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篇)关于高校思政工作培训与交流材料

VIP专免
2024-05-07 999+ 19.95KB 2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关于高校思政工作培训与交流材料
2篇)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交媒体已成为信息传播、互
动交流与娱乐游戏的重要平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
思想观念的形成、心理人格的养成以及对主流意识形态的
认同。对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将社交媒体“最大变量
变成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最大增量”,与时俱进地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
一、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影响
1.内容上:促进了“草根式”内容生产,丰富了视觉化内容呈
现方式。
第一,社交媒体推动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生产
社交媒体通过叙事化的表达、对话式的互动以及隐喻式的
劝服,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宏大叙事形式、命令式话语
表达以及直白式说教灌输,将大学生吸引到社交平台上,
通过沉浸式体验,触发大学生知情信意的心理运动。此外
大学生既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也可以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发表自己的观点。大学
生拥有了生产信息、传播信息的权利,他们通过社交媒体
平台记录自己的生活、分享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意见
从而促成
了“草根式”内容的生产。在社交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已然
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产环节中。
第二,社交媒体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视觉化的呈现方
式。在社交媒体环境中,人际交流方式不再是面对面式交
流,而是屏对屏式交流。一个表情符号、一张照片、一帧
场景视频都能使接收者心领神会,其传播效果远胜于文字
的解释说明。信息传播打破了传统线性传播的时空限制,
使信息传播更加趋向文化多元化和表达形象化,更有利于
人们快速、直观地接收和理解信息。社交媒体信息呈现方
式上的变化,使得视觉化的信息更加契合大学生的信息需
求,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2.主客体关系上:形成了主客体双向化、去中心化。
第一,社交媒体让大学生以更加主动的态度参与到思想政
治教育中。随着互联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交媒体的
新形式、新能不断了信息传
广度。社交媒体不成为大学生信息的主
成为大学生学生活的新方式。大学生使
社交媒体不再是搜索或浏览信息,可以利
小红书等应用软件进行信息的制作与传
此,大学生不再的客体传播的客体,他
们已然化为传播和学的主体,形成了思想政治教
育信息传播中主客体的统一。大学生激-反应
之间形成联
变为自主学的主动建构模式。在社交媒
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平等身份
,作为信息传播主客体双向化发展的大学生有了新的
权和创这无疑给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了新活
力。
第二,社交媒体化了教师的中心地。社交媒体
一个新的、生活环境,使“你听的教
失灵,传统的教育威受到了挑战,“去中心化”成为思想政
治教育面实问题。在社交媒体环境中,教师和大学
信息的,教师的话语权
也使教师对信息的关与“过”变得更挑战性。大学生进
行信的最便是“圈层文化”,社交媒体
传播形成各样的“朋友同文
中心向四周扩散,不同中心的文化进行
的大学生产生影响。而依靠用户
度上影响着网络舆论导向和大学生的思想
认知及价值判断。
3.信息传播方式上:信息片化传播,开放式传播态
第一,社交媒体了信息传播片化的。社交媒体
使得大学生在信息上的限制,
式。大学生随时随地都能通过
设备实
片化的。社交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中的
效能不断大,其以广与信息传播速度的快
打破了种种弊端,使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
”与信息需求。然
也在一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
知和系统理解。
第二,社交媒体通过多点“接”现了全域式、开放式传
播。社交媒体将主流媒体社交平台、知社交平台以
及个体社交平等编一个信息传播构建全网
不在、网络万式传播格
交媒体呈“多点对多点”的交互式传播形式,使思想政治
教育信息传播速度更加快,信息更加丰富,使大学
生对信息的更加自其是社交媒体的交流、
视频传播、时在线技术,将大学生的生活、学
在一张中,将线下的、意见
现了信息传播的时化和传播
大化。
二、社交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进
1.同发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力。
第一,学生媒接触行为,同频共振协同发力。
社交媒体使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更具开放性、互动性,大学
生有了更多的媒会。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
是面向大学生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载
抖音等
摘要:

关于高校思政工作培训与交流材料(2篇)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交媒体已成为信息传播、互动交流与娱乐游戏的重要平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心理人格的养成以及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对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将社交媒体“最大变量”变成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最大增量”,与时俱进地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一、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影响1.内容上:促进了“草根式”内容生产,丰富了视觉化内容呈现方式。第一,社交媒体推动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生产社交媒体通过叙事化的表达、对话式的互动以及隐喻式的劝服,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宏大叙事形式、命令式话语表达以及直白式说教...

展开>> 收起<<
(2篇)关于高校思政工作培训与交流材料.docx

共24页,预览8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 24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