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化主题党课讲稿
VIP专免
2024-05-08
999+
19.41KB
29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加快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化主题党课讲稿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致力于将我国建设成为现
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经过一百多年的艰
苦奋斗,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
道路”,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
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以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
神,是思想政治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其
中,解决好如何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如何
明确中国式现代化中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以及如何加快
构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化体系的问题,对于推动新时代
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思想政治工作视域下的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标志,主要指自 18 世
纪工业革命以来,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发
展的进程。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
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阐释“中
国式现代化”这一重大命题,既为新时代全面推进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也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重
大分析视域。
1.马克思主义国家现代化理论的中国表达。马克思主义
的全部学说都建立在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理性批判的基础
之上。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肯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相对封建
社会及其之前的社会具有的历史进步性。“资产阶级在它的
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
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从马克思和恩格斯
的众多著述中,可以看到他们经常使用“现代”“现代化”等词
语。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现代性具有自身难
以克服的局限性进行揭示。从早期原始积累的掠夺、奴役
和血腥,到工人成为机器的单纯附属品,再到私有制与社
会化大生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等,表明资本主义并不是
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唯一选项,“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
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
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因而,
马克思主义致力于建立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比资本
主义“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
则的社会形式”
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就开始探索国家现代
化的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革命、建设和改
革的长期探索,我国人民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
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开
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创新性形成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功走出并不断拓展中国
式现代化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由此进入了不可逆转的
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
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
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
历史性变革基础之上的理论自信。特别是我国经济实力实
现历史性跃升,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形成更大范
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等,使我国现代化
与西方现代化相比,具有平等对话的能力和更大的政治底
气。“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
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
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其中,“人口规模巨
大的现代化”,体现了我国的基本国情,昭示着约占全球总
人口18%的全体中国人民迈入现代化行列;“全体人民共同
富裕的现代化”,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即消灭剥削、
消除贫困、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
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即
以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推动社会的物
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相适应、相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现代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彰显了我国坚定不
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信心决心;“走和平发展道
路的现代化”,体现了共产主义的价值追求,即为人类谋幸
福、为世界谋大同。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继承和发展了
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现代化理论,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
贯彻与阐释,是对人类社会现代化思想体系的创新与丰富。
2.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表达。在全球化
语境下,现代化所涵盖的范围由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
不断向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全面渗透,特别是在政
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等影响
下,其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政治议题。一方面,由于政
治制度、社会性质、思想文化等的差异,不同国家对现代
化的理解不同,所选择的发展模式及其发展水平也不尽相
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
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另一方面,长期以
来,在“西方中心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双重逻辑下,一些西
方发达国家凭借自身资本、科技等优势,向包括我国在内
的发展中国家鼓吹和推行西方现代化模式,以谋求现代化
的“西方化”。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单边主义、保护主
义、逆全球化等思潮的影响之下,这些国家打着所谓“中国
威胁论”等旗号,对我国发起科技战、贸易战、金融战,将
疫情政治化、对中国污名化等,一定程度上阻碍和破坏了
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质就是走中国
式现代化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深入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即坚持中国
共产党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就是坚
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以实现高质量发展、发
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
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体现对生产力的解放
和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促进;就是坚
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
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体现对和平、发展、公平、
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弘扬。以“中国式现
代化”来区别西方现代化、引领人类社会现代化,就是彰显
我国的政治文明优势,以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的现代化实践,打破西方现代化的垄断地位、改写人类社
会现代化的世界版图、拓展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就是彰显我国的物质文明优势,以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
民生活品质,解决资本主义国家以资本为中心所难以克服
的贫富两极分化问题;就是彰显我国的精神文明优势,以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解决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物质生产与精
神生产不平衡、不协调的难题;就是彰显我国的生态文明
优势,以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摈弃轻视自然、支配自然、
破坏自然的西方现代化传统老路;就是彰显我国的和平崛
起优势,以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情怀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打破西方现代化模式中“国强必霸”的悖
论。可以说,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深刻地阐释新时代如
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有利于及
时回应和化解来自西方现代化的话语挑战和意识形态渗透
风险,从而增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和话语能
力。
3.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表达。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而实现这
个伟大梦想的必由路径就是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是全
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走完
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实现了中华民
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农业、工业
国防、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
镇化、农业现代化,再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到“五个文明”统筹推进和
协调发展等,都表明“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
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党的二十大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
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确定为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
并明确制定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即“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
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
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国式现代
摘要:
展开>>
收起<<
加快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化主题党课讲稿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致力于将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经过一百多年的艰苦奋斗,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是思想政治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其中,解决好如何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如何明确中国式现代化中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以及如何加快构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化体系的问题,对于推动新时代思想...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