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

VIP专免
2024-05-07 999+ 20.69KB 30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凝心
聚力
同志们:
现代化对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具有无可比拟的巨大促
进作用,已成为众所周知的不争事实。习近平在党的 XX
报告中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这是继中国梦理念之后,提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动力的又一原创性论断。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人类社会发
展的诸多难题,不是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简单复制,而是“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
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习近平在中央民族
工作会议上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以铸牢中
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
性事业抓紧抓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国式现
代化的强大推动力量,更离不开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
主线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坚实基础。中国式现代化与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那么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与本质联系是什么?
中国式现代化理念的提出对新的历史时期铸牢中华民族共
同体意识有何影响?如何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铸牢中华民
族共同体意识新形态?
借此机会,我将围绕上述问题,与同志们共同探讨,
以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拓展新的视野。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推力:中国式现代化的
主旨内涵与民族性特征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最大的梦想,
也是人类文明史上国家发展的伟大奇迹。伟大梦想的实现
离不开强大动力的推进,党的 XX 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
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推动力量。现代化是当代社会
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通行模式。中国式现代化是推进社
会进步的动力,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领悟中国
式现代化的内涵、厘清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逻辑,将有助
于人们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并积极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的
伟大进程之中。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主旨内涵
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前沿,指由落后的农业社
会发展为先进的工业社会的历史进程,表征为工业化及相
应的城市化。尽管基于不同的视角,人们对现代化的定义
不尽相同,但对现代化是近代以来各国或地区通过社会转
型走向发达过程的这一本质的理解已为众人所接受。现代
化对人类社会的效应是双重性的,一方面现代化带来了科
学技术迅发展,社会产力与社会经济实力快速
社会现代化不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也为人的发展
了前所有的质和精神条件;一方面现代化也
对社会与人的发展产
了一些负面效应,并带来了一系的“现代化问题”,
要包括拜金主义行与传统价值丧失、人的面化、
消费主义生活方式行与资源危加深等问题。我国
现代化后发国家,改革以来,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
快速现代化产的问题与原有社会问题相互纠结,出现了
特征的一问题,如:部分道德失范贫富两极
化、生活方式形、腐败象严重、拜金主义滋长与人
精神失。对我国现代化问题的反思,不应成为现代
化发展的力,而应积极应对,在问题的解过程中
现代化发展的动力。在两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我们
党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基于本国国情的科学理论,
既是对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反映,也是对我国现代
化问题的积极应,更是对中国式现代化“为了”“是什么”
“如何推进”本质问题的科学阐释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将现代化理念与特国情相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创
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中国政治经济与历史文化的性特
征,是基于中国国情,并适合自己的现代化。习近平强
“现代化路并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是最好的,不
能削足适履。”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的一模式,对
内涵的理解,既要考虑现代化的背景,更应结
国现代化的具体实一,中国式现代化符合现代化的
普遍规律。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且显然
是不可避免的一社会变革,作为一传统向先进社会
变革它能适应不断化的挑战,并最大
地推进社会进步,也是迄今最为理性的大模的社
会行为,现代化由一共同要素成,既包括工业化、
城市化,也涵字率教育水平、富裕、社会动
的提与更复、多化的业结,现代化过程既
包括物质、结方面态的“现代”态,又包括
态的“化”的过程。其二,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
具体表现为两点: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党的领
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的本质特征与最大优势始终
“人民上”的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党一百年来的实
践证明,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新中国,就没
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
出体现在制度层面,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
西方现代化的基,我国是以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
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执政党代表的是最广
人民众的利益。党的 XX 大明确指出,2035 ,中
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
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
人与自、走和平发展路的现代化,这是对中
国式现代化本质特征的深刻阐释
)中国式现代化的民族性特征
社会现代化是一心理态价值观生活方式的
过程。现代化极大地释放了人的创造量,使人类社会
了前所有的化,推动了科学技术、社会经济与文
化的发展,拓展了人类动的时间与间,构建了更广阔
的人类发展平。中国式现代化在促进我国人与社会前所
有的巨大发展的同时,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
推力。基于全化视角,现代化的发展是共性与性的
一,何一国家的现代化发展都体现着普遍性与特性,
世界性与民族性的一。此,在考察中国式现代化的动
力作用时,既马克思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理
论为指导,充分考虑化影响及中国式现代化所具有的
世界现代化发展价值取向、发展基本条件途径等方面的
共性,又要从中华民族的具体情出发,体现中国特色。
现代化是迄今最为理性的大模社会行为,中国式现代化
既具有世界性,又具有显著的民族性,这民族性的基础
是全体民族成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主是由我国多
民族的社会历史条件与文化特色所定的。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民族性主体现在两方面:一
方面,多民族社会历史条件特性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的影响。何一国家的社会历史条件都是期发展的积
,并成为后来发展的基础。基于历史发展脉络,不同国
家由于所缘环境其选择的发展路不同,必会形
成特有的社会历史与现实条件,并成为不同国家现代化发
展的基础。中华民族特有的历史条件是中国式现代化产
基,进程可三个阶段一,动现代化时期,
18 世纪第工业革命是人类发展历史的转点,在极大
高生产力的同时,巩固本主义在各国的统治
也开了西方国家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侵略民与掠夺
而此时的中国还沉浸闭关锁国的昏睡中,国主义的野
蛮入侵封建腐朽堕落,成为制中国现代化发展
外因与内,此阶段的中国现代化发展是停滞的、
的。其二,主动现代化时期,面对中国错失工业革命
展机受的历史耻辱,中国共产党在民族难之
挽狂澜从根本上终止了中国在世界体系中极速衰落的
,开了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由在世界现代化潮流中的
动发展向主动发展转向,将建立独立富强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强国作为奋斗目标其三,拓展现代化时期,进
摘要:

党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同志们:现代化对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具有无可比拟的巨大促进作用,已成为众所周知的不争事实。习近平在党的XX大报告中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继中国梦理念之后,提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动力的又一原创性论断。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不是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简单复制,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展开>> 收起<<
党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docx

共30页,预览9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 30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