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国防教育之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综述
VIP专免
2024-05-08
999+
24.37KB
3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课讲稿:国防教育之国防和军队建设思
想综述
军事思想,韬略打造强大的军队
一、《孙子兵法》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军事理论著作的代表,是春
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作品,古今中外都备受推崇。孙武认
为战争是“国之大事”,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
需要慎重、科学地对待。他还指出战争是需要强大的经济
基础作后盾的,盲目的战争会阻碍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同时,孙武也提出,战争是一个国家实现其政治目的一种
方法手段,能拓宽土地,弥补土地资源不足。
《孙子兵法》揭示了战争的客观规律,提出了一套完
备的军事思想体系和战略战术原则,给古今中外的军事家
学者、商人等带来了重大影响。
纵然是过了几千年,《孙子兵法》依然具有强大的军
事价值,影响极其广泛。书中提到的夺物攻心、一鼓作气
速战速决、管中窥豹、利而诱之、出其不意、知己知彼等
都是名扬海内外的军事策略,作者主张的慎战、知战、谋
战、备战等作战原则在今天的战场上更是被演绎得酣畅淋
漓。
《孙子兵法》现存 13 篇,约 6000 余字,分别为《始计
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
《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
《火攻篇》《用间篇》,全书的主要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
个部分。
1.战前备战需慎重
《孙子兵法》中的开篇《始计篇》指出,战争关系到
国家存亡和百姓的安危,需要客观分析战争的动因,要从
道、天、地、将、法、军队、士兵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从而科学地决定战争的形式和决策;做好决策之后,要做
好充足的作战准备,要客观分析交战双方形(指客观、稳
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争的物资储备、军队的战斗
力)、势(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士兵的
随机应变能力)、军事实力、战争条件、军队素质等客观
条件,根据利害关系,设定科学目标,为自己创造优越条
件,形成我实敌虚、我优敌劣、我强敌弱、我高敌低的必
胜和不败之势,不打无准备之仗、无希望之仗。
2.作战要速战速决
孙武指出,战争是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作支撑的。行
军打仗需要的兵力、粮草、兵器,每一项都需要很大的开
销,一旦作战时间长,不仅会使经济受到巨大损失,而且
会使国力衰退,给其他国家制造消灭自己的机会。因此,
国家在做好决策之后,必须要追求战争效果,即快速、低
耗、代价小、收益高,抓住战机,一鼓作气,速战速决。
3.善用各类战术
孙武提出了用兵要善于使用战术,用最小的代价获取
最大的胜利。书中详细介绍了以实击虚、虚实战术、奇正
战术、诡诈战术、机变战术、逸而劳之、安而动之、饱而
饥之、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伴动动敌、攻心夺气、以迁
为直等战术,以及如何在多变的战场形势中操作和灵活运
用这些战术,消除转化自身不利因素,最终取得战争的胜
利。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兵书的杰出代表,后人深受
其中的军事思想、军事策略的影响。历朝历代的军事家、
政治家,都从《孙子兵法》中学习如何行军、治国、平天
下。以下几点是《孙子兵法》对后人的一些比较重要的影
响。
战争观:要重战、慎战,不可恋战、浪战。战争不仅
是一项耗费国家财力、物力、人力的军事活动,还是一项
关系百姓生命、国家兴衰的大事,务必高度重视。
战略观:速战速决,力求战争效用最大化。双方交战
时,要力求以最小的军事代价取得最大的军事目标。战前
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不打无准备、无希望的战争,若是被
迫用兵时,要速战速决。
知兵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武指出对对方军队
信息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战争是否能取得胜利,全面客
观地了解对方军队信息,常常能预见或知道战场的发展形
势,能够运筹帷幄,从而取得战争的胜利。
用兵论:出其不意,不拘一格。孙武提出了虚实战术
奇正战术、机变战术等,主张要在各种不可控因素中灵活
运用各种战术,抓住主动权,巧妙地处理虚实、多寡、奇
正矛盾,不拘一格,出奇制胜。
治军论: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孙武不主张用重
赏严罚来使士兵服从指挥,而是提倡将帅要爱兵,使之亲
附,进行思想教育和军纪整顿,从而使官兵服从命令。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
家、战略家、军事家和著名的军事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者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
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1.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
必须认识和把握战争规律。毛泽东在总结土地革命战
争的经验时指出:“战争规律,这是任何指导战争的人不能
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同样,“不知道战争的规律,
就不知道如何指导战争,就不能打胜仗。”在研究战争的一
般规律时,还要注意战争的特殊性,避免犯教条主义的错
误;在研究战争的特殊规律时,要注意个人臆断的任意普
遍化,避免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主观指导必须符合客观实际。毛泽东指出:“一切战争
指导规律,依照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一成不变的东西是没
有的。”正确解决主观符合客观的问题,是战胜敌人的关键,
是人的因素在战争指导者身上的主要体现。
着眼特点,着眼发展。毛泽东指出:“战争情况的不同,
决定着不同的战争指导规律。”“我们研究在各个不同历史阶
段、各个不同性质、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战争的指导规律,
应该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反对战争问题上的机械
论。”由于各次战争的情况不同,有时间、地域、性质和对
象的差别,因此有其不同的特点和规律。
关照全局,把握关节。全局是事物的整体和发展的全
过程,局部是组成事物整体的各个部分和发展全过程的各
个阶段。全局统帅局部,局部从属全局,构成全局与局部
之间的正确关系。人们通常说,要从大局出发,就是指要
特别关照全局、服从全局。对全局关照得好,能推动全局
的发展;对全局关照得不好,就会阻碍和破坏全局的发展。
2.人民军队建设理论
人民军队的性质。毛泽东从“军队是国家政权的主要成
分”“是阶级压迫的工具”的原理出发,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
政权”和“党指挥枪”的思想,指明我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的执行无产阶级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坚持中国共产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确保人民军队无产阶级性质的根
本原则。
人民军队的宗旨。毛泽东指出:“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
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
一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我军建军原则的
核心,是我军区别于其他任何军队的本质特征。
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进行强有力的政治工
作,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我军的政治工作
随着革命战争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形成官兵一致、军民一
致、瓦解敌军的三大原则。
3.人民战争思想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内容主要有:坚持中国共产党
对人民战争的统一领导,结成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实
行以人民军队为骨干的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以武装斗
争为主,并与其他斗争形式密切结合;建立巩固的革命根
据地;实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4.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毛泽东指出:“从
战略上看,必须如实地把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看成
纸老虎——从这点上,建立我们的战略思想。另一方面,
它们又是活的铁的真的老虎,它们会吃人的——从这点上
建立我们的策略思想和战术思想。”毛泽东关于帝国主义和
一切反动派既是“纸老虎”又是“真老虎”的论断,奠定了人民
战争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在战略上,敌人是纸老虎,我
们要藐视它,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在战术上,敌人又是
真老虎,我们要重视它,讲究斗争策略和斗争艺术。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是战争的目的。毛泽东指出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个战争的目的,就是战争的本质,
就是一切战争行动的根据。”进攻,是为了直接消灭敌人,
同时也是为了保存自己。防御,是为了保存自己,同时也
是辅助进攻或准备转入反攻的一种手段。保存自己、消灭
敌人是兵家公认的原则,然而真正加以辩证地认识和运用
的并不多见。毛泽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指明两者
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是对立统一的。
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毛泽东在讲到攻防辩
证统一的积极防御战略思想基本精神时说:“积极防御,又
叫攻势防御,又叫决战防御。消极防御,又叫专守防御,
又叫单纯防御。消极防御实际上是假防御,只有积极防御
才是真防御,才是为了反攻和进攻的防御。”这一论述深刻
揭示了积极防御的实质和消极防御的要害,指明了积极防
御的目的和必然进程。
5.国防建设理论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课讲稿:国防教育之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综述 军事思想,韬略打造强大的军队一、《孙子兵法》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军事理论著作的代表,是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作品,古今中外都备受推崇。孙武认为战争是“国之大事”,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需要慎重、科学地对待。他还指出战争是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作后盾的,盲目的战争会阻碍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时,孙武也提出,战争是一个国家实现其政治目的一种方法手段,能拓宽土地,弥补土地资源不足。 《孙子兵法》揭示了战争的客观规律,提出了一套完备的军事思想体系和战略战术原则,给古今中外的军事家学者、商人等带来了重大影响。 纵然是过了几千...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