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某省委全会精神专题党课
VIP专免
2024-05-08
999+
16.08KB
1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学习贯彻某省委全会精神专题党课
同志们:
按照厅党组工作要求,根据中心党委工作安排,今天,
我围绕学习贯彻省委 X届X次全会精神,结合习近平总书
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为同志们上一次党课。党课的
题目是:加快构建 X水运现代化发展新格局 助力推进 X
城乡融合新发展。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认识体会,不
妥之处,希望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方向决定未来,必须深刻领会省委 X届X次全会
的深远意义和重大考量
目标决定方向,方向决定未来。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
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对于 X来说,X既有大城市、又有
大农村,城乡差距与区域差距交织叠加,城乡二元结构尤
为明显,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任务尤为艰巨和紧迫。省委十
二届四次全会重点研究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
融合发展问题,审议通过《中共 X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
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
融合发展的决定》,对我省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式现代化要
求、具有 X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是具有重要意义
和重大考量的。
这是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
央决策部署的政治自觉。习近平总书记科学研判我国城乡
发
展新的历史定位和发展特征,提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的重大命题。2022 年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 XX 大
报告中强调,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
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
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协
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
持城乡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新征程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
质量发展和促进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2022 年12 月,习
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顺应城乡融合
发展大趋势,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
度壁垒,促进发展要素、各类服务更多下乡,率先在县域
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
入点,推进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县域统筹。
2023 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二
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充分发挥乡村作为消费市场和要素市
场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
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动城乡经济
联系,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只有实现了城乡、区域协调发
展,国内大循环的空间才能更广阔、成色才能更足。
这是推动新时代新征程 X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X
现代化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生动缩影,既有中国式
现代
化的普遍共性,也有基于自身发展阶段的重要特征。
从全国看,即使未来户籍城镇化率达到 70%,到那时也仍
有4亿多农民生产生活在农村;从X看,全省乡村户籍人
口占总人口的60%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17575 元,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比例虽在缩小、但绝对
值仍在扩大;农村在资源要素配置、公共服务供给、生态
环境保护等方面与城镇仍存在较大差距,城乡二元结构没
有根本改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到2035 年前这段时间,
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窗口
期,强调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
谋划。抓住窗口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这项艰巨而复杂的系
统工程,全会作出,“重点在县域、难点在乡村”的重大判断,
“抓好两端、畅通中间”的工作思路,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
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
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些清醒的战略
判断、有力的战略部署,充分展现了省委把握大势的全局
视野和担当实干的务实作风,体现了省委事不避难、攻坚
克难推进 X现代化建设的强烈使命担当。
这是深入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
略的具体行动。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贯彻党的 XX 大精神和
习近平总书记对 X
摘要:
展开>>
收起<<
学习贯彻某省委全会精神专题党课同志们:按照厅党组工作要求,根据中心党委工作安排,今天,我围绕学习贯彻省委X届X次全会精神,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为同志们上一次党课。党课的题目是:加快构建X水运现代化发展新格局 助力推进X城乡融合新发展。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认识体会,不妥之处,希望同志们批评指正。一、方向决定未来,必须深刻领会省委X届X次全会的深远意义和重大考量目标决定方向,方向决定未来。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对于X来说,X既有大城市、又有大农村,城乡差距与区域差距交织叠加,城乡二元结构尤为明显,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任务尤为艰巨和紧迫。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重点研究以...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