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三个更好统筹”确保中华民族“复兴号”巨轮行稳致远
VIP专免
2024-04-28
999+
19.49KB
2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课讲稿:“三个更好统筹”确保中华民
族“复兴号”巨轮行稳致远
2023 年2月28 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
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二
次全体会议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提到
“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
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
用“三个更好统筹”充分肯定了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以来
中央政治局的工作,这一表述高度概括了以 习近平 同志为核
心的党中央,面对极为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
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一以贯之地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统筹兼顾、辩证施策,牢牢把握主动权,
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迈出了崭新步伐。
一、统筹兼顾是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毛泽东同志曾说:“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互相结合
的,思想方法不对头,工作方法也就不对头。”坚持正确
的思想方法,就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
求是;坚持正确的工作方法,就要进行调查研究,密切联
系群众,勇于实践,分清主次,齐头并进。统筹兼顾是科
学有效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一)统筹方法从本质上看,是以唯物论为基础的辩
证思维方式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
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运用辩证思维方式,就是坚持以全面的、发展的、系统的
观点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谓全面的观点,
就是从事物的整体性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避免“只见
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片面性;发展的
观点,就是要从事物的不断运动变化中去把握事物和解决
问题,避免“刻舟求剑”的僵化思维方式;系统的观点,
就是要把事物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来把握
不仅要分析组成系统的每一要素,还要把握要素和要素的
关系、要素和整体的关系,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
机械思维方式。
(二)统筹方法从现实上看,是以系统论为基础的战
略思维方式
系统论要求把研究和处理的对象看作一个整体系统来
对待。运用战略思维方式,就是一切从全局和长远角度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这
就需要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从全局视野观察世界和
解决问题,不能鼠目寸光;任何事物也都是作为过程而存
在的,这就需要处理好阶段和阶段的关系,从当前和长远
的关系中去观察世界和解决问题,不能急功近利。统筹就
是要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
方向,要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全局
的高度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从政治上认识和判断形势
在解决突出问题中实现战略突破,在把握战略全局中推进
各项工作。
(三)统筹方法从价值上看,是以实践论为基础的价
值思维方式
运用价值思维方式,就是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抓住事
物的本质,一切着眼于自己的根本价值追求而进行判断和
谋划。人类本质上是在一定的价值选择中不断创造历史的
实践性存在。正是在面对不同的选择中,人类一步步走向
明天,而选择就是“舍”和“得”的权衡,权衡标准就是
价值。统筹就是一切着眼于这一价值标准,权衡利弊得失
在相互冲突和交织纠缠的价值之间,确定和选择与自身价
值追求深度相关的选项。
二、注重统筹兼顾是百年大党的政治智慧
作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我们党长期
坚持用统筹兼顾的办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注重统筹兼
顾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和深刻启示,“三个
更好统筹”是方法论,也是实践论,是我们锐意进取、顽
强拼搏,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实现党的二十大
确定的目标任务的政治智慧。
(一)党的十八大之前关于统筹兼顾的经验做法
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是在极其复杂的国内和国际环境中
进行的,完成每一个时期的任务,都牵涉到许多矛盾。在
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通过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
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毛泽东同志指出:“统筹兼顾,各得其所。这是我们
历来的方针。”邓小平同志倡导“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他讲过,“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
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我们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
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江泽民同志强调:“我
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
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
方面群众的利益。”胡锦涛同志把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
观的根本方法。这些都鲜明贯穿着统筹兼顾的理念思路,
被实践反复证明行之有效、影响深远。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统筹兼顾的理论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 习近平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五
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相互促进、统
筹联动,从全局上确立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战略规划和部署,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
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可谓将统筹兼顾的
方法论运用得淋漓尽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当
领导人,必须在把情况搞清楚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综合
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有的时候要抓大放小、以大
兼小,有的时候又要以小带大、小中见大,形象地说,就
是要十个指头弹钢琴。”习近平总书记
高度重视运用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论,注重从战略层面统
筹考虑改革发展的集成效果,从而使这一经典方法论充分
彰显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时代价值,具有了更为
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比如,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强调“统
筹全局、整体推进,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在推动经济
发展方面强调“深化改革,发挥优势,创新思路,统筹兼
顾”;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强调“统筹兼顾、整体施策、
多措并举”;在全面依法治国方面强调“统筹兼顾、把握
重点、整体谋划”等等。
(三)“三个更好统筹”是以 习近平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
央治国理政的方法论
“三个更好统筹”是以 习近平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
理政的方法论,是中华民族“复兴号”巨轮行稳致远的根
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
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三个更好
统筹”连在一起表述,最早见于习近平总书记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课讲稿:“三个更好统筹”确保中华民族“复兴号”巨轮行稳致远 2023年2月2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提到“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用“三个更好统筹”充分肯定了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这一表述高度概括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极为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一以贯之地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统筹兼顾、辩证施策,牢牢把握主动权,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迈出了崭新步伐。...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