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科技自立自强重要论述精神+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
VIP专免
2024-05-07
999+
26.73KB
20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课: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科技自立自强
重要论述精神 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
自强作出更大贡献
同志们: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中国式
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
记高度重视科技自立自强,围绕这一领域出现的新情况、
新问题、新变化,提出了一系列立意深远、内容丰富的重
要论述。科技自立自强即科技自立与科技自强,是基于“目
标—过程—结果”逻辑链条的有机统一和整体协同。目前,
学界围绕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精髓
要义、时代价值和实践路径等形成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为
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但是在习近平关于科技
自立自强重要论述的原创性阐发和系统性研究等方面有待
进一步深化。为此,在大科学时代背景下,认真学习和深
入考量习近平关于科技自立自强重要论述的理论贡献,充
分把握这一思想在继承性创新、集成性创新和原发性创新
三个层面的要义阐发,具有理论与现实的双重意义。
一、习近平关于科技自立自强重要论述的继创性贡献
所谓继创性贡献,就是强调“继承+创新”的认知模式,
“是在继承既有认识成果的基础上的深化和拓展,实现所谓
从1到2的发展。”习近平关于科技自立自强重要论述
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同时又与时俱进地发
展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劳
动价值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等思想的继承与创新基础
上,作出新的理论概括,赋予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马克
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
方面以崭新内涵。
(一)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体系中,虽然并没有直接出
现关于“科技自立自强”的术语,但从生产力这一人类社会生
活和全部历史的物质基础出发,就“科学”“技术”等内容展开
深刻探讨与理论剖析,同样表达了重视科技和发展科技的
核心要义,为习近平关于科技自立自强重要论述奠定了坚
实的理论根基。早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恩格斯
就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克服自身矛盾的论述中指出,
“人类支配的生产力是无法估量的”,以“资本、劳动和科学
的应用,可以使土地的生产能力无限地提高”的说明,也强
调了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社会直接生产力,是创造物质财富
的有力手段,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有力杠杆。在俄国社会主
义革命和建设的现实场域中,列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科技
思想从理论形态到实践形态的根本转化,将科学技术与社
会主义建设结合起来,强调“技术进步必然引起生产的各部
分的专业化、社会化”,“要在立足于现代科学技术、立足于
电力的现代技术基础上使农业和工业都得到改造和恢复”等,
从科技的社会作用角度进
一步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共产
党人立足中国社会的现实土壤,高度重视科技对发展生产
力的重要作用:毛泽东同志强调,“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
无法提高”;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江泽民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
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胡锦涛同志认为,“以信息科学和
生命科学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为世界生产力
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前景”。这些深刻认识都结合了中国现
实境遇的发展变化,在强调科技力量的前提下,坚持独立
自主,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进而为中
国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科技保障。习近平关于科
技自立自强重要论述,充分肯定了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产力”这一核心论断的历史价值与时代作用,并通过对“必须
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
力”的要义阐发,深刻阐释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精髓要义,
进一步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三个“第一”体系化建
设中的内容延展,凸显了“科技是核心”的重要价值。与此同
时,为“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
巨大潜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
新能力”,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并强调“关键技术是买
不来的”,阐明要纠正“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是远水解不
了近渴”的错误认知。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尤其注重解决好
科研和经济始终“两张皮”的现实难题,并以“产业变革具有
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多变等特点”为依循,围绕高端化、智
能化、绿色化的产业链趋势,强调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
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习近平
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为科技自立自强中存在的一系列
现实难题的破解提供了实践维度上的解决思路。综上,习
近平关于科技自立自强重要论述的继创性贡献,是在对马
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中,进一步实现了从肯
定价值的“1”到发挥价值的“2”的科学回答。
(二)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
基石,强调劳动本身“被当做创造价值的实体”的基本观点。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
理解为一个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他生产某
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马克思将人的
劳动看作是简单体力劳动和复杂智力劳动的总和,而人们
在从事科技活动时,无疑就是一种复杂的智力劳动。再结
合商品价值量与劳动时间相关的论断,马克思从简单劳动
作为复杂劳动的计量单位出发,提出“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
自乘的或不如说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少量的复杂劳动
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进一步说明不同复杂程度的劳动在
同一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是不相同的,从而为更好认识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非均质”的特征提供重要遵循。中国
共产党人在科技领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
价值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对知识分子
在革命和生产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给予了高度重视,指出
“一个阶级革命要胜利,没有知识分子是不可能的”。社会主
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实行按劳分配,充分彰
显了劳动主体性思想,也进一步提升了广大知识分子的劳
动热情和创造活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
期,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等关系的问题求解中,中国共产党人从新的视角继承和发
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随着新时代背景下人工智
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席卷而来,智能化因素已渗透在生
产力各要素之中,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呈现出许多新的时
代特征,由此带来商品形态、经济形态的巨大变化等。如
何迎接新科技革命浪潮?关键在于结合当前智能型劳动特
征,把握智能劳动本身、智能劳动资料和智能劳动对象的
新变化,认识和挖掘智能劳动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集合效
应和高附加价值创造能力等。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
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科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课: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科技自立自强重要论述精神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同志们:“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自立自强,围绕这一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提出了一系列立意深远、内容丰富的重要论述。科技自立自强即科技自立与科技自强,是基于“目标—过程—结果”逻辑链条的有机统一和整体协同。目前,学界围绕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精髓要义、时代价值和实践路径等形成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但是在习近平关于科技自立自强重要论述的原创性阐发和系统性研究等方面有...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