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提高一体推进“三不腐”能力和水平 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VIP专免
2024-04-25
999+
20.19KB
2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课:提高一体推进“三不腐”能力和水
平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同志们: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反腐败斗争和全面从严
治党进行了一以贯之、与时俱进的深入思考和实践推动。
他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当前夺取反腐败
斗争压倒性胜利,需要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
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党坚持不敢腐、不能腐、
不想腐一体推进。”党的二十大明确强调要坚决打赢反腐
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三不腐”体制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是关系到党执政的合法地位与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部
署。当前,腐败现象依然持续存在,“三不腐”机制的实
践推进与理论研究依然任重道远。一体推进“三不腐”既
是我国巩固发展反腐败压倒性胜利的战略性举措,也是我
国为全球反腐败治理贡献的中国智慧和方案,堪称古今中
外反腐败治理的伟大创举。借此机会,我讲几点体会,与
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准确把握新时代党内“三不腐”体制机制的特征
“三不腐”体制机制,就是“不敢腐、不能腐、不想
腐”体制机制的简称。一体推进“三不腐”,是习近平总
书记在长期实践中总结提出的原创性理论,它深刻揭示了
反腐败治理的基本规律,彰显了党勇于自我革命的鲜明品
格。“三不
腐”体制机制将反腐败和监督纳入从严管党治党全局和国
家治理体系中,对全面从严治党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明
确“三不腐”机制的内涵,是开展“三不腐”工作的前提
条件,是规范从严治党的发展与延伸。“不敢腐”是基本
前提,强调“不敢腐”是惩戒警示,侧重于高压震慑;
“不能腐”是根本保障,强调制度规范,侧重于防范治理
监督;“不想腐”是防线,强调素质觉悟,侧重于提高思
想素养、提升自身免疫力。透过现象看本质,一体推进
“三不腐”在逻辑本质上是一个层层递进、互为补充完善
的系统,是腐败治理内外部因素协同配合的过程,体现了
反腐败工作从治标为主转向标本兼治的逻辑演进。
(一)“三不腐”体制机制呈现静动结合的有机统一
“三不腐”是新时代党反腐败斗争的战略目标。从静态的
层次划分来看:“不敢腐”是初级目标,主要侧重于针对
腐败分子或者准备实施腐败行为的人员;“不敢腐”以高
压惩治手段,对腐败分子或者想实施腐败行为的人员进行
严厉震慑,使其及时收敛或者压制住腐败念头,从而实现
对腐败活动的控制。“不能腐”是中级目标,主要通过织
密制度笼子,广撒监督网,对想实施腐败行为者进行严密
的监督制约,将公共权力放在制度和监督的阳光下运行,
碾压腐败机会。“不想腐”是高级目标,主要以提升广大
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为根本目标,提高党
员干部的觉悟水平,使其发自内心不愿意实施腐败行为。
从这个层面来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逐
步递进的关系。反腐败斗争既有中短期目标也有长期目标
既关注重点问题又强调根本遵循。在反腐败斗争实践中,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它们相互联系贯通又有区别侧重,具备目标一致性。我们
应全方位把握“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内在统
一性。
(二)“三不腐”体制机制突出点面结合的对象特征
要实现一体推进“三不腐”,首先需明确对治理对象的认
识。“不敢腐”打击的直接对象是少数腐败分子的腐败行
为,治理对象具有典型性,体现出点的特征。“不能腐”
是以制度和监督来防范制约腐败行为,所针对的对象具有
普遍性特征,是大多数人群。“不想腐”是用教育手段,
通过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从思想信念和行为动机上
消除腐败可能,针对的是全体党员和全体人民群众。“不
敢腐”主要是对少数腐败人员的严厉惩治,对其他人员实
现以儆效尤的治理效果,使其不敢越雷池。“不能腐”以
严密的制度和监督制约公权力的运用,压缩大多数党员干
部从事腐败活动的机会和空间,从而不能腐。“不想腐”
不仅是针对权力运行者更是面向全体人员,在修身养德、
提升党性修养的进程中,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三)“三不腐”体制机制着重反腐资源的高效整合
纵观反腐败斗争的实践历程,初期的反腐败工作基本都是
由指定职能部门具体负责的,一般都是由纪委监察部门来
独立承担反腐败任务。即使是重拳出击,单拳的力度化是
有限的,对腐败行为的惩治成效较为单薄。“三不腐”的
反腐战略明确指出,反腐败不是纪检监察单个部门的事,
诸多相关部门都应当发挥主体作用,同向发力,联合行动
“不敢腐”主要是依法追究相关违纪责任,这是纪检监察
部门的任务,也是各级党委的岗位职责。“不能腐”要织
密防腐反腐的制度之网,就需要调动相关主体部门协同参
与,从立法、司法、监察、监督等环节,充分发挥相关职
能部门主动性,自觉承担相应职责。“不想腐”需要纪检
监察部门着力做好教育培训工作,也需要社会各部门、社
会团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将反腐倡廉教育融入日常工作
实践中,积极推进反腐倡廉教育常态化和长效化。“三不
腐”的三个环节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融会贯通的有机整
体。在反腐实践中,必须做好反腐资源的有效整合,发挥
反腐力量的最大效能。
二、牢牢把握新时代党内“三不腐”体制机制的理论
渊源
“三不腐”的理论思想作为新时代党反腐败斗争的基
本方针,应被提升到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方略的战略高度来
加以认识。“三不腐”理论立足于反腐倡廉的实践基础,
是马克思主义廉政观与我国反腐败实践结合的产物,是对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是党长期反腐败斗
争的实践经验总结和升华。
(一)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理论之根。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根基,它也是治国理政的重
要资源。一体推进“三不腐”的提出,源于对传承中华民
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独到见解。绵延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
中凝聚着厚重的廉政文化思想,为一体推进“三不腐”提
供了文化滋养。为政清廉、抵制贪腐是我国历代政权执政
纲纪之一。古代廉政思想中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有“民本”
思想。西周的周公提出“敬天保民”,先秦诸子所著《尚
书》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战国的荀子提出“君舟
民水”的思想。经过历代传承与实践,民本思想已融入中
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新时代提出的“人民就是江山
江山就是人民”的理论,也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
承继与创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三不腐”理论的
文化根基,党所做的一切都要以人民为本,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任何腐败活动最终损害的是人
民的利益,破坏的是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这也是党决不
能答应的。古代廉政思想中较有代表性的理论还有“为政
修德”思想。我国历朝对为政者的道德修养水平都有较高
要求,孔子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以修身
为本,注重修炼自身道德品质。良好的道德是为政者的基
本条件。在对官员的任用
方面,把清廉勤政等作为选拔官员的必要条件。“以俭养
廉”思想则是古代廉政思想中又一个较有代表性的理论。
我国历史上的盛世统治者都是崇尚节俭的,他们认为节俭
从政利于维护国家安宁,骄奢淫逸往往招致衰败亡国。正
所谓“成由勤俭败由奢”。以俭养廉对国家治理有重要积
极作用,对社会道德发展具有良性引导效果。当然历史上
也不乏表面节俭实际腐败的官员,这与当时的权力监督不
力有关。传统的廉政思想构建了“不想腐”的生态结构。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课:提高一体推进“三不腐”能力和水平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同志们: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反腐败斗争和全面从严治党进行了一以贯之、与时俱进的深入思考和实践推动。他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当前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需要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党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党的二十大明确强调要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三不腐”体制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是关系到党执政的合法地位与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部署。当前,腐败现象依然持续存在,“三不腐”机制的实践推进与理论研究依然任重道远。一体推进“三不腐”既是我国巩固发展反腐败...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