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工作会议主题党课讲稿
VIP专免
2024-05-07
999+
32.45KB
3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经济工作会议主题党课讲稿
2022 年12 月15 日至 16 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宣传
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
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
要讲话,全面分析了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回顾概述了过去
五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深刻总结了新时代十年
的伟大变革,明确提出了 2023 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目
标、政策取向、重点任务,并就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
了深刻阐释,通篇贯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化了对
在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为做好 2023 年经济
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2022 年经济运行顶住压力,保持恢复态势
(一)2022 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们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描绘
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面对风高浪急的
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
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
砥砺前行,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
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应
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科技创新成果丰
硕,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就业物价基本平稳,粮食安全、能源
安全和人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成
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绩殊为不易,值得倍加珍惜。
(二)经济运行顶住压力,保持恢复态势
2022 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
素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形势变化作出一系
列新的决策部署,明确提出“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
安全”的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及时出台稳
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各项政
策靠前发力,经济运行顶住压力保持恢复态势。
在全球局势动荡、通胀高企、经济减速的背景下,我国经
济持续恢复、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外贸外资增势良好,民生保
障有力有效,充分展现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彰
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2022 年以来,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
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内疫情持续,对经济社会发展
产生了严重冲击,党中央及时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根据病毒变
化的特点把重点转向了防重症、防死亡;二是国际环境动荡不
安,乌克兰危机持续时间超出预期,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美
西方国家的通胀创下 40 年来新高;三是美联储和其他一些国家
的银行为了应对高通胀,大幅度加息,收紧货币流动性,给新
兴经济体带来了严重的资本外流压力。
1.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
尽管中国经济承受了巨大的下行压力,但从目前的运行情
况来看,总体上还保持在合理区间。
一是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受乌克兰局势变化和国内疫情影
响,二季度经济增速由一季度的 4.8%回落至0.4%。在稳经济一
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的作用下,三季度经济增速回升到
3.9%。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超过 87 万亿元,同比实际增长
3.0%,保持恢复态势。
二是就业形势基本稳定。1-11 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
平均值为5.6%,11 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另外,前
11 个月城镇新增就业已超过 110 万人,提前一个月完成了全年
预期目标。
三是物价形势总体平稳。在全球通胀高企的背景下,我国
1-11 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只有2.0%,工业生产价格
上涨4.6%,呈现高位回落态势。四是国际收支保持稳定。货物
贸易顺差扩大,前 11 个月外贸进出口仍然保持 8%左右的稳定增
长态势,尽管近期受全球经济减速影响,但全年外贸进出口增
长速度还是相对较快的;服务贸易逆差缩小;外资流入继续增
加,前 10 个月实际利用外资超过 1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14.4%;外汇储备保持在 3万亿美元以上。
因此,如果从宏观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四大
宏观调控目标来看,除了经济增长速度可能和预期目标差距较
大外,其他几项指标都在我们的预期目标之内,所以我们说,
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
从GDP 年度和季度增长波动来看,2012
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
量发展阶段,增长速度虽然整体有所回落,但在疫情前基本保
持比较平稳的中高速增长态势。受疫情冲击,2020 年经济增长
出现了比较大的回落。但由于我们较好地率先控制住疫情、率
先复工复产,2020 年中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实现了正增长。2021
年,随着疫情严重冲击的结束,再加上我们稳经济政策的一些
作用,中国经济出现了一个比较快速的明显高于世界经济增长
速度的回升。
2022 年一季度,我们基本实现了一个良好开局。二季度,
由于以上海和xx 为主的疫情所带来的一些管控措施对生产生活
尤其是产业链供应链产生影响,经济受到较大影响。三季度,
随着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
全”的要求,并要求宏观政策靠前发力、加大力度,我们及时出
台了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创设了开发型金融和政策型金
融工具,加快推进重点项目落地,经济增长很快恢复。以目前
的经济走势来看,综合近三年的经济增长数据,我们可以说是
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比较漂亮的成绩。
从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来看,受疫情影响,近两年每年的城
镇新增就业人数有所回落。但是,在疫情持续反弹的背景下,
我们能够实现这样的就业数据,说明中国经济的韧性还是很强
大的,同时也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稳企援岗的政
策措施,也确实对稳就业、保民生发挥了非常积极的关键作用。
从居民消费价格与工业生产者价格走势来看,在全球通胀
高企的背景下,我们的 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数据总体上保持
平稳是非常不容易的,说明了我们保供稳价努力的价值,以及
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强大,特别是中国粮食连续多年稳定在 1.3 万
亿斤以上,为整体物价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PPI
(工业生产者价格)方面,上半年受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
格大幅上涨的输入带动作用,一度走高,近一段时间回落也很
快,一方面是我们加大了国内供给,另一方面也和国内经济受
疫情影响增速放缓、需求不足有关。
从国际收支情况来看,疫情暴发以来,外需对中国经济增
长的支撑作用很明显,发挥了积极作用。2008 年金融危机前,
经常项目顺差,包括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外贸投资等,占
GDP 比重最高时曾达到8.7%。金融危机后,我们强调经济再平
衡、扩大内需,所以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程度在下降。疫情
暴发后,由于中国率先控制住疫情蔓延、实现复工复产,在全
球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我们的出口增长还是很快的。所以,我
们国际收支情况也是非常稳定的。
2.工业生产总体稳定,服务业受疫情冲击
从生产方面来看 2022 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变化情况,工
业生产总体稳定,服务业受疫情冲击的影响相对较大。
一是农业生产形势良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2022 年前三
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5.5 万亿元,同比实际增长 4.2%,拉动经
济增长 0.3 个百分点。全国粮食总产量连续 8年稳定在 1.3 万亿
斤以上,达到1.37 万亿斤。粮食供应稳定,把饭碗牢牢端在中
国人自己手里,也是我们 2022 年实现物价稳定的一个重要基础。
二是工业生产持续增长,高技术行业增长较快。2022 年前三季
度,第二产业增加值35 万亿元,同比实际增长 3.9%,拉动经济
增长 1.5 个百分点。1-11 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
长3.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8.0%
,说明尽管受疫情冲击影响,工业总体增速在放缓,但产
业转型升级、结构优化没有止步;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
移动通信基站设备 等 绿色智能产品产量 同 比分别增长
100.5%、44.1%、22.2%,可见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实现了弯
道超车,中国工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步伐还在加
快。
三是服务业生产放缓,现代服务业增势较好。疫情暴发以
来,其对经济的扰动作用是比较大的,特别是服务业,比如旅
游、餐饮、会展、住宿等。2022 疫情暴发以来,三次产业增加
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确实发生了一个变化:从人类社会的
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来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农业占
经济的比重是持续下降的,同时工业的占比在达到一定比重以
后也会逐步下降,服务业的占比则在工业化的中后期上升;但
是近三年,受疫情影响,服务业的占比有所回落,工业的占比
又阶段性回升,这更多反映了疫情冲击的影响。从中长期的发
展态势来看,服务业的占比会进一步上升,工业的占比可能会
持续稳定。所以,我们要保持优势,稳定制造业比重,并随着
服务业的进一步扩大,推动经济逐步恢复。
上述占比的变化,我们也可以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
献率上看到相应的调整。近年来,农业形势相对良好,受疫情
影响相对不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处于上升态势;工业的占
比上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在增加,也是与以前的趋势有
所不同的;服务业受疫情影响较大,总体上贡献率在波动中处
于下行态势。
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来看,2022 年以来,其
受疫情波动的影响较大,呈现一个 V型的走势。
从服务业生产指数和活动指数的情况来看,2022
年以来,服务业受影响很大,生产指数累计同比增速一直
在回落,虽然总体比较平稳,但月度同比指数涨幅有所波动。
3.稳经济政策加力增效,三大需求共促增长
从需求角度来看,2022 年总体上稳经济政策加力增效,三
大需求共促经济增长。
一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巩固。在稳增
长促消费政策支持下,消费需求总体延续恢复态势。2022 年前
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 3.2%,全国居民人
均消费支出实际增长 1.5%,说明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在上升,
也就是说受疫情等不确定因素影响,消费相对比较疲弱;最终
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1.3%,拉动 GDP 增长 1.2 个百分
点。1-11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 万亿元,同比下降
0.1%。
二是有效投资对经济恢复的关键性作用增强。在经济受冲
击、未来不确定因素增加、消费支出放缓的背景下,稳投资要
发挥关键性作用。2022 年以来,我们的稳投资政策持续发力,
重大工程项目集中落地开工,投资规模扩大。1-11 月份,全国
固定资产投资 52 万亿元,同比增长 5.3%;其中,基础设施投资
同比增长 8.9%,制造业投资增长 9.3%,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
9.8%。设备更新改造、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投资快速增加,
说明企业普遍认为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短期的,不会改变中国
经济长期发展的基本态势。
标签: #经济工作会
摘要:
展开>>
收起<<
经济工作会议主题党课讲稿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分析了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回顾概述了过去五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深刻总结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明确提出了2023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政策取向、重点任务,并就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刻阐释,通篇贯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化了对在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为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