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专题党课讲稿:党的领导与中国式现代化
VIP专免
2024-05-08
999+
25.12KB
2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中国式现代化专题党课讲稿:党的领导与
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
式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
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
成果”,“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
命运、最终成败”。这一论断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探索、
实践历程和现实要求,深刻揭示了党的领导与中国式现代
化的内在关系,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
的最鲜明特征和最突出优势。
一、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长期奋斗成功开创、推进和拓
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实现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标志,是世界各
国孜孜以求的共同目标。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源远
流长的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百花园中独树一帜、引领风
骚,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在世
界近代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大潮中,中国逐渐落伍了,
特别是 18xx 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
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近代以后中国
所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和所处的时代条件,决定了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与实现中国现
代化、探索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与探索中国现代化
之路是一体共进的。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
为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不
懈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正
是在这些奋斗中,也正是基于这些成就,中国式现代化得
以成功开创并不断推进和拓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新民主主
义革命,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民族
独立、人民解放、社会安定,是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前提,
一个任人宰割、四分五裂、社会动荡的国家,难以开展持
续有效的现代化建设,更谈不上实现现代化。毛泽东同志
曾指出:“一个不是贫弱的而是富强的中国,是和一个不是
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而是独立的,不是半封建的而是自由的
民主的,不是分裂的而是统一的中国,相联结的。在一个
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分裂的中国里,要想发展工业,
建设国防,福利人民,求得国家的富强,多少
年来多少人做过这种梦,但是一概幻灭了。”党领导人
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夺
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
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正是在这样
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新中国里,翻身做主人的中国
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得以开启通往现代化的历
史进程。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
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
根本政治前提,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在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基础
上,党及时推动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进行社会
主义改造,消灭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制度,确立社会
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
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
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根本
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此基础上,党提出实现国家工业
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任务,领导人民
开展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经过实施几个五年计
划,初步改变了历史遗留下来的技术落后、畸形发展的工
业状况,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
系,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前进阵地。在推进社
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党注意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
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
主义的正确道路,并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提出了关
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形成了许多独创性理
论成果,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展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和理论准备。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团结带领
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捍卫、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
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党和
国家处在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关于当时的形势,
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
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在深刻把握党和国
家前途命运、深刻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深刻洞
察时代潮流、深刻体悟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基础上,党
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
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
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确立并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大力推进实践基
础上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
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建立和实行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
会建设,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
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
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
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在
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支撑下,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日新月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新时
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不断
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
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摘要:
展开>>
收起<<
中国式现代化专题党课讲稿:党的领导与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这一论断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探索、实践历程和现实要求,深刻揭示了党的领导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关系,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鲜明特征和最突出优势。一、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长期奋斗成功开创、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标志,是世界各国孜孜以求的共同目标。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源远流长的中华文...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