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
VIP专免
2024-04-25
999+
18.12KB
2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课: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6055 字)
同志们: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
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
潮头”。发扬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精神品质,是中
国共产党百余年来的宝贵经验和重要法宝。“敢于斗争是我
们党的鲜明品格。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
靠斗争赢得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作为新时代新征程必须牢牢把握的五项重大原则之一;党
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三个务必”之一是“务必敢于斗争、善
于斗争”;党的二十大首次将“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
领”写入党的章程。发扬斗争精神已经成为新时代的题中应
有之义。
一、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的理论渊源
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有深层的理论渊源,这个理论渊
源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认识世界
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南,是我们立党立国、兴
党兴国的指导思想。
(一)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
的继承与发展。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理论品格。
首先,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
主题,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人类实现解放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指
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
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实现无产阶级和人
类解放的过程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不断改造世界走向人的自
由全面发展的过程。作为无产阶级和人类实现解放的思想
武器,斗争精神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其次,马克思主
义阐明了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有机体,对社会的认
识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斗争精神贯穿于对社会
的认识过程。马克思指出:“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
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马
克思主义用发展的眼光看社会,强调社会是一个处于运动
变化之中的复杂有机体。因此,对社会的认识和解释不是
一成不变的。恩格斯指出人的认识“永远不能通过所谓绝对
真理的发现而达到这样一点,在这一点上它再也不能前进
一步,除了袖手一旁惊愕地望着这个已经获得的绝对真理
就再也无事可做了”。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们要根据
社会的变化不断更新对社会的认识。客观准确地认识社会
就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斗争精神。最后,认识社会需
要发扬斗争精神,改造社会同样需要发扬斗争精神。马克
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
改变世界。”正确地认识和解释世界是改造世界的基础,改
造世界是正确认识和解释世界的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既
重视解释世界,也重视改造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也是人
们发扬斗争精神的过程。
新时代我们仍然追求并推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仍然需要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是对
马克思主义斗争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二)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根本方法
的继承和发展。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事
物内部充满矛盾,事物之间也充满矛盾,矛盾贯穿事物发
展的始终。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是矛盾的普遍性
每一个矛盾又有自己的特点,这是矛盾的特殊性。认识事
物的实质就是在了解矛盾的普遍性基础上把握矛盾的特殊
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
盾,是人类社会的两对基本矛盾。但是,不同社会或者同
一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
层建筑的具体情况不同,不同社会或者同一社会不同历史
时期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
关系也都有着时代特点,甚至同一社会同一历史时期不同
地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其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及其关系也有不同。因此,对一个社会的认识要具体落实
到认识这个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殊性上,做到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矛盾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是矛盾的同一
性。矛盾双方的力量处于此消彼长的变化之中,这是矛盾
的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当
处于统一体中的矛盾双方力量相当时,事物外在表现为稳
定发展。当矛盾双方的力量发生明显的消
长时,事物外在表现为向力量强大的一方发展变化。
当矛盾中的一方占绝对优势时,这个矛盾就会解体进而产
生新的矛盾统一体,此时事物外在表现是发生了质变。这
是唯物辩证法揭示的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因论。“社会是在矛
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新时代发扬斗争精
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矛盾分析法的继承、发展和运用。
(三)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是人民群众把握历史主动
的集中体现。斗争精神是人们积极主动攻坚克难时展现出
来的一种精神状态,发扬斗争精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
史观的实践要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
主体。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是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
动的。人民群众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劳动实践创造
历史。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离不开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离不开人们有计划、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在社会发展过程
中,人民群众发扬斗争精神实质上是积极主动地解决困难
把握历史主动的集中体现。恩格斯指出:“无论历史的结局
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
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
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恩格
斯的“合力说”指明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而新时代发扬斗
争精神正是人民群众把握历史主动的生动体现。发扬斗争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课: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6055字)同志们:“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发扬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精神品质,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的宝贵经验和重要法宝。“敢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作为新时代新征程必须牢牢把握的五项重大原则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三个务必”之一是“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党的二十大首次将“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写入党的章程。发扬斗争精神已经成为新时代的题中应有之义。一、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的理...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