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报告汇编(7篇)
VIP专免
2024-05-07
999+
60.17KB
50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2 年乡村振兴工作报告汇编(7篇)
目录
1.
2022 年实施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报告 2
2.2022
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自查报告
3.2022
年文旅体局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工作汇报
4.XX
县商务局
2022
年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自评报
告
5.XX
县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汇报
6.XX
镇
2022
年度乡村振兴工作汇报
7.XX
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乡村振兴专
项工作报告
2022 年实施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报告
XX 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政府投资搞
基建、群众筹资建庭院、平台公司引产业、社会各方助发
展”思路,统筹城乡融合、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提升
和优质产业导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探索出了沿黄乡村
振兴 XX 模式。目前,各项工作成效显著,省、市主要领导
多次实地调研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基本情况
XX 区乡村振兴主要围绕沿黄的马渡村、来童寨村、黄
岗庙村等 3个规划保留村开展工作。该区域位于 XX 区东北
部,面积 15 平方公里,坐拥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及在建郊
野公园,S312
和北四环贯通东西,区位交通条件便捷、生态资源优
越、黄河文化厚重。
二、采取的措施
(一)坚持高位推进,狠抓乡村振兴落实落细。
深入落实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和省委、市委工作部署,
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成立区委农村工作领
导小组,区委书记担任组长,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建立每
周现场调研推进、每月联席例会等制度,出台乡村振兴专
项工作方案,明确各级各部门责任,全力协同推进。
(二)坚持党建引领,狠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重要论
述,认真落实市委关于创建“五星”支部引领乡村振兴的
决策部署,出台《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 全面
推进乡村振兴的九项措施》,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
对沿黄 3个村新任“两委”干部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培训,发
挥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战斗堡垒作用。
(三)坚持问题导向,狠抓农村环境卫生整治。
组建工作专班,成立临时党支部,实行县处级分包、
科级干部负责、专班成员和党员干部包村到户责任制,干
部带头干、党员示范干,群众主动干,共排查清理“六
乱”问题1.2 万余处,清理垃圾、杂物约 5.33 万立方米,村
庄面貌明显改善。
(四)坚持城乡融合,狠抓基础设施和公配建设。
完成乡村道路通车12 公里,新建提标3座污水处理站、
4座公厕、5
处生态停车场,完成片区水、电、气主管道铺设;建
成投用党群服务中心、村民办事大厅等便民设施,基本形
成“15 分钟便民生活圈”。推出“自住+商业+民宿”等 12
种户型,引导群众自主选择,提高群众建设自家庭院的积
极性,现已完成庭院改造 263 户。
(五)坚持目标导向,狠抓产业导入和人才建设。
拟定《XX 区沿黄区域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帮扶办法》,
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统筹农旅、文旅融合发展,完
成高质企业引进 56 家。积极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
建设,举办大学生乡村振兴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乡村振兴
校外实训基地等活动,打造“政、校、企”联合发展的新
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六)坚持共同富裕,狠抓精神文明和乡村治理。
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作用,引导基层群
众自觉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持续提振精神风貌巩固
拓展乡村振兴成果。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
开展“三零”村和“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活动,实现社
会和谐安定、群众安居乐业。
(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狠抓投入保障建设。
持续加大财政“三农”资金投入,积极争取专项资金
和地方债券用于乡村振兴建设,开发“美丽乡村贷”无抵
押低息贷款产品,解决群众筹资建房后顾之忧。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美丽乡村建设日新月异。
通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昔日环境脏乱差村
变成村貌整洁、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马渡村高标准完成
村庄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共服务改造提升;来童寨、黄岗庙
村实施村庄绿化美化等工程,美丽庭院、精品庭院改造达
到90%以上,黄河沿岸美丽乡村建设已显雏形、前景喜人。
(二)乡村产业发展取得喜人进步。
马渡村以国家级创业小镇为目标,发展“总部经济”。
黄岗庙村积极建设“非遗文化特色小镇”,与文化部合作
建设 XX 区鸟虫篆古文字艺术馆和河南鸟虫篆文化研究院。
来童寨村积极筹划建设“休闲康养小镇”,与多个中医药
研究院、康养机构洽谈合作,打造集中医文化、药膳、太
极养生等为主的休闲康养基地。
(三)农民群众生活条件显著增强。
马渡村新增农家乐、民宿等40 余家,农民劳动力就业
率从不足 50%增至现在的 80%,群众收入从年人均不足
8000 元,提升至现在的 1.5 万元。来童寨、黄岗庙村村容村
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村民庭院建设美观,群
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强。
(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明显提高。
选优配强了农村党组织书记,建强了村“两委”班子
和党员队伍,党员干部带富致富能力有效增强,群众真实
看到了党委政府、村级党组织、党员干部是真心实意为群
众谋利益的,更加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党
组织的感召力、号召力空前提高,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
切,农村自治组织、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建设更加规范有
序。
四、下步打算
XX 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五大振
兴”目标,奋力推进乡村振兴开新局、谋新篇、创新绩。
一是充分整合人才、产业、政策优势,打造产业高地、人
才高地、数字高地和生态高地,全力发展乡村产业。二是
持续推进农村户厕、垃圾、环卫设施管护,探索长效管护
机制。三是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村民自治能力,
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各类人才参与乡村振兴。
2022 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自查报告
2022 年,XX 南太湖新区根据中共XX 市委农村工作领
导小组办公室XX 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加快推进乡村振
兴2022 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湖委农办发【2022】9号)
等文件的有关要求,围绕省市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决策部署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及和省、市党
代会精神,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全市高水平推进农
业农村现代化贡献新区力量,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根据要
求,将新区 2022 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面加强领导,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2022 年,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按照《XX
省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清单(试行)》规定,
进一步加强对“三农”工作领导,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一是成立组织机构。建立了以委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
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
导小组;同时,成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
负责联系、协调、指导乡村振兴工作。二是研究部署工作
新区党工委、主任办公会议多次研究和部署乡村振兴相关
工作。在去年初工作会议上,委主要领导对乡村振兴工作
作总体部署,同时,建立了管委会班子成员、部门“包街
道走村”常态化机制。2022 年以来,新区研究出台了《新
时代美丽南太湖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 年)》、《关
于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推行田长制的意见》、
《XX 南太湖新区关于规范强村公司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
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在新区党工委、主任办公会议上
先后作了“关于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房建设改造及管理工作
有关情况汇报”、“关于规范强村公司高质量发展助力共
同富裕的指导意见”等方面的汇报,新区主要领导还牵头
召开了强村公司组建运行相关事宜专题会议。三是常态化
推进工作。以现场会、专题会等形式,深入推进农户“扩
中”“提低”、农村环境整治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
新区开展了“生态引领 绿色共富”行动启动仪式暨XX 南
太湖增殖放流活动,分别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月例
会”、强村公司规范化、美丽乡村建设等专题会议30 余次,
常态化推进农业农村重点工作开展。四是推进工作改革创
新。利用新区网站、南太湖发布等平台、媒体广泛开展宣
传工作,形成了乡村振兴工作良好氛围。推进强村富民集
成改革工作,“强村公司”迭代升级,街道级强村公司实
现全覆盖,累计签约投资资金2.41 亿元,预计年增收1200
万元;“三资监管”全面优化,清单化开展
村集体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项监督工作获市纪委高度
肯定,“三资管理”样板村创建实现全覆盖。其中:新区
的“以强村公司激发共同富裕内生动力”工作得到了夏坚
定副市长的充分肯定,并对此项工作作出了批示:“举措
有力,成效初显,值得肯定!希望持续深化,要规范化可
持续发展,更好助力共同富裕”。
(二)稳粮保供,促进农业安全。
一是完成粮食生产任务。今年,大小麦规模种植面积
达到 8627 亩、粮食产量0.05 亿斤、同比增加了 13%;晚稻
播种面积 1.7 万亩、产量约 0.17 亿斤;油菜面积 0.07 万亩。
二是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开展两轮四稿“三区三线”
划定及方案编制,在划定过程中争取新区专项核减 10000 亩
稳定耕地划为永农,争取山海合作专项核减 750 亩稳定耕地
划为永农。三是严格保护耕地资源。全面推行“田长制”
制定出台了《XX 南太湖新区关于全面推进“田长制”的实
施方案》。全面应用“耕地智保”应用场景,启动落实 22
名村级巡查员、54 名村级田长巡查和23 个铁塔高空探头全
天候监控互补的耕地“两非”监查机制。全面推进康山街
道东山村等二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部分重点地
块土地复垦已完成,预计复垦面积 260 亩。严格执行耕地用
途管制,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严格防止耕地“非粮
化”,开展耕地非农化大调查。四是严格自然资源执法督
察。2021 年耕地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恢复类问题涉及新
区共51 个,无重点典型问题,已完成整改并上报验收 25
个。稳妥有序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发现
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1个,已拆除复垦整治到位并通
过整改验收。五是整治优化粮功区。秉持“以调代整”思
维率先完成“粮功区”非粮化整治,助力未来城发展,调
出4000 亩“粮功区”,并率先完成上图入库工作。
(三)激发内生动力,发展乡村产业。
一是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超标完成。前三季度,新区农
林牧渔业增加值为1.7 亿元,同比增长 3.8%。位列区县第四
名。二是乡旅业态迈出步伐。全面推进“微改造,精提
升”行动,共10 个示范点涉及11 个改造项目,累计完成投
资3940 万元,完成率95.2%,竣工8个项目。成功盘活杨
庄村、严家坟村闲置资产,建成绿杨农庄“荷隐”咖啡馆
西塞星空户外露营烧烤酒吧等多功能休闲场所。长东田园
牧歌水闸书屋、农文旅温室科普馆、智绘麦田等已完成建
设,已于11 月试运营。新建元舍众里、西塞白鸽城堡民宿
2家特色民宿及渔歌子路亚营地、顽皮营地等乡旅新业态,
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消费“小场景”,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
“新岗位”,促进村民增收,助力共同富裕。新区农产品
生鲜冷链流通率达 31%以上。三是完成0.0042 万户美丽庭
院创建任务。
(四)围绕基础设施提升,推进乡村建设。
一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一村一策建立乡村版“两定
四分”驿站,实现市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标杆村创建全覆
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100%、处理设施出水
水质达标率达 92%及以上。二是建设数字乡村。农产品产
地集散地销地市场数字化提升改造率 90%
及以上。三是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城乡公交一体化实
现100%;申报创建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村 15 个,超额完成
市定任务。
(五)实施扩中提低,促农民富足富裕。
一是促进农民增收和集体经济发展。前三季度,农村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964 元,同比增7.2%,位列区县第
三名;“强村公司”迭代升级,街道级强村公司实现全覆
盖,累计签约投资资金2.41 亿元,预计年增收1200 万元。
二是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低收入农户年人
均可支配收入2.2 万元左右、增幅12%及以上;农村最低生
活保障年12420 元,社会救助实现城乡统筹。三是保障农村
基本公共服务。农村居民养老保险保障水平达到 11.1%;基
本医疗保险户籍人口参保率达到 99.9%的目标任务;提升建
设规范化残疾人之家 2家,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六)构建“四治融合”体系,推进乡村治理规范化。
一是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推进党建统领网格智治建设
和“XX 解纷码”推广。各街道“基层治理四平台”组织架
构和运转流程已形成,《综合信息指挥室工作规程》、
《网格平战结合机制》、《加强综合信息指挥室规范建设
的指导意见》等机制已制定下发;划分网格 406 个、微网格
1544 个,74 名专职网格员已全部招募到位。新区及街道开
通“XX 解纷码”乡镇矛调应用,实现矛盾纠纷和案件多级
跨级分流,打通村社、街道、区及专调机构
的多级协同流转,充分调动多级调解力量联动机制,
有效整合各部门资源,进一步促进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
调处化解机制建设落到实处。加强宗教场所管理。新区共
有20 个宗教活动场所、43 个民间信仰场所。今年以来,每
月对宗教领域场所进行检查,截止目前未发现存在非法宗
教等情况。同时,所有宗教活动场所都配有驻堂三人小组
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由街道和村社进行管理。二是推进“四
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构建。构建“四治融合”乡村治理
体系,持续开展省级善治村、法治村创建,完成5个省级善
治村、2个省级法治村创建,完成市定目标任务。三是推进
农 业 农 村 除 险 保安行动。 新 区 共 完 成以党员干 部 、 村
(社)人员、网格员为主体的村(社)应急突击队96 支
2880 人,组建率达到 100%;食品安全包保制度执行到位,
配合市农业农村局开展食品暗访行动。配合市局每月开展
涉渔违法行为联合巡查2次及以上、开展农业机械化联合执
法和宣教,配合市局以村为单位深入排摸沼气安全隐患、
建卡立档,配合开展农村餐饮店等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组
织开展宣教和安全知识培训。健全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按要求配备人员力量。根据相关文件要求,2022 年新区共
排查农房14680 处,其中经营性自建房872 处无安全隐患,
有9处农房存在隐患,现场已进行鉴定,街道也采取了相应
管控措施,农房安全隐患排查任务已基本完成。
(七)丰富文化生活,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一是推动移风易俗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文明村
街道。文明街道创建已实现全覆盖,区级及以上文明村建
成率为97.91%。全区 48
个行政村村规民约和社区公约全部完成修订工作,并
将“倡导文明新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餐饮浪费,喜事
新、丧事俭办,不铺张浪费、不盲目跟风攀比。实行光盘
行动,提倡公勺公筷,杜绝舌尖上的浪费”等内容纳入村
规民约等社会规范,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文明氛围
利用社区现有的宣传栏、办公室,设立议事箱、议事栏、
议事厅,固定时间、人员、内容开展治安巡逻、文明劝导
便民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按照市民宗局的要求,培育
“浙里石榴红”家园1个;“浙里石榴红”工作室2个,得
到了上级的认可。二是加快乡村文化建设。全区已建成 38
家文化礼堂,实现全覆盖,其中:五星级礼堂2家、四星级
4家,并按照礼堂日要求常态化开展活动。郎部抗日纪念馆
与塘甸知青馆2家乡村博物馆已完成改造建设,并入选省级
乡村博物馆名单;18 个“15 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点位均
已建成。
(八)加强乡村人才培育,助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一是完成新培育50 名农创客目标任务。二是科技特派
员、乡贤助力乡村振兴。根据市科技局要求,完成XX 市第
九批科技特派员5人。截止目前,新乡贤共计 2362 人,其
中本地乡贤2291 人。今年新增新乡贤助乡村振兴 134 人;
乡贤投资 1000 万以上项目 3个,乡贤爱心基金1个;建立
乡贤共富基地 1个、乡贤馆35 个、乡贤联谊会32 个,乡贤
工作室6个等。
(九)聚焦目标任务,确保市定重点指标完成。
一是推进农业创强行动。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达
87%及以上,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 92%及以上;
主要农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达 44%及以上;打造集体经济
经营性收入160 万元以上示范景区村 1个-滨湖街道塘甸村。
二是推进农村创美行动。创建省新时代美丽乡村 3个;市级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标杆村覆盖率达 100%;新增通天然
气农村居民0.02 万户;建制村村级快递服务点覆盖率达
95%及以上。三是推进农民共富行动。创建省级五星级礼堂
2家,市级四星级礼堂4家,并按照礼堂日要求常态化开展
活动;农民群体初高中学历提升人数200 人及以上;村集体
经济年经营性收入80 万元以上的行政村比重达89.58%。四
是推进城乡共融行动。历年获批的农业“标准地”项目---
XX 盛禾农业“标准地”项目已完成土地出让,启动相关项
目建设;完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 1个、复垦建设用地
200 亩;新增乡贤投资 1000 万以上项目 3个,助力共同富
裕示范区建设项目;建设村级共富金融服务站点6个;完成
农产品网络销售额1.4208 亿元。
二、存在的问题短板
今年以来,在市级部门的指导下,新区乡村振兴工作
上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
(一)政策把握不够精准。
农业“标准地”建设、农村“三资”监管、重大水利
工程建设项目谋划等都是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由于工作
力量相对薄弱、专业人员相对少等原因,存在政策把握不
够精准、工作效率不够高等情况,影响工作更好开展。
(二)基层堡垒作用不够凸显。
由于基层村级党组织战斗力不够强、村书记主动作为、
创先争优意识较弱、村干部优胜劣汰机制不够健全等原因
导致村集体经济建设办法不多、人居环境问题反复明显等。
三、2023 年工作安排
2023 年,新区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
神,按照“在 XX 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和市农
业农村局要求,围绕“乡村品质提升”、“乡村产业发
展”、“稳粮保供深抓”、“重点任务攻坚”等继续脚踏
实地、稳中求进、奔跑不停,为加快全市乡村振兴和农业
农村工作高质量赶超发展,贡献新区力量。
(一)乡村品质再提升,绘就乡村新画卷。
一是美丽乡村精品化。以规划区外保留村为重点,编
制好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充分利用政策支持撬动社会资金
引导美丽乡村连点成线、成片建设,形成美丽乡村旅游带
乡村旅游景区;立足乡村现有特色资源和文化,补齐短板
逐步形成新区特质化、个性化的新时代美丽乡村,计划年
内启动杨家埠街道西塞村市级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品村创建
成立区、街道两级工作专班,建立村周例会、区月例会工
作机制,有效推进工作进程;落实配套资金1000 万元(市
级资金300 万元、区级资金700 万元,分两年配套),用于
引进项目的周边环境提升及招引优质文旅项目,吸引社会
流量、提升产业生命力、强村富民。二是乡村治理规范化
构建“四治融合”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治理体系
,持续开展省级善治村、市级乡村治理示范村、乡村
振兴示范村创建,提高省、市级创建村占比,2023 年计划
创建省级善治示范村5个、市级乡村治理示范村5个,擦亮
南太湖新区基层自治。进一步强化农村三资规范管理,启
动新一轮集体资金竞争性存放金融机构招投标工作,纳入
竞争性存放资金8亿元以上。迭代升级“数字乡村一张图”,
启动“三屏互动”应用模块建设;加强“低收入农户帮
促”农户端拓面,确保月均活跃度30%以上;“浙农渔”
应用激活率100%,实现农业农村领域数字化应用水平整体
跃升。三是人居环境品质化。“三微”行动迭代升级。人
居环境实现从被动的整治到主动的品质造景,2023 年计划
在夏秋两季推进各村实施品质造景 100 处。垃圾桶“靓桶行
动”全域实施。杜绝垃圾混投现象,把洗晾桶工作纳入月
度考核。实施“美丽公厕”行动。运维管理持续加强,区
级美丽农村公厕实行“三统三分”管理,打造环境舒心、
保洁细心、服务真心的“三心”公厕,并完成2座省级星级
公厕创建、5个公厕智能化模块创建。农村垃圾房实行“房
长制”管理。由“房长”全面负责垃圾房的日常运维管理
做好每日检查和保洁员的日常督导工作,打造区级垃圾房
示范点2个,进一步发挥标杆引领作用。人居环境考核优化
升级。采取更公平、更细致、更全面的区级结合第三方打
分的综合考核模式,客观地体现实际工作情况,并以每月
通报最美最脏村的方式有效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
(二)乡村产业再发展,激发共富新动力。
一是多要素保障产业发展。结合产业定位,开展
乡旅项目精准招商,推动和桥村、志合村及西塞村等
乡旅业态项目建设;以“金茂田园牧歌”项目为引领,着
力开展市级“未来农场”创建,加快新区农业产业体系重
塑;通过围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推动“共富工坊”
建设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富,年内总计将建
成13 家“共富工坊”。二是高质量推进强村公司发展。聚
焦强村公司实体化运营能力提升,试点推进仁皇山街道六
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市场化运营,探索街道级强村公司经
营模式,排摸梳理可供强村公司承接的服务类、工程类和
中介类相关公共资源,鼓励强村公司加强对接服务,不断
拓宽增收渠道和增收方式,积极推动各类国企平台助力强
村公司发展,引导形成促进乡村振兴工作发展合力,力争
实现 2023 年强村公司经营规模 4亿元以上。三是大力度推
动村集体经济壮大。综合施策提升村集体经济实力,延长
南太湖新区扶持欠发达村基金政策,巩固优化“绿色共
富”、“村企结对”等共富机制,确保全年村集体经济经
营性收入平均增长 10%及以上、经营性收入80 万元以上行
政村比重力争达 95%及以上。
(三)稳粮保供再深抓,促进农业新安全。
一是抓好粮食生产。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
技”战略,全面抓好农业安全工作,2023 年,确保全区粮
食播种面积稳定在 2.26 万亩及以上。二是抓好耕地安全。
2023 年,将根据实际落实粮功区整治优化,并尽力提高粮
食复种指数;同时深入开展自然抛荒地及征而未用的抛荒
地治理。三是抓好政策优化。2023 年,新区拟优化合并规
模种粮、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报告汇编(7篇)目录1.2022年实施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报告22.2022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自查报告3.2022年文旅体局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工作汇报4.XX县商务局2022年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自评报告5.XX县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汇报6.XX镇2022年度乡村振兴工作汇报7.XX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乡村振兴专项工作报告2022年实施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报告XX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政府投资搞基建、群众筹资建庭院、平台公司引产业、社会各方助发展”思路,统筹城乡融合、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提升和优质产业导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探索出了沿黄乡村振兴XX模式。...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