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VIP专免
2024-05-07
999+
21.44KB
1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课讲稿: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同志们:
2022 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战爆发 85 周年纪念日,
85 年前,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
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
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抗日战争,既是一场军事实力
和经济实力的较量,更是一场意志和精神的较量。党的十
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出重
要论述,强调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他指出,”伟大的抗
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
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
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要传承和弘扬苦难辉煌中孕育
出的伟大抗战精神,从血与火的历史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
力量,团结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不懈奋斗。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如何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共同学习交流。
一、要正确认识伟大抗战精神的科学内涵
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
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
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下面,我们就伟大抗战精神的内容进行学习。
(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
争胜利的决定因素。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精神
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
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有作为的民族,都以自己的独特精神
著称于世。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根植于
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
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中
华民族的繁荣发展不懈奋斗。
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得到了极大升华。
中国自古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近代以来
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的一系列抗争,就是
中华民族觉醒的历史进程,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升华的历史
进程。这种民族觉醒和民族精神升华,在抗日战争时期达
到了全新的高度。
抗日战争以其前所未有的气势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激
励国人”以民族国家利益为依归”
,彰显出气贯长虹的爱国主义精神。在那个血雨腥风
的年代,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意志,
全体中国人在抗日问题上找到了契合点。爱国必须抗日,
抗日即爱国。一切为了抗日,抗日高于一切。抗日成为区
分是否爱国的唯一标准,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信念。爱国
主义较以前任何时候都表现得更强烈、更广泛、更持久、
更具战斗性,在理论与实践上实现了高度统一。
1939 年5月18 日,东南亚归国华侨机工白雪姣给父
母留下了一封感人肺腑的告别书,信中说道:”这次去,
纯为效劳祖国而去的,虽然我是社会上一个不值得注意的
虫,虽然是在救国建国的大事业中,我的力量简直是够不
上'沧海一粟',可是集天下的水滴而汇成大海。我希望我能
在救亡的洪流中,竭我一滴之微力。”
抗日战争激发起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巨大能量,使中
华民族的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史无前例地增强了
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面对民族
存亡的空前危机,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
来,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御外侮,为民族而战,为
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汇聚起气势磅礴的力量,义无反
顾投身到这场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伟大斗争中。正如毛泽
东同志所说:”这个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
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
上的。”这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里程碑。
(二)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传统。在抗
日战争血与火的洗 礼 中,中华民族”发扬抗战的民
气”,”
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
的神圣天职”。
1937 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党中央立即向全国发出通电,
呼吁:”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
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通电号召:”武装保卫
平津,保卫华北!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
卫国土流最后一点血!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
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
广大华侨表示:”祖国的危亡,就是华侨的存亡。......
宁可为祖国死,不愿看着祖国沦亡而偷生。”当时的一篇
报纸社评这样写道:”今天南北战场上,是争着死,抢着
死,因为大家有绝对的信仰,知道牺牲自己,是换取中华
民族子子孙孙万代的独立自由,并且确有把握,一定达
到。”
抗日战争期间,在日本法西斯铁蹄下,中国大地到处
是人间地狱,城市遭到轰炸,村庄遭到焚烧,父母兄弟遭
到屠杀,大好河山惨遭践踏。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伤
亡多达 3500 万人。
1937 年12 月,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对中国同胞实施了
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浩浩长江滚动着鲜红的血浪,这是人
类文明史上骇人听闻的暴行。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发动
了令人发指的细菌战、化学战,进行了惨无人道的人体活
体试验。日本军国主义发动战争造成的破坏及其对中国资
源和财富的大肆掠夺,按照 1937 年的比价,造成中国直接
经济损失 1000 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 5000 亿美元。
面对强敌,中华儿女挺起民族脊梁,视死如归,宁死
不屈。1938 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追悼抗敌阵亡将士
的大会上说,八个月来,几百万军队与无数人民都加入了
火线。其中几十万人在执行他们的神圣任务中光荣地、壮
烈地牺牲。”中华民族决不是一群绵羊,而是富于民族自
尊心与人类正义心的伟大的民族。为了民族自尊与人类正
义,为了中国人一定要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中华儿女
前仆后继,抗争到底。
(三)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中华民族是英雄的民族,有着不畏强暴、反抗外来侵
略的光荣传统。14 年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不愿做亡国奴
的中国人民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进行了英勇抵抗,抱定
了”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决心,抱定
了血战到底、抗战到底的信念,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
英雄主义篇章。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课讲稿: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同志们:2022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5周年纪念日,85年前,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抗日战争,既是一场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较量,更是一场意志和精神的较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出重要论述,强调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他指出,”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要传承和弘扬苦难辉煌中孕育出的伟大抗战精神,从血与火的历史中汲取前进的...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