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X大精神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
VIP专免
2024-05-08
999+
19.62KB
2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课讲稿: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 X大精神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
斗
同志们:
A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
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是贯穿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一条主线,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
核心内容。今天,我围绕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给同志们作一堂党课报告,主要是想与同志们共同交流近
期学习工作体会。
一、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
回顾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发展历程,振兴中华、实现
现代化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早在新民主主义革
命时期,我们党就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作为党
的奋斗目标。1945 年4
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所作的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指
出:“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大规
模的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
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并强调指出:“中国工人阶级的
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
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把实现国家工业
化作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奋斗目标。
新中国成立前夕,在 1949 年3月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
全会上,毛泽东强调,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
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在革命胜利后,要迅速地恢
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
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成立之初,
我们党面对的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留下的烂摊子,
经济千疮百孔,人民群众生活困苦,失业众多。如何把政
治、经济、文化都十分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尽快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是我们党面临的一个根本
性问题。经过认真讨论和深入思考,我们党于 1953 年提出
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
总路线,即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
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
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的核心是实现
国家工业化。在谈到这条总路线时,毛泽东指出,这条总
路线,首要的是工业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要超过
农业。现在我国工业很落后,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
汽车、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许多机器不能造。按照苏联
的经验,工业的比重要达到百分之七十才算工业化,我们
现在还差百分之四十二。我国的工业化,工业比重也要达
到百分之七十”。在当时,对工业化的 理解就是现代化。
1954 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
次会议开幕会上,毛泽东鲜明指出,要“准备在几个五年计
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
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
家”。根据这一战略安排,1964 年12 月,周恩来在第三届
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
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
的社会主义强国”,并强调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内实现这一
目标。1975 年1月,第四届全国人大重申了这一思想,并
将其确定为我国 20 世纪的发展目标。为了实现“四个现代
化”的发展目标,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辛探索,取得了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但也遭受了严重挫折。
1978 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
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
举措,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一心一意搞建设,开启了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
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制定了
分三步走,用70 年时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
构想。到20 世纪末,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和总体小康目标
的实现,我们党又提出了用 20 年时间到建党 100
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经过全党全国各族
人民的持续奋斗,我们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
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2017 年召开的党的十九大,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形势,
提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现代化的战略部署。第一个阶段,从
2020 年到2035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
1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 年
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 15 年
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了分两步走推进国家现代化的战略部
署,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
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
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
从对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征程的简要回顾中可以看出,
实现现代化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中国共产党为
此进行了持续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中国特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
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
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
化。”“中国式现代
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
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段话简
明扼要地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包含三层意思
一是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部分,应当遵
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应当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
如工业化、市场化、法治化、城市化、信息化、经济全球
化,比较富裕的生活水平等。二是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
义现代化,其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应当遵循科学社会主
义的基本原则。三是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
代化,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必须坚持
中国共产党领导。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党的二
十大报告作了明确阐述。
一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十
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
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
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在努
力建设本国的现代化,但真正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不多。迄
今为止,全球真正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总数不超过30 个,
人口总数不超过10 亿,而中国式现代化如期实现后,将极
大地推进世界现代化进程,重塑世界现代化的版图。中国
式现代化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要充
分考虑人口规模这一基本情况,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课讲稿: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X大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 同志们: A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贯穿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一条主线,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核心内容。今天,我围绕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给同志们作一堂党课报告,主要是想与同志们共同交流近期学习工作体会。 一、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 回顾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发展历程,振兴中华、实现现...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