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党课:以斗争精神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
VIP专免
2024-05-07
999+
17.28KB
1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专题党课:以斗争精神奋进中国式现代化
新征程
一、正确理解和把握斗争和斗争精神的内涵和外延
从哲学上来讲,同一性与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揭示矛盾双方互相对立、互相排斥的倾向
或趋势的哲学范畴。它是事物矛盾所具有的和矛盾的同一
性相反的基本属性。矛盾的斗争性与矛盾的同一性相互联
结,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
性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绝对的斗争性和相对的同一性
相结合,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的
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引起事物的量变,而且是事
物由旧质向新质转化、飞跃的决定力量。矛盾斗争的存在
是普遍的、绝对的,但矛盾斗争的形式则是特殊的、相对
的。矛盾斗争的形式由事物矛盾的性质和矛盾运动的具体
条件所决定。矛盾的性质不同、所处的条件不同,矛盾斗
争的形式也就不同。任何矛盾,以及矛盾发展的任何阶段
都包含着不同性质的两种因素的对立和斗争。矛盾的斗争
可能采取对抗的形式,也可能采取非对抗的形式。正确理
解矛盾斗争性的范畴,依据矛盾发展的客观进程以及矛盾
的性质和它所处的客观条件,采取相应的斗争形式和方法
正确解决和处理各种矛盾,这是运用矛盾
斗争学说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来源于哲学上的矛盾的斗争性
饶有意味的是,提出共产党的哲学是“斗争哲学”的,并不是
共产党人,而是国民党的军官。1945 年4月24 日毛泽东主
席在中共七大政治报告中,在谈到与国民党结成抗日统一
战线时应坚持既团结又斗争的方针时说,“权利是争来的,
不是送来的,这世界上有一个‘争’字,我们的同志不要忘记
了。有人说我们党的哲学叫‘斗争哲学’,榆林有一个总司令
叫邓宝珊的就是这样说的。我说‘你讲对了’。自从有了奴隶
主、封建主、资本家,他们就向被压迫的人民进行斗争,
‘斗争哲学’是他们先发明的。被压迫人民的‘斗争哲学’出来得
比较晚,那是斗争了几千年,才有了马克思主义。放弃斗
争,只要团结,或者不注重斗争,马马虎虎地斗一下,但
是斗得不恰当、不起劲,这是小资产阶级软弱性的表现”。
从哲学上关于矛盾的斗争性来理解,关于现实中的斗
争和斗争精神,内涵和外延其实是很明确的。但世易时移
一些关于斗争和斗争精神的理解,逐渐出现偏差。
一种是把斗争片面地理解为阶级斗争。这种理解下,
容易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或者阶级斗争熄灭论,而忘记了
马克思的经典论述。一种是把斗争简单地理解为军事斗争
其实,军事斗争是斗争的激烈形式,其他方面的斗争,如
政治斗争、经济斗争,也是重要的斗争形式和方法。如皖
南事变之后,
我们党在政治斗争上采取猛烈攻势,而在军事斗争上只取
守势,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再比如建国初期的经济斗争
虽然不是军事斗争,但激烈程度和重大意义并不亚于军事
斗争。
由此可见,共产党人的斗争,不一定在战场上;即使
是在其他方面,如党内政治生活中,甚至在各式各样的谈
判中,都要有斗争精神。
二、新时代新征程仍然需要发扬斗争精神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是在斗争中成长和壮大起来的
斗争精神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建设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样需要斗争,同样需要发扬斗争精
神。早在1962 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
(史称“七千人大会”)上讲话指出:从现在起,五十年内外
到一百年内外,是世界上社会制度彻底变化的伟大时代,
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是过去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不能
比拟的。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同过去时
代的斗争形式有着许多不同特点的伟大的斗争。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谈到:“党的十八大报告有一句话,
我主持起草工作时就主张要写上去,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
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句话涵义是很深的。”开
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必须坚持和发扬斗争精神。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改革发展正处在攻坚克难的重要
阶段,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重大斗争不会少。
(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新征程,需要一个和平的发
展环境,但争取和平的发展环境,需要发扬斗争精神。
纵观世界现代化近300 年的历史,西方先行国家的现代
化无不建立在“血与火”的基础之上,刻上了“丛林法则”与“霸
凌主义”的显著标签,无论是资本原始积累,还是原材料产
地和商品市场拓展,对内的剥削和压迫、对外的侵略和殖
民,是这些国家现代化的实现手段。时至今日,尽管受到
国际条约的约束,国家现代化与暴力的结合已经变得十分
隐蔽,但是西方发达国家依然依靠其传统优势地位和霸权
掌控着国际秩序,并通过经济操控、政治干预甚至代理人
战争等手段,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控制和利用,从
而达到维系其领先地位的目的。恃强凌弱、弱肉强食的“丛
林法则”“霸凌主义”,成为其他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巨大障碍。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能走传统的西方现代化之路,
摘要:
展开>>
收起<<
专题党课:以斗争精神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 一、正确理解和把握斗争和斗争精神的内涵和外延 从哲学上来讲,同一性与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揭示矛盾双方互相对立、互相排斥的倾向或趋势的哲学范畴。它是事物矛盾所具有的和矛盾的同一性相反的基本属性。矛盾的斗争性与矛盾的同一性相互联结,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绝对的斗争性和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引起事物的量变,而且是事物由旧质向新质转化、飞跃的决定力量。矛盾斗争的存在是普遍的、绝...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