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主动仗
![](/assets/c1cb3888/images/icon/s-docx.png)
VIP专免
2024-05-07
999+
20.67KB
2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课: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主动仗
同志们: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
决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
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新
时代以来,“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意识
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这一论断充分肯
定了新时代十年意识形态工作取得的辉煌成就,凸显了意
识形态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为全面总
结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成功经验,推动新时代党的意识
形态工作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里,我借此机会,
为大家作一堂党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
变的历史性成就
(一)意识形态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定
位更加科学
随着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社会差异性思维日益凸显,敌对势力妄图在我国制造“颜色
革命”以达到瓦解党执政根基的真实本质逐渐暴露,“他们选
中的一个突破口就是意识形态领域,企图把人们思想搞乱
然后浑水摸鱼、乱中取胜”。对此,A总书记指出:“意识形
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以“极端重要”定位意
识形态工作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这一科学定位是推进
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前提,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意识形态
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它涉及经济、政
治、文化、社会、生态各领域,影响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这一定位既是对党的意识形态工
作规律的科学把握,也是对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激
烈激荡激变的清醒认知与正面回应,着眼于中国在发展中
涌现的新问题、新挑战,凸显了意识形态工作关乎理想信
念树立、党的执政根基、国家安危的实践定位,是坚持发
展党和国家指导思想、贯彻执行路线方针政策、践行初心
使命的思想“压舱石”,也是维系国家发展、维护执政合法性、
维持社会良性运转的精神“黏合剂”,成为从根本上扭转意识
形态工作被边缘化、虚无化、空泛化局面的指南针与冲锋
号,对大众调适心理、整合思想观念具有重要价值。
(二)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更加突出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
工作领导权”。苏联盛极而衰,“分崩离析”“作鸟兽散”的惨痛
教训警示我们,一旦思想堤坝溃败,其他防线也必然沦陷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党内曾出现党的领导被弱化、虚化
淡化问题。这值得我们高度警惕。新时代,党中央明确强
调各级党委要将意识形态工作贯穿于各领域各方面各环
节中,建立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既定目标任务落小
落实落细。同时,强调要提升宣传思想工作部门的意识形
态工作能力,着力增强了党在意识形态工作阵地的管控力
此外,党中央提出要构筑健全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体制机
制,“要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
起来做”。为此,党中央站在事关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
努力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
织协调、相关部门积极配合的意识形态工作格局,这在一
定程度上扭转了将意识形态工作当作是各级党委和宣传部
门“分内事”的不良局面。其中,构筑这一体制机制的重点在
于发挥“关键少数”的“头雁效应”,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敢抓
善管,履职尽责,切实肩负起抓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政治
责任。
(三)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
明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
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新时代,党中央坚持用马
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推动客观实践,办成了许多大事
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稳步攀升,人民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党的十九大立足于时
代与全局的高度,提出了 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并将其写进党章。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的十九大、十
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
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强调要“坚持不懈用 A新
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概言之,这一思想是
党中央对新形势下诸多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深邃思考
与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就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时
代课题展开了深刻诠释,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
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
展的精神旗帜,以其科学内涵与严谨逻辑“实现了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为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提供了行动
纲领。同时,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形成了学习新
思想的良好态势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组织开展各类专
题教育,出版发行诸多 A总书记重要论述摘编,逐步搭建
起全方位、广覆盖的学习渠道,理论研究平台、研究队伍
研究成果跃上新高度,进一步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
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四)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化建设更加成熟
新时代,党中央陆续出台一系列具有根本性、全局性
稳定性和长期性的规章制度,构建了整体协调发展的意识
形态工作制度体系,既保证了意识形态工作顶层设计的根
本方向,又推动了各项制度的配套衔接以确保根本制度落
实到位,为推动意识形态工作从软指标向硬任务转化提供
了刚性规范。一是确立意识形态工作根本制度。党的十九
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
地位的根本制度”,并在这一根本制度统摄下制定诸多意识
形态工作具
体细则和实施办法,为构建意识形态工作制度体系锚航定
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依据这一根本制度的要求来规
范部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相关法律
法规,陆续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关于
规范党员干部网络行为的意见》等文件,为规范意识形态
治理部署夯实了法治根基。二是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
任制度。一直以来,致使意识形态工作不到位、不规范、
不严格、长期虚置和“空转”的重要症结在于各级党委(党
组)存在工作职责不清、范围不明、管理不够的责任缺位
问题。对此,党中央陆续出台《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
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党委(党组)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
实施办法》等文件,在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发展史上具有重
要转折意义,明确了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及领导干
部的主体责任,为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制度保
障。三是强化问责与监督制度。制度要立得起、行得通、
有实效就必须贯彻到具体工作中去。对此,党中央出台了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等文件,将意识形态工作责
任落实的巡视巡查情况作为检验各党委(党组)意识形态
工作成效的重中之重,对政治立场摇摆、守土不尽责、尽
责不到位等问题予以追究,从根本上推动了意识形态工作
责任考察考核的规范化,极大地提升了意识形态工作治理
效能。
标签: #意识形态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课: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主动仗 同志们: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新时代以来,“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这一论断充分肯定了新时代十年意识形态工作取得的辉煌成就,凸显了意识形态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为全面总结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成功经验,推动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里,我借此机会,为大家作一堂党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的历史...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