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
VIP专免
2024-04-05
999+
19.34KB
2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感悟: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牢记初心和使命,坚持人民至
上,始终把实现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共同
富裕迈出了坚实步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
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乘势而上向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新征程上,推动共同富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科学把
握这些特征,明确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着力点,有利于
凝聚思想共识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在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相互促进中推动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意味着全体劳动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但
是共同富裕绝非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新时代
新征程,推动共同富裕的根本前提是共同建设、共同奋斗、
共同创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
“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共同富裕
是共建共享的奋斗目标,而共建共享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
效路径。共建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基础,共享是实现共
同富裕的重要动力。只有坚持共建共享,推动共同富裕才
会行稳致远。
1.全体劳动人民是共建共享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
史的创造者,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在剥削阶
级社会,绝大多数劳动人民处于社会底层,为生计而奔波,
但不能享有全部劳动成果,而统治阶级凭借生产资料占有
权以剥夺大多数的劳动成果来实现少数人的富裕。与此相
反,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全体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社会
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共同占有劳动成果,他们既是社会
财富的建设者又是社会财富的享有者。比如,我国区域性
整体贫困得到解决,这既是全体劳动人民共同建设的结果,
同时全体劳动人民也共同享有这一伟大成就的荣光,即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时代新征程,只有积极营造人人参与
的发展环境,构建“人人尽力”的制度安排,形成人人享有的
分配格局,凝聚劳动光荣、创造伟大、共享幸福的社会共
识,才能在共建共享中推动共同富裕。
2.要在共建中推动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不是“不劳而获”
或“坐享其成”,需要付出辛勤劳动才能实现。在我国,公有
制经济排除了通过占有生产资料获取他人劳动的可能性,
广大人民群众既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
的创造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
,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在推动物质财富和精
神财富创造中,要大力贯彻勤劳致富和创新致富的理念。
新时代新征程,勤劳致富和创新致富二者相互补充、相辅
相成,前者强调勤劳奋斗致富,后者强调创新劳动致富在
新发展阶段对财富创造更为重要的意义。当前,不断增强
创新劳动和提升创新能力是构成我国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
要基础,也是我国走向共同富裕路上持续不竭的力量来源。
因此,一方面,要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先富带动后富,尤其要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
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另一方面,要坚持鼓励勤劳创新致
富,让人们拥有同等条件积累人力资本、增强发展能力,
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增强致富本领。同时“要防止社会阶层
固化,畅通向上流动渠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
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避免‘内卷’、‘躺平’”。
3.要在共享中推动共同富裕。从本质上说,共享就是要
让全体人民共同享受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根本原则,所以必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我们所说的共享是全民共享,
即人人共享、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
共享还是全面
共享,即“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
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在剥削
阶级社会,少数统治阶级集团占有社会绝大多数财富,广
大劳动人民占有极少数财富,在这样的社会,不可能实现
共享,也不可能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
为实现共享和共同富裕提供了充分保证。新时代新征程,
经济发展成果的共享是最基本的,但并不是唯一的。随着
物质性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
多样化,在对物质性需求有了更高标准外,开始更多地关
注和追求社会性需求和心理性需求。共同富裕不仅包括物
质层面的富足,还拓展到关系民生福祉的精神生活更高层
面的需求。同时,共享的全面性还要贯穿社会发展的全过
程和各个环节。要通过制度安排和法律规范,努力减少有
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只有维护机会公平、规则公平、过程公平,才能让人民通
过努力都有出彩的机会,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共同富裕既需
要共建,也需要共享,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相互促进的。
我们要在共建的同时不断促进共享,不能等到社会财富足
够充足之后再进行共享。同时,我们要在共享过程中,不
断推动共建,夯实共享的物质基础。在共建中共享、在共
享中共建是我国推动共同富裕的鲜亮底色。西方资本主义
国家由于过分强调发展,忽视了发展与共享的相互促进,
在实践中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还有的国家主张通过更
多颁布福利政策,发展福利事业来缓解贫富差距等问题,
但这种做法着重强调“享有”而忽视“奋斗”,从而造成“养懒
汉”现象,降低了生产效率,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隐患。
新时代新征程,强调共建与共享的统一,体现了推动共同
富裕思路的新特征。
二、在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中推动共同富
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社会生活本质上是由物质生活和
精神生活两大基本方面构成的。共同富裕的全面性,一方
面表现在享受共同富裕的主体的全面性,即全体人民;另
一方面表现在享受共同富裕的客体的全面性,即不仅体现
在物质生活上,也体现在精神生活上,体现着每个人在经
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要求。习
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
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共
同富裕不仅包括最基本的物质生活富裕,还包括更深层次
的精神生活富裕,同时也指出推动共同富裕必须促进物质
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1.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
调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文明是物质生产成果和精神生
产成果的总和,是一个国家或社会同时实现物质生活富裕
和精神生活富裕的结果。在朝着共同富裕前进的道路上,
我们党始终不渝地倡导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并着
力推动物质生活富裕和精神生活富裕。新中国成立后,毛
泽东同志指出,中央政府“将领导全国人民克服一切困难,
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扫除旧中国所留下来
摘要:
展开>>
收起<<
感悟: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牢记初心和使命,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实现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共同富裕迈出了坚实步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乘势而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推动共同富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科学把握这些特征,明确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着力点,有利于凝聚思想共识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一、在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相互促进中推动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意味着全体劳动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但是共同富裕绝非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新时代新征程,推动共同富裕的根本前提是共同建设、共同...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