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篇)党内主题教育党课讲稿材料汇编
VIP专免
2024-05-07
999+
30.32KB
5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内主题教育党课讲稿材料汇编
(3篇)
1.深刻理解“六个必须坚持”的重大意义
2.自觉用新思想改造世界
3.把握总要求奋进新征程
深刻理解“六个必须坚持”的重大意义
同志们: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和方法论运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系列时代课题的研
究,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在党的二
十大报告中,习近平从哲理性高度精辟概括了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六个必须坚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时代化,需要深刻理解“六个必须坚持”。而对“六
个必须坚持”的理解又需要深刻把握蕴含在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思
想要求。
一、“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的精髓
党的二十大报告用“六个必须
坚持”即“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
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概括了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充分体现
了这一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虽然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六个必须坚持”各具特点,却表现为
有机联系的整体,成为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创新必须始终运
用的基本点。
第一,坚持人民至上是根本立场和价值取向。习近平指出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
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在百年奋斗的历史中,中
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其根本保证就
在于党始终与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新征程中,“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
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
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
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
展”。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深深嵌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中,体现了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既是一个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一个通过认识社会
经济运动过程、把握社会经济
发展规律,科学解答我国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
过程,更是一个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实践,把人民群众的
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学说,揭示中国发展的新特点新
规律,提炼和总结中国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的过程。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
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成为“人民所喜爱、
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也“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
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二,坚持自信自立是内在气质和精神品格。习近平指出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
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
理由自信的。”自信自立融入中华民族精神之中,是中华民
族之魂。同样,自信自立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中,是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精神支柱。以坚持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系列时代课题为研究主题的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
定信仰,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实践出发,既虚心学习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又勇
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在科学解答重大时代课题中,提
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
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自信自立构成了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气质和创造精神。
习近平强调:“党历来坚持独立自主开拓
前进道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
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
……只要我们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既虚心学习借鉴
国外的有益经验,又坚定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信邪、
不怕压,就一定能够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始终牢牢掌握
在自己手中。”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
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是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自信自立”精神品格的重要
基点。
第三,坚持守正创新是思想方法和内在要求。守正创新是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开创xx 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
本质要求。“守正”就是守“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之正,
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正。守正的目的是创新,创造新
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习近平指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
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
责。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
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
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
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
完善自己,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
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
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
真理,守的是马克思主
义之“正”,创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之“新”。既坚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紧跟时代步伐,既坚持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又顺应实践发展,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
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守正创新”思想方
法的根本点。
第四,坚持问题导向是工作方法和突出特点。坚持问题导
向是直面问题,在研究问题中揭示问题内在的本质和规律
在解决问题中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围绕新时代全面深化
改革的重大课题,习近平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
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
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中国
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
国的现实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
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其中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坚
持问题导向,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
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
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习近平指出
“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
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
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
展。”这一思想之所以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
境界,正是以问题为导向,在实践
中不断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实践中遇到的
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
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
问题进行研究,努力破解各种实际难题,提出新理念新思
路新办法,并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探索对问题的规律性
认识。
第五,坚持系统观念是整体特色和思维方法。系统观念是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工具。系统观念作为一种
方法,强调的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
形式中加以考察。也就是说,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始终着
重从整体与部分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
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考察对象,从
而达到对问题处理的最佳状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
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
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坚持系统观念科学谋划、统
筹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结合系统观念的思维方法,运
用“七大思维”,即“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
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根据新的实
践需要,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进行战略性布局
和整体性推进,形成了一系列新布局和新方略。
第六,坚持胸怀天下是世界眼光和高远境界。胸怀天下反
映的是博大的世界胸怀和坚定的大国担当的境界。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是把中国的前途命运与
世界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提出“两个大局”的理论,
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中
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同外部世界的关系;二是关注人类前
途命运,洞察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复杂态势,提出构建人类
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解决人类
面临的共同问题,推动美好世界的建设。
二、“六个必须坚持”是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的关键
“六个必须坚持”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党的二十
大报告明确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
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从立场观点方
法的角度理解“六个必须坚持”,是把握这一理论创新的根本
所在,也是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
关键所在。
任何一种理论研究都隐含着立场问题。立场是观察、认识
和处理问题的立足点。马克思主义自诞生起就牢牢打上了
无产阶级劳苦大众的利益烙印,马克思恩格斯虽然不是出
身无产阶级,但他们却有着“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
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的认识,有着为无
产阶级人民大众谋利益的情怀和以人类的幸福为己任的境
界。马克
思主义立场就是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的立场。学习和运用马
克思主义,关键在于坚定其人民立场。习近平指出:“我们
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
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
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
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
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这是尊重历史规律的必然选择,是
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自觉担当。”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人民大众
谋利益的立场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结合
起来,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存在的经济成分多层
化、社会利益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等问题,坚持人民
至上的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以
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这一思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
心的发展理念,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
新思想新战略中,把“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落实到各项决策部
署和实际举措的制定中。“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
我必行之”,镌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
每一个理论问题、每一个战略部署上。
观点是对事物的看法,是立场的反映。贯穿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观点,讲到底,就是
以人民至上为根本立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观点。
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丰富、体系完整、逻辑
严密,涵盖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个
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这些方面的重大创新
成果,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
的科学认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结晶。要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贯穿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就要掌握
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学说在这一思想中的运用所形成的关
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新发展阶段社会主义主
要矛盾发生变化的研判;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在这一思想中的运用所形成的新发展理念引领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发展全局的思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制度
理论在这一思想中的运用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体系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的理论;掌握科学社会主义价
值观在这一思想中的运用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
人民群众共同价值观念相融通的理论;要掌握马克思主义
世界历史理论在这一思想中的运用所形成的人类携手应对
共同问题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等等。马克思主义观点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通过贯彻和运
用得到了新的理论升华,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的新篇章。
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
谱写新篇章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坚持解放
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
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
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
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
国实践。”认识世界是通过实践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把握真理;改造世界是根据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改变事
物的现存形式,实现自己的目的和价值。认识世界是为了
更好地改造世界,而为了更有效地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
地认识世界。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观
点谱写新篇章中,坚持自信自立、坚持胸怀天下,具有鲜
明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特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之所以能够形成自信自立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基因
不仅在于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而且在于它在自
信自立中谱写了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中国的篇章,并且因
此而更加自信自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之所以能够形成胸怀天下的世界眼光和高远境界,关键就
在于中国共产党人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
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
标签: #主题教育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内主题教育党课讲稿材料汇编(3篇)1.深刻理解“六个必须坚持”的重大意义2.自觉用新思想改造世界3.把握总要求奋进新征程深刻理解“六个必须坚持”的重大意义同志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系列时代课题的研究,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从哲理性高度精辟概括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六个必须坚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需要深刻理解“六个必须坚持”。而对“六个必须坚持”的理解又需要深刻把握蕴含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思想要求。一、“六个必须坚持...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