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 建设教育强国
VIP专免
2024-04-28
999+
16.56KB
1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课讲稿: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建设教育
强国
践行教育家精神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摘要:中国教育转型,建设教育强国,就需要培养社
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就要求在
当下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担当的教育工作者不断发扬并努
力践行教育家情系家国、甘于奉献的“立德”精神,敢为
人先、勇于创新的“立功”精神,积极探索、独树一帜的
“立言”精神。
一、时代发展呼唤教育家精神
从党的十八大明确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从
201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
设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打造高品质学校”,到今年中共
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 A总书记指出“我们建设教
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我们越
来越清晰地看到,我国教育当务之急,是在培养德智体美
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同时,坚定不移
地培养和造就能够支撑国家科技事业和民族未来发展的拔
尖创新人才。
我们正处于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的关键时期。当前,
人类正经历着以数字化为主的智能革命,科技创新对于我
国综合国力提升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意义越来越重要。同时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掌握尖端科技的国家才能拥
有核心竞争力。A总书记指出:“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
要靠高水平人才……必须下气力打造体系化、高层次基础
研究人才培养平台,让更多基础研究人才竞相涌现……要
坚持走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深入实施‘中学生英
才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
优化基础学科教育体系,发挥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
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加强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
培养,源源不断地造就规模宏大的基础研究后备力量。”
但目前,“分数至上”的功利思想有时还会影响教育
教学的正常开展;因材施教、个性成长有时被忽略,素质
教育、全面发展有时难以实现。在这样的教育生态中,富
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很难得到充分发展。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A总
书记呼吁“要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
观,加快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形成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生
态”。
扭转教育的功利化倾向,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
“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实现“教育强国”
的宏伟战略目标,离不开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的教育家和
教育家型教师。今年“六一”前夕,A总书记在北京育英学
校看望慰问师生时,寄语广大教师“要牢记为党育人、为
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人民教育家为榜样,以德立身、以
德立学、以德施教”。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时期,每一个有
担当的教育工作者,都必须义无反顾地践行教育家精神,
为培养党和国家急需的高水平人才,为建设教育强国而努
力奋斗。
二、教育家精神的特质与内涵
言及教育家精神,必须先提教育家。何为教育家?按
照孙孔懿先生在《论教育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年
版)中的分类,教师(校长)类教育家应该是学校教育教
学和管理类专家,属于教育实践家,或者说是实践的教育
家。教师(校长)类教育家,是指有创新、有贡献、有影
响的教育实际工作者;和所有的教育家一样,崇高的人格
闪光的思想和丰硕的业绩,是构成其内涵的主要元素。
这也就是我国古人所言的“立德、立功、立言”,这
是教育家的显性元素。对于“三立”的理解,唐人孔颖达
在《春秋左传正义》里说的“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
众”是就道德操守而言;“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
时”是就事功业绩而言;“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
传”显然指的是将真知灼见形成文字,著书立说,传于后
世。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课讲稿: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建设教育强国践行教育家精神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摘要:中国教育转型,建设教育强国,就需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就要求在当下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担当的教育工作者不断发扬并努力践行教育家情系家国、甘于奉献的“立德”精神,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立功”精神,积极探索、独树一帜的“立言”精神。 一、时代发展呼唤教育家精神 从党的十八大明确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从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打造高品质学校”,到今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