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部署
VIP专免
2024-05-08
999+
20.67KB
2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课讲稿: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部署
党的二十大报告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
大变革,阐释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
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全面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部署。
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对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阐释
党的二十大报告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对高质量发展进行
了系统阐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
要任务,明确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强
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
增长。报告对高质量发展的论述,集中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
党关于发展的新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了中国应该实现
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
(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十三次提到“高质量发展”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
大变革”中,三次提到“高质量发展”,分别是“五年来,我们坚持加强
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进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我们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发展不平衡
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
新能力还不强”。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三部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
务”中,两次提到“高质量发展”。其一,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中提出“实现高质量发展”;其二,在未来五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中提出“经济高质量发展
取得新突破”。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第四部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
质量发展”中,六次提到“高质量发展”。这部分内容下面会详细讲解。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第十部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共生”中,一次提到“高质量发展”,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
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第十五部分“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
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一次提到“高质量发展”,即“增
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高质量发展”的阐述,涵盖了高质量发展的含
义,以及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系统部署。
(二)经济发展
在经济学中,经济发展是一个比较新的词汇。实际上,经济发
展一词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出现的。美国经济史学家罗
斯托创建了发展经济学,并提出了经济发展的概念。罗斯托还对经
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区别、如何实现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模型、
生产要素和创新的作用等方面作了研究。发展和增长不同:增长主
要关注总量的变化;而发展则涉及无数变量,包括经济、社会、政
治、性别、文化、宗教和生态环境因素。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到 2035 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进行了详细描
述,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基本实现新型工业
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等。这些目标要求实际上都
是围绕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些领域而展开的。
经济发展是发展经济学的一个概念,指发展中经济体成为发达
经济体的过程。但同时,经济发展也适用于其他很多领域。从一般
的规律看,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普遍经历了从以农业
为主,到以工业为主,再到以服务业为主的转变。
我国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货物贸易总额居世
界第一。我国服务业占比不断提升,当然我们还要推动制造业发展,
保持制造业占比的稳定。可以看到,发展的经济结构的规律性变化
也在我国发生。这种经济结构的转变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
也是经济发展的本质。
(三)全要素生产率
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变,一是依靠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二是依
靠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变化之外的一些因素。党的二十大报告在第四
部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提出了“着力提
高全要素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经济学者在研究中发
现,近代以来的经济出现过多次持续地长时间地增长,那么这种经
济增长从何而来?古典经济学家担心经济增长到一定程度就会停止。
为什么会停止?由于生产要素边际收益递减,单纯依靠人力、土地、
资本积累并不能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但事实是,经济是
能够实现持续增长的,这就与古典经济学家的预测不一致。对于这
种情况,很多经济学家试图给予解释,他们构建了一个函数,其中
用“y”代表经济增长,用“k”表示资本,用“l”表示劳动力,函数最终显
示劳动力和资本导致了增长。但是人们又发现,由资本和劳动力产
生的经济增长只占整个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左右,还有三分之二左
右的经济增长无法解释。此后,经济学家逐渐认识到,三分之二左
右的经济增长主要来自创新,包括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
等方面。这是导致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而全要素生产率
的提高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促进了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
也就是说,如果单纯依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很难实现人均可支配
收入的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一般是由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引起
的。而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持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产业增加
值率,推动经济发展向高质量迈进。
(四)推动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
的战略部署,作出我国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科
学论断,强调不能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必须推动高质量
发展。这是党中央根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发展阶段、发展环境、
发展条件变化,为解决经济结构性体制性突出矛盾,发展不平衡、
不协调、不可持续,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等问题,对我国经济社
会发展战略作出的一次重要调整。
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第四部分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
高质量发展”,这部分前两个段落是全面系统部署高质量发展,下面
分五个方面进行分领域部署。
1.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义、基本要求、路径思路
(1)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义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
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
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
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3)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思路
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
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
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
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
的合理增长。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课讲稿: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阐释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部署。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对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阐释党的二十大报告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对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系统阐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明确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报...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