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 心得体会
VIP专免
2024-05-04
999+
16.84KB
1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
党的 XX 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
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
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
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一科学论断部署了我国建成社会
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任务——以科技创新驱动生
产力发展,以人才资源优化配置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要求
我国已经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
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
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成为关键时期的关键任务。
(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力
量
人们普遍认为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
型的过程,人类的现代化肇始于 18 世纪蒸汽机等一系列科技创
新成果的出现。马克思指出,有了机器,大工业才建立起与自
己相适应的技术基础,才得以自立。之后的每一次科技革命都
成为现代化进程的里程碑。虽然现代化的内涵除了科学技术发
展以外还包括更为丰富的内容,但是不可否认科技创新水平是
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的核心指标。党的 XX 大报告要求:“坚持
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创新是引领发展
的第一动力,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
科学技术的支撑。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我国大多数资源的
人均占有量都处
于较低水平。要完成 14 亿人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的复杂艰
巨任务,就要充分挖掘超大规模人口的内在价值。在所有的生
产要素中,劳动力是最具活力、最具创造力的,也是管理和技
术创新的唯一来源。以科技创新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化人口
压力为创新红利,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最佳解决方案。共同
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创
新驱动有利于继续做大共同富裕的“蛋糕”,通过新旧动能转
换,突破经济发展的制约和瓶颈,构建更具活力、更有国际竞
争力的经济新形态。以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使其实现提质
增效、转型升级;以新基建、新技术促进要素和商品流通,弥
合区域发展鸿沟;以数字化、信息化方式加强“扶智”力度,
提升创富能力,分好共同富裕的“蛋糕”。发展人与自然和谐
共生的现代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能采用对企业
“一关了之”的简单粗暴手段。要建立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
对高污染高排放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
制造工程。科技手段还可以被用于监测和预警环境污染,以便
及早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置。要加强对空气、水、土壤等方面的
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
(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 年4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
会议上,首次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党的 XX
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
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已经成为我国在新发展阶段的经
济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经济发展存在多项要素短板,
特别是科学技术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在当时的条
件下,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以国际大循环带动国内经济循环
成了最切合实际的战略选择。随着我国产业体系逐渐完备、技
术创新能力日益增强,“扩大内需”战略被适时提出,经济发
展的重心开始向国内转移。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
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同
时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和竞争态势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猝然发生,中国的
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目前我国生产要素中的土
地、劳动力、资金都呈现出约束加强的态势,经济发展中的结
构性矛盾凸显。国际环境中保守主义、逆全球化浪潮汹涌,科
技创新已经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筹码,我们面临日益严峻
的技术封锁、“卡脖子”问题。2021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
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
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
水平的自立自强”,强调了自主创新的重要性,要求全面加强
对科技创新的部署,集合优势资源,有力有序推进创新攻关。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经济发展全局性长远性战略,以国内大
循环为主体必然要求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牢牢把握科技创新
主动权,占据产业链的有利位置,保证国民经济体系的先进性
和完整性。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科技创新效能,提升供
给
标签: #主题教育
摘要:
展开>>
收起<<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党的XX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一科学论断部署了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任务——以科技创新驱动生产力发展,以人才资源优化配置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要求我国已经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成为关键时期的关键任务。(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力量人们普遍认为现代化是从传统农...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