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课:红色家书
VIP专免
2024-05-07
999+
16.5KB
1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高校党课:红色家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高校考察调研,
始终把坚定理想信念、立志民族复兴作为对新时代大学生
第一位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
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
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
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红色家书是革命前
辈博大的家国情怀和坚定的理想信念的重要载体,其蕴含
的独特精神特质与时代价值在涵养大学生理想信念过程中,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红色家书蕴含的精神特质与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年要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
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爱国爱民、锤炼品德、勇
于创新、实学实干,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
人。这既是对青年大学生的谆谆教诲与殷切期望,也是对
高校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出的工作目标与任务要求。
1.对党忠诚、虽死犹生的英雄气概:教育引导大学生
爱国爱民。100 多年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激励了一代又
一代共产党人前仆后继、矢志奋斗,成千上万的革命前辈
为了共产主义理想献出了宝贵生命。刘伯坚写给兄嫂的“生
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刘愿庵写给妻子的“我已经尽了我
的一
切努力,贡献给了我的阶级,贡献给了我的党”,史砚
芬写给弟弟妹妹的“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朱杏
南写给家人的“为革命牺牲在所不惜”……这些催人泪下的家
书,映衬出共产党人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和
虽死犹生的英雄气概,体现出革命前辈为实现革命理想捐
躯赴难的气度风范和视死如归的革命豪情。作为新时代大
学生,只有树立为党、为国、为人民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
才能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升华人生境界,更好地向英雄
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更好地在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勇毅前进。基于此,高校充分挖掘
红色家书蕴含的对党忠诚、虽死犹生的精神特质,把革命
先烈为主义而来的情怀讲透彻、为信仰而死的故事讲鲜活,
引导青年大学生从红色家书中获得启发、激发信仰、汲取
力量,感悟革命前辈英勇无畏的风度气概,有利于涵养大
学生的理想信念,使大学生更加坚定信仰、爱国爱民。
2.坚持真理、舍生取义的政治品格:教育引导大学生
锤炼品德。
回顾党百年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无数有志青年加入
革命队伍,为着人民解放、民族独立,为着坚守心中的主
义“对着死亡放声大笑”。王尔琢写给父母的“革命不成功,
立誓不回家”,何功伟写给父亲的“奈儿献身真理,早具决
心”,胡秉铎写给父亲的“为布尔什维克而死,虽死犹生”,
王器民写给妻子的“为求主义实现而奋斗,为谋民众利益而
牺牲”……这些令人动容、英勇无畏的家书,是革命先辈坚
守深入骨髓的那份理想信念最真实的写照,折射出他们为
坚持真理而矢志不渝、舍生取义的政治品格。无论是“德才
兼备”的标准,还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德”始终
是打头的,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青年大学生只有不断砥
砺政治品格、锤炼品德修为,才能不断增强自我定力,更
加清晰地辨别是非曲直,坚持不懈地追求更有品位、更有
境界、更有高度的人生。基于此,高校充分展现红色家书
中所蕴含的坚守真理、舍生取义的政治品格,让革命先辈
敢于付出、敢于牺牲的坚强党性和崇高品质直抵大学生的
心灵,引导他们把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作为安身立命的根
本,有利于锤炼大学生的品德,使他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
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3.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
勇于创新。党在百年筚路蓝缕、栉风沐雨的奋斗历程中,
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党带领人民
创造的伟大成就凝结着无数革命志士的心血、汗水乃至生
命,体现了革命前辈“为有牺牲多壮志”的拼搏奋斗精神和
“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创新创造精神。郭天栋写给父母的“一
定非把敌人消灭完,牺牲到底才回去侍奉大人”,左权写给
叔父的“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来奋斗”,王若飞
写给表姐夫的“一息尚存,终当努力奋斗”……这些书信字字
铿
锵、掷地有声,浸润着共产党人为民族独立、人民解
放而顽强拼搏的奋斗本色,充盈着共产党人为国家富强、
人民幸福而自强不息的风骨气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新征程上,仍存在诸多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
战。新征程上,青年大学生战风险、迎挑战,贡献国家、
服务社会,最好的方式就是创新创造。基于此,高校以革
命前辈拼搏奋斗精神和创新创造姿态教育学生在新征程上
深刻理解时代潮流和国家需要,可以引导他们在顽强拼搏
中锻造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奋斗精神,在自强不息中激
发逐梦动力、创新活力、成长潜力,努力成长为各领域的
一流人才。
4.崇尚大义、胸怀大我的家国情怀:教育引导大学生
实学实干。红色家书流露出的情感纯粹而真切、朴素而真
挚,体现着父母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夫妻间的鹣鲽之情、
兄弟间的手足之情,彰显着革命前辈把个人前途与祖国命
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间大爱,闪耀着仁人志士崇尚家国
大义、胸怀民族大我的人性光辉。陈觉写给妻子:“谁无父
母,谁无儿女,谁无情人!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
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赵云霄在短短的
家书中与出生一月又十几天的女儿永别,深情呼唤女儿“小
宝贝”“小宝宝”十余次之多。赵一曼写给儿子:“我最亲爱的
摘要:
展开>>
收起<<
高校党课:红色家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高校考察调研,始终把坚定理想信念、立志民族复兴作为对新时代大学生第一位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红色家书是革命前辈博大的家国情怀和坚定的理想信念的重要载体,其蕴含的独特精神特质与时代价值在涵养大学生理想信念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红色家书蕴含的精神特质与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年要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爱国爱民、锤炼品德、勇于创新、实学实干,努...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