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篇)电影《1942》观后感汇编
VIP专免
2024-05-04
999+
20.66KB
2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电影《1942》观后感汇编(8篇)
篇一
首先刚看到这一部电影的名字,应该是那种红色电影,而
我对日本侵华这段历史是非常深恶痛绝的,看一次就会异
常的愤恨一次,我不是传说中的愤青,可在一些特定的情
况下,爱国是作为一个国人的底线,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
所以我就不愿意主动去看这些让我很虐心的东西。另一方
面,显然这应该是那种还原历史,纪实类的电影,而对于
这类电影我也是有一种似乎是天生的排斥,怕这些电影加
入编剧、导演、演员自己的思想后,演绎的不再像当初历
史本应有的那种感觉了,而我又是一个情感思想很容易受
到别人或者环境影响的人,所以我就只好靠自己来刻意避
开这些思想的入侵来保留自己思想中的本真了。但是这部
电影看下来好多的感触似乎一下子将这些矫情的想法全部
吞没了。
辛酸,灰色的笑点。对于笑点我只能这么形容了,我也不
知道是否是纯正的河南方言,配上那些土掉渣的人们的演
绎,确实时不时地让人发笑。可是那笑是如此地辛酸,让
人的心像被一双大手用力地扭曲的`难受。
电影以一个地主和一个佣农家庭结伴逃荒的过程为线索来
展现当时战争的残酷和自然灾害的无奈。影片一开始,老
东
家迫不得已借粮给佃户,派栓柱去叫兵结果引来日本军队
最后在一片混乱中家财散尽,不得已走上逃荒的道路。老
东家便在这逃荒中成了他的长工和佣户的领头人。逃荒路
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从河南逃荒到陕西的整个历程中
遭遇严寒,饥饿,飞机空袭,好不容易赶到陕西,却不被
陕西政府所接纳。灾民们好不容易的一点生的希望又破灭
了。影片的结局是失去所有亲人的老东家认了一个失去所
有认识的人的小女孩为孙女,两人携手走在一片桃花灿烂
中。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压抑,沉痛的心情无法言说。对于
1942 年,或许很多人都和我有相同的感觉吧,只过分地关
注战争,却忽视了战争下受苦受难的百姓了。
当然影片带给我们震撼的不仅仅是饥饿,同时还有人的尊
严。电影里有两个人物:栓柱和老马,便从正反两面诠释
了尊严这两个字。栓柱卖了她的一夜妻子花枝,带着两个
孩子跟着老东家逃荒,却把孩子都丢了,只留有一个风车
为了这唯一的念想,当被日军俘虏时,誓死不食嗟来之食
被日军残忍杀害。而老马,从厨师到法官再到日军的阶下
囚,尊严在生命的考验下渐渐泯灭。这无疑是本片的另一
个催泪点,尊严和生命哪一者更加重要,我想我会毫不犹
豫地回答前者,想古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今有朱自
清绝食显志,许多事例都在无声地回答这个问题。但真正
当我们面对像栓柱老马那样的境况,特别是在面对外国侵
略者时,我们还会有栓
柱那样的勇气吗?也许有人会认为栓柱的死太遗憾,但在
我看来,他的不屈,他的勇气,甚而他对孩子的爱都是可
歌可泣的,我佩服这种人,是条汉子!
说到这儿似乎一个问题不得不提了,这也是一个永恒的话
题—爱国。每每提到这个问题,我就会忍不住愤青。看着
片中日军的飞机不断地轰炸着叫做中国的土地,残败不堪
满目疮痍尽收眼底时,我真的会一下子词穷,满脑子除了
“禽兽”这个词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这个时候就非常恨
自己为什么就没有那么好的文采,可以很文艺地骂的那些
种种一无是处,支离破碎。爱国似乎谁都懂,如你所想,
做你所想,我想就够了。始终都坚定地相信着事物的发展
道路是曲折的,但未来必定是光明的。
我想我们现在应该做的只有珍惜和信仰了。珍惜生活,信
仰生命。
1942 观后感篇二
今天怀着一种莫名的心情观看了电影《1942》,影片朔造
了最底层的百姓的实际生活,血腥的场景,人命的低贱,
统治者的无情……最后的结局也让我有着无法言说的压抑
和心痛。
1942 年对于河南人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这一年大旱
而且蝗灾,又逢大批日寇入侵中原,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
之中。为了生存,人们纷纷背井离乡逃离河南,3000 多万
人,历时 106 天,行程1012
公里,开始了一次惨烈浩荡的逃荒之旅。在这场天灾人祸
下,共有300 多万无辜百姓相继饿死。天灾也许还可以用
“逃离”来解决,可是战争带来的伤害却是避无可避。河
南已沦为半壁江山,但仍是国民政府手里的粮食支柱,从
河南征购的粮食支撑着整个西北的队伍。天灾来时,农民
手中仅有的余粮也被搜刮殆尽。这种“内忧外患”使得已
经民不聊生的穷苦百姓的生活更加雪上添霜,这真是让人
义愤填膺!
饥饿离人们的距离开始变得那么的接近,甚至出现了人吃
人、狗吃人的寒心场面。孩子需要养活、生病在床的母亲
需要买药,人们含着泪水卖掉自己的孩子、曾经一起患难
的妻子,换来的只有 3升小米。3升小米,在现在看来是那
么的不值钱,但当生存遇到威胁的时候,它又是那么的值
钱,人们无奈的只有用亲人去换取救命的小米。
看完这部影片,我不禁心中感慨,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只
有全人类最终开始明白人与自然其实是一个整体,只有人
内在和谐了,才能有风调雨顺;只有当人类之间做到不分
彼此的去爱时,灾难才能最终避免。
《一九四二》观后感篇三
时空渐落,一曲落罢,一口长叹。茶香物语,都在蜜里长
大。忘却了那些人那些年的悲哀痛苦,忘却了那些挣扎的
英雄。
标签: #观后感
摘要:
展开>>
收起<<
电影《1942》观后感汇编(8篇)篇一首先刚看到这一部电影的名字,应该是那种红色电影,而我对日本侵华这段历史是非常深恶痛绝的,看一次就会异常的愤恨一次,我不是传说中的愤青,可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爱国是作为一个国人的底线,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所以我就不愿意主动去看这些让我很虐心的东西。另一方面,显然这应该是那种还原历史,纪实类的电影,而对于这类电影我也是有一种似乎是天生的排斥,怕这些电影加入编剧、导演、演员自己的思想后,演绎的不再像当初历史本应有的那种感觉了,而我又是一个情感思想很容易受到别人或者环境影响的人,所以我就只好靠自己来刻意避开这些思想的入侵来保留自己思想中的本真了。但是这部电影看下来好...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