,
黄炎培感慨“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所发挥的
支配力屡屡作用于个人、家庭、团体、地方乃至国家。指出其表
现为“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
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
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进而分析原因在于“惰性发作”,“由少数演
为多数”,逐渐“风气养成”;或“为功业欲所驱使”,最终导致环境
越加复杂,“干部人才渐见竭蹶”,“艰于应付”。言语中饱含着对中
国共产党今后能否继续励精图治、敬终如始、严以治吏、防腐戒
奢的担忧与提醒。最后,他从“政怠宦成”“人亡政息”“求荣取辱”三
个递进层次总结得出历史警示,并提出希冀:“就是希望找出一条
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
在“窑洞对”语境下,黄炎培这番话包含了以下几层含义。第一
客观陈述治乱兴衰以及发生的周期性现象——至今“没有能跳出”
提醒中国共产党务必重视。第二,分析导致政权由盛转衰的重要
原因——从严到松、由紧变散、风气涣散、始勤终怠,继而斗志
丧失、能力丧失。第三,历史周期率属于或然现象,存在跳出的
可能性,提醒中国共产党加以思考。第四,“希望找出一条新路”
——把破解历史周期率的可能性寄托于中国共产党。寥寥数语,
黄炎培把历史周期率的现象和支配力概括得淋漓充分。此番推心
置腹的谈话,足见黄炎培总结历史、观照现实的政治智慧,以及
对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关切和对中国共产党的真诚信任与殷切希
望。
饱读经史的毛泽东深刻懂得“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道理,在
认真聆听完黄炎培的见解和直谏后,他满怀信心、坦诚恳切地回
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
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
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联系党的七大前后所营造的团结活泼的
民主氛围、所取得的积极成果和深远影响来看,毛泽东作出这个
掷地有声的解答实属言出有据。联系中国革命历程和党在延安时
期的发展情况,这段回答蕴含着深刻的见解和政治智慧,是毛泽
东日益丰富和发展的执政思考的典型代表,是对党领导中国革命
以来局部执政实践经验的独到总结,是对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
和政党属性的深刻把握。“民主新路”内在包含辩证统一的两个方
面:一是依靠人民,形成民主制度;二是发扬民主机制,接受外
部监督。实施监督是民主的体现,保障民主也需要必要的监督。
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这一历史发展主体力量的高度认
可和对民主制度的执着追求,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对跳出历史周
期率的坚定信念和执政初心。
(二)坚持人民民主的理论传承与实践发展
中国共产党深谙人心向背决定政党命运和政权兴衰的历史规
律,始终高扬人民民主的伟大旗帜,始终牢记人民民主是社会主
义的生命。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筑牢
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基石,开创和推进民主建政、协商建国,实
现人民民主专政,奠定和确立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制度基
础和宪法依据,为发展人民民主事业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
宝贵历史经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推动思想解放,实现拨乱反正,恢复民主集中制,倡导推行“民主
制度化、法律化”,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加快了社会主义民主
化进程。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着力强
化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把依法治国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的重要内容和着力点,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
国的有机统一,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以胡锦涛同志为
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坚定不移发展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拓宽民主渠道,保障基层民主,人民民
主发展得更加广泛充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
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着力健全人民当家
作主的制度体系,在治国理政中具体现实地贯彻人民当家作主理
念。通过不断深入推进协商民主,扎实开展民主监督,积极发展
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民主的显著优势得以全面彰显,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成就。随着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不断加强
全面依法治国不断深入、人民当家作主实现程度不断提高,跳出
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实践自信和历史主动精神日益凸显。
从发展人民民主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从局部
执政到全国执政,从巩固新生政权到巩固执政地位,毛泽东所倡
导的发展“民主新路”充分坚持并做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成
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践中一以贯之的根本遵循。
二、新时代解答:“勇于自我革命”
(一)“自我革命”的核心意蕴:全面从严治党
习近平总书记首提“勇于自我革命”概念是在年月日中央全面深
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论述了全面深化改革语境下勇
于自我革命作为革故鼎新的社会性命题。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周年大会上,“自我革命”这一重大命题开始在党的建设视域深化
阐发。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赋予“自我革
命”全新的精神意蕴和品质,凸显以斗争精神和革命意志推进全面
从严治党的力度和深度。他指出:“全党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
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
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
险’,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自我革命”首次出现于党的正式文件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旗
帜鲜明地提出:“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
的品格。”致力于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巩固执政地
位、实现执政使命,重申“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
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
克思主义执政党”。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
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
历史经验的决议》等重要讲话和文献中,多次结合党的建设新的
伟大工程论述“自我革命”,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凸显
了党的建设在“三大时代课题”中处于引领地位,凸显了“自我革
命”在党的建设中的统摄作用。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课讲稿: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全力走好新征程赶考之路同志们:历史周期率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执政课题,源于百年党史上著名的“窑洞对”。对中国共产党而言,“窑洞对”至今都起着鞭策和警示作用,始终是政坛和学术界持续关注、常谈常新的经典话题。面对“窑洞之问”,革命时期,毛泽东作出了发展“民主新路”的解答;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勇于自我革命”的第二个答案。“两个答案”既饱含历史记忆又镌刻时代烙印,是中国共产党发扬伟大历史主动精神,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对国家治理、执政党建设以及长期执政的两次理性思考,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和治国理政的核心逻辑、基本经验和实践路向,深刻推进了跳出历...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