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筑牢文化自信续写文化新篇
VIP专免
2024-05-08
999+
15.76KB
1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课讲稿:筑牢文化自信续写文化新篇
文以载道,言以修身。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
灵魂。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强,事
关国家前途命运、民族发展进程和人民利益福祉。《习近
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十二篇章收集整理了六篇习近平
总书记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最新重要论述,
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怎样建设社
会主义文化强国等重大课题,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强国建
设重要地位及其规律认识的深化发展,是新时代文艺工作
者进行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
作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准确把
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的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
想新观点新论断,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创作出更有价值的
文艺作品,为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价值引领、精神支
撑与推动力量,今天这堂课的主题是“学习《习近平谈治国
理政》第四卷,筑牢文化自信,续写文化新篇”。
一、文而化之,化而文之,深刻理解文化的概念
“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之于战国末年《周易》: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
通过观察天象,来了解时序的变化;通过观察人类社会的
各种现象,用教育感化的手段来治理天下。可见早期“以文
教化”的思想已十分明确。
现代的文化是语言和文字的总和,它是一种社会现象,
它是由人类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
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
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和传播的国
家或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
艺术文化、科学技术等,它是人类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普
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是对客观世界感性上
的知识与经验的升华,文化的作用是对人行为产生导向作
用。
二、以文化人,启智润心,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意义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
民族强。文化能够为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价值引领、
精神支撑与推动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
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物
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
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
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文化贯穿于现代化建
设全过程、各方面,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政治和
社会等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
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
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发展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精神
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满足人民日益
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抓好文化建设,增加社会的精
神文化财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
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
群众对多样化、立体化、个性化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越发
明显,对文化产品质量、品位和风格的需求越加提高。只
有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
文化,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才能更好丰富人民精
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迈上新
台阶。
三、守正创新、砥砺奋进,我国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
化建设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
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把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确立为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一项根本制度,把坚持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基本方略,我国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
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全新局面提供了强大正
能量。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课讲稿:筑牢文化自信续写文化新篇文以载道,言以修身。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强,事关国家前途命运、民族发展进程和人民利益福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十二篇章收集整理了六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最新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重大课题,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强国建设重要地位及其规律认识的深化发展,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进行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作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的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创作出更有价值...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