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篇)2023年深入学习特色思想专题党课学习讲稿
VIP专免
2024-05-08
999+
58.55KB
99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3 年深入学习特色思想专题党课学习讲稿
(6 篇)
篇一: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
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在党章中把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实现了党
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
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郑重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反
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全社会共同意愿。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
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
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当代中国,
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
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不动
摇。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
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
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
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
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我们可以从以下十个方面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重
大成就: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
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
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
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
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下面,我主要从七个方面来
阐述这部分内容。
(一)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来看,经济建设是位于第一位的
我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
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上保持在 30%左右,中国经济
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
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更多是希望从国外引进先进
的技术、资金、管理经验;那么经过四十多年改革开放,今
天的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我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
我国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也获得了显著提升。人民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我国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们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实现人
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
进展。在精准扶贫中,提出到2020 年实现 7000 万人脱贫的
路径实施图:到2020 年,通过产业扶持,可以解决 3000 万
人脫贫;通过转移就业,可以解决 1000 万人脫贫;通过易
地搬迁,可以解决 1000 万人脫贫,总计 5000 万人左右。还
有2000 多万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可以通
过全部纳入低保覆盖范围,实现社保政策兜底脱贫。这些都
充分展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这十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 万
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走出了一条
中国特色减贫道路。
(三)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012 年门月 29 日,习近平
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发表讲话时,首次提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
年的发展,我们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政策创新、科技创
新等各方面都有重大进展。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
人心,获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连
续十年在中国开展的民调结果显示,中国民众对政府满意度
连年保持在 90%以上。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为中国人
民谋幸福,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党代表中国最
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
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
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有 50 多名
党员,今天已成为拥有 9600 多万名党员,具有重大全球影
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经过 100 多年的发展,中国共产
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始终不改。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
炒的定位”“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凝聚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
意愿,道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
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我们经常讲,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理,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而马克思主
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人民立场。
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始终践行初心使命。现在,我国已经实
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我们党正领导中国人
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可逆转地走向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
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
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
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全面掌握辩证唯
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认识实现共
产主义是由一个一个阶段性目标逐步达成的历史过程,把共
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同
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统一起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
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
信念,像马克思那样,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前进道路上,
我们要继续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让马克思、恩格斯设
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党
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
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总结了中国
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其中第二条就是“坚持人民至上”。
2021年8 月,中宣部发布文献《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与行动价值》,明确指出:“来自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
是100 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逻辑和胜利密码。”来自人民,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依靠人民,人民是历史
的创造者,人民是党的力量源泉;为了人民,发展成果要让
人民群众共享。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
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
而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对党的百年奋斗
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进行总结。在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历
史时刻,在党和人民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
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大历史关头,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
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对推动全党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
意志、统一行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
义。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
回顾过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为了
更好地开创未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个层面是“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体现了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我国还提出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这些都为世界贡献了中
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我国不仅为世界经济增长作
出贡献,还为世界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等方
方面面作出贡献。2020 年 9 月,习近平
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
话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
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
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一百多年来,我们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
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以自强不息的奋
斗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
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
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2021年7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
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00 多年来始终牢记初心使
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马克思主义不仅具有学
术性、学理性,还具有政治性。因此,我们要理解马克思主
义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命运
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
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
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
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宣传思想领域最具标志性的一
个成果,就是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网络、党
管媒体,从根本上扭转了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一度被动的局
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效扭转了在宣传思想阵地上党的
领导被忽视、被淡化、被削弱的状况,有效扭转了党的主流
思想、主导地位遭受侵蚀的状况,有效扭转了被动应付、反
击不利的状况,有效扭转了网络上乱象丛生的状况。我国意
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
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
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
精神力量。
中国梦激发了广大海外学子的爱国主义情怀,吸引了越
来越多的海外学子归国追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为他们
搭建了许多桥梁和平台,促进他们积极学成回国,形成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归”潮。我们要吸引海外
留学人员回国,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我国建设人才强国、
制造强国、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
通强国、海洋强国、贸易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教育
强国贡献力量。与此同时,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
地国。我们相信,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
程中,一定会吸引更多的海外留学人员回国。
2022 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英文版出版发
行。《习近平
谈治国理政 》,被 秘 鲁总统库琴斯 基、印度共产党
(马)总书记西塔拉姆.亚秋里等政要摆在案头,也被脸书首
席执行官扎克伯格视为必读书目。这本书,坦桑尼亚的执政
党和政府高级官员人手一册,越南国家政治出版社为所有司
局级干部配送一本。法国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为它专门作
了长篇笔记,柬埔寨以国家名义为它举办专题研讨会,首相
洪森还希望获得其电子版,以便在手机上反复阅读。美国前
国务卿基辛格说:“它为了解一位领袖、一个国家和一个几千
年的文明打开了一扇清晰而深刻的窗口。”
法国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说,为充分理解当代中国所
走的道路,我认真研读了两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
平主席的书籍清晰阐释了中国的政策,非常重要且发人深省。
所有阅读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人,都不会对中共十九
大取得的成绩感到惊讶,因为书中已经诠释了几乎全部重大
议题,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一
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经济新常态、小康社会、多
边主义等。因此,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中国是一个可预见的
国家。从中国身上,我懂得了“好朋友,是可预见的朋友”。
从 2017 年到2022 年的五年间,我们经历了许多重要时
刻。2017 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2018 年,隆重庆祝改革
开放 40周年;2019 年,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隆重庆祝中
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2022 年,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
冬残奥会;2022 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四)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
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像保护眼
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更加
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坚持走生产发
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国高度重视生
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森林覆盖率增长到24.02
%,沙化土地重点治理区实现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
性转变。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
力,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五)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国防实力和
经济实力同步提升,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六)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对外开放中积极融入经济全球
化进程,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
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影
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日益提高。
(七)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落在了实处。通过全面
从严治党,我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
召力显著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
国力、国际影响力以及人民的获得感显著提升。
新时代十年,我们取得的成就是全方位、开创性的,实
现的变革是深层次、根本性的。这些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
革具有重大标志性意义,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前列,中华民族
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社会主义中国正走向世界
舞台的中央,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
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
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
心内容概括为“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
通过的《决议》,用“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作了进一步概括。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八个明确”,明确了坚持和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全面推进
依法治国总目标、强军目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等方面内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
过的《决议》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八个明确”的基础上,提出了
“十个明确”,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的核心内容。《决议》指出,“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
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
发挥政府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
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统筹发展和安全”;“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
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
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
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
领伟大社会革命”。这“两个明确”是在“八个明确”的基础上新增
加的两条。同时,《决议》从十三个方面分领域总结新时代
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提出
“两个确立”重要论断: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
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
导地位。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已经出版发行。《习近平
谈治国理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
框架为基础,立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个明确”的
丰富思想内涵。我们要结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理解我们党
一百多年来走过的光辉历程。
我们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迈上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当
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
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
的。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中国人民的辛勤努力,我们是
一定无往而不胜的,一定是有着光明未来的。
三、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及其战略
部署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新征程上,我国也制定了战略部署。比如,党的十九
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
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
走:从 2020 年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
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我们要坚定历史自信,更好地开创未来,满怀豪情地向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在此过程中,我国要更加注重教
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制造
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海洋强
国、贸易强国的建设,推进平安中国、美丽中国、数字中国、
法治中国、健康中国的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
讲话中指出:“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
光荣、英雄的中国人民万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
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要义无反顾进行具有许
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
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定信心、
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篇二: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个
维度
一、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
治维度
从政治维度上讲,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
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首先,“两个确立”科学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最根本的
政治原则。确立和维护坚强的领导核心,创立和发展科学的
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最根本的政治原则,也是
无产阶级政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
的理论指导,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关乎党和人民事业
兴衰成败的根本性问题。
其次,“两个确立”高度凝练了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最
宝贵的政治经验。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要
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这是我们党创造历史
伟业的成功密码。“两个确立”是深刻总结党一百多年来的奋斗、
特别是深刻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实践而得出的重大历史
结论,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坚定的历史自信和伟大的历史主动
精神。
再次,“两个确立”是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最基本的政
治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
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
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中国梦。”走好新时代长征路,迫切要求全党更加深刻领
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定不移把“两个确立”这个最基
本的政治遵循落到实处,要把“两个确立”真正转化为做到“两
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上来。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
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
性意义,在把“两个确立”真正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同时,
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进一步增
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
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
史维度
从历史维度上讲,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我们要增强历史自信,坚定战略自信,从中国共
产党百年历史的四个时期中进一步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新时代。
(一)从百年党史进一步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
时代
1.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
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
1945年,我们党制定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使全党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认识达到一致。党的七大为建
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制定了正确路线方针政策,使全党在
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统一和团结。中国共产党和中
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
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中国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2.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
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
前提和制度基础。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
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
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
方法,体现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
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
告,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
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
国。
3.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面临的
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
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脫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
展的物质条件。
为了推进改革开放,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
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
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
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引中国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中国大踏
步赶上了时代。
4.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
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宏伟目标继续前进。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
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
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劾
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
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二)大历史观与历史自信
所谓大历史观,就是要立足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站在
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基于历史的总体性理解现实、把握
当下,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明悟真理、提炼经验。习近
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
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
策略,要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
心的党中央立足大历史观,在历史全局中对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国发展的重大方位、伟大前景作出的战略研判。深入理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论断,必须把握好新
时代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科学社会主义五百年发展史、
中华文明五千年文明史及人类文明演进史之间的关系。
增强历史自信,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研究中国历史、现实
和未来的态势。这其中要重点研究新时代中国发展的重大理
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释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形
成的基本进程、逻辑机理、基本经验和发展规律,从而不断
推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
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1.
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初心使命,是党具有历史自信的最
大底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我们党致力于为中国人
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致力于为人类谋进步、为世
界谋大同,天下为公,人间正道,这是我们党具有历史自信
的最大底气。”中国共产党能够做到长期执政的历史自信,关
键在于始终自觉践行党的初心使命,这同时也是我们党团结
带领人民继续前进的历史自信。
2.历史认知是历史自信的重要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认知是历史自信的重要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唯物史观、正确党史观,在党和
国家历史问题上正本清源,取得了显著成效。”因此,我们必
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树立大历史观,坚持科学的方法论,
抓住历史的主流和本质,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
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达成清晰的历史认知,正本清源、固
本培元,真正坚定历史自信。
3.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是增强历史自信的根本目的
习近平
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能否继续交出优
异答卷,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我们为什么要坚
定历史自信,原因在于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
科书,只有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才能弄清楚我们从哪里
来,要到哪里去,从而更好地走向未来,向人民交出优异的
答卷。
(三)从历史视角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从民族复兴史视角看,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实际上就是一
部中华民族复兴历史。中华民族 5000 多年创造了辉煌灿烂
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184
0 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经历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割地赔
款、生灵涂炭、积贫积弱。为了挽救空前的民族危机,近代
史上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谋求中
华民族的复兴,但最终都壮志未酬。直到 1921年中国共产
党诞生,肩负起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中
国从此走上了在逆境中奋发图强、浴火重生的上升通道。19
49年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
78 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民逐渐富起来了;2012 年党的
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以党
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
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开始迈入“强起来”的新时代。
从科学社会主义史视角看,自 19 世纪 40 年代马克思、
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来,马克思主义与当时的世
界革命运动相结合,推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在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强大社会主义阵营。但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90 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社会
主义发展陷入低谷。30 多年过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
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功,彰
显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事实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
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
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强
大的生机和活力的同时昂首阔步进入新时代,续写着科学社
会主义发展史。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3年深入学习特色思想专题党课学习讲稿(6篇)篇一: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在党章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郑重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全社会共同意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当代中国,坚...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