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分享汇编(6篇)
VIP专免
2024-04-05
999+
26.94KB
31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读书心得分享汇编(6篇)
目录
永不褪色的“传家宝”
——读《红色家规》有感
拜读《红色家规》,我为老一辈革命家严谨治家的故
事和把家庭建设融入国家建设的胸襟所感动。老一辈革命
家从战争的炮火中走来,为人民的解放、民族的独立和国
家的强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是国家的功臣、民族的
英雄,虽然身居高位,但都保持着清正廉洁、艰苦朴素、
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和优良作风。他们为子女留下的传家
之宝,不是高官厚禄,不是金银珠宝,而是厚德立家、勤
俭持家、书香传家的红色家规和优良家风。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培养子
女良好的品德,良好的品德是个人为人处世之根本。聂荣
臻元帅一生襟怀坦荡,光明磊落,严于律己。他留传给子
女最宝贵的家规是“教子之道贵以德”。他提出了五条应该教
给子女的“德”,并认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诚实正
直、遵纪守法、尊老爱幼、注重公德”这两条是为人之本。
这与我们现在所倡导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核基本一致。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只要千家万户都弘扬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只要每个人都继承优秀传统
文化和革命精神、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国
家就永远充满希望。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勤
俭的家风是持家之道,是家庭得以兴盛的基石。老一辈革
命家朱德就是勤俭持家的典范。他严以律己,以身作则,
生活上艰苦朴素,严格控制家庭日常开销;他严格要求家
人,曾给儿子朱琦儿媳赵力平题词“奋发图强,勤俭建国,
勤俭持家,勤俭办一切事业,做一个又红又专的接班人。”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
物质丰富的现代社会,我们仍需保持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
从不浪费每一颗粮食、不浪费每一张纸张做起,弘扬“厉行
节俭,反对浪费”的社会新风尚。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毛主席一生热爱
读书,注重学习,他对子女的要求亦是如此。他在给儿子
岸英的信中多次提到学习的话题。在给莫斯科学习的岸英
岸青的信中,他就写到“目前以学习自然科学为宜,社会科
学辅之。将来可倒置过来,以社会科学为主,自然科学辅
之”,信的最后还附上了学习书单。作为新时代的党员,也
要养成勤奋好学的良好习惯;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
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
为民办实事的履职能力;要加强人文社科类知识的学习,
提高思想的高度和深度,做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
积善之家,必有庆余;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无论时代
如何发展,无论生活格局如何变化,我们都要注重家庭建
设、注重家风传承。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作为党
员,更要自觉地传承和弘扬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家风家规,
树立好榜样,管好身边人,教好下一代,让良好家风带动
社会良好风气,助力国家繁荣发展。读《重读抗战家书》
有感
《重读抗战家书》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编
写的一本党史教育类书籍,编辑整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
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单位
收藏的32 封抗战英烈家书。
该书收录了吉鸿昌、赵一曼、金方昌等 32 位抗战英烈
的家书,时间跨度从1934 年至 1945 年,按照家书写作时
间先后排序。家书作者既有八路军、新四军将士,亦有国
军将领;既有高级军官,亦有普通一兵,展现了全民族抗
战保家卫国的伟大历史图景。
在32 位抗战英烈中,有一位叫金方昌,是山东聊城人
金方昌于1938 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被分配到晋
察冀边区工作,领导群众开展减租减息斗争,成立农救、
青救、妇救等抗日团体,建立武装模范队。1939 年冬,组
织调金方昌到抗日工作基础薄弱的城关区任区委书记,次
年11 月23
日,金方昌在顺利完成督送公粮任务后,被敌探告密,
遭二百多名敌军包围,不幸被捕。1940 年12 月3日,金
方昌英勇就义,时年 19 岁。
金方昌烈士于1940 年12 月2日在狱中给哥哥们写下
最后的家书,家书中描述了自己被捕时的情形和思想,他
说“我于二十九年十一月廿三号,在大西庄村被敌捕。临捕
时以手枪向敌射击,弹尽将枪埋藏后拼命北跑,敌有骑兵
追上被捉。我高呼中华民族解放万岁,并向敌伪讲演。我
在敌人的牢狱里、法庭上、拷打中、利诱中,始终没有半
点屈服、惧怕。我在被捕后,没有丝毫悲伤,我只有仇恨
和斗争。我知道我是为了民族的解放、全人类的解放而牺
牲。我在牢狱是向这些罪人工作着,我没有想过我再会活
也决不会活,我只有死。不过,我在死前一分钟,都要为
无产阶级工作。”同时,还在家书中向哥哥们提出要求“一、
能坚决为无产阶级革命奋斗到最后胜利的时候。这不仅是
你们要有这种人生观,能为这种事业干,并且得把自己锻
炼成像列宁、斯大林、毛泽东一样会运用马列主义到实际
中去,这样才能使自己坚持到无产阶级革命成功的时候。
这里边还有这样希望,就是希望你们,能在快乐的幸福的
共产主义社会里生活,最后希望到那时候你们还存在。二
要求哥哥们能把咱们弟弟、侄侄们都能培养成无产阶级的
革命战士。尤其是把七弟(尔昌)能培养成坚强的革命伟
大人物。”
金方昌面对敌人威逼利诱,宁死不屈。他被敌人挖去
了一只眼睛,砍掉了一只胳膊,折磨得不成人形仍坚持斗
争,在就义的前一天晚上,他借着月光,用铅笔头在纸烟
盒上给哥哥们写了这封绝笔信,充满了对革命胜利的坚定
信念和对家属亲人们前仆后继完成未尽事业的殷殷嘱托。
在写给哥哥们的家书中,金方昌坚定地表达了对敌人的仇
恨,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会为了民族解放而牺牲,他平静地
面对着死神,坚持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还为无产阶级而工
作。面对险恶的斗争形势,他临终前嘱托哥哥们要把后辈
都培养成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金方昌被捕不降,宁死不
屈,表现出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他以短暂的青春年华谱
写出永生的诗篇,以不朽的精神矗立起生命的宣言。
读完《重读抗战家书》,我深受感动。这些家书,让
我感受到革命事业是蓬勃不衰的,先辈们革命的决心是历
久弥坚的,这种革命的持久生命力离不开无数位像金方昌
一样的青年人的牺牲和奉献。在伟大的革命征途中,青年
的血性和活力仿佛点点星光,照亮中国前进的道路。而我
们今天生活在国泰民安的美好时代,是无数革命前辈用鲜
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应当铭记历史,对烈士先辈们心怀
感恩和致敬。
新时代青年,要心怀家国,砥砺前行。我们出生在国
家富强、科技发达的年代,但我们也有自己的使命感。今
天我们既要在自己的岗位中兢兢业业,有所担当,也应对
国家安全、人民群众社会事件抱以热烈关注。
“每个普通人都如星辰,微小但释放着自己的光芒,交织成
灿烂的星河”,我们都是普通人,但我们都能释放出自己的
光芒,为祖国的灿烂星河做出一点点贡献。沉下身子深调
研倾听民意解民忧
——读《新乡土中国》有感
近期,在“月读一书”活动中,我阅读了贺雪峰的农村调
查随笔集《新乡土中国》,对当代中国农村的现状有了一
定的了解,更对作者“扑下身子沉到农村、扎根基层深调研”
的工作方法有了更深的感触。调查研究是地方人大及其常
委会履职行权的重要形式,也是做好人大工作的基础和前
提。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进一步
提高人大调研工作的“含金量”,深入到田间地头摸实情、谋
良策、出精品,推动人大工作更好地向中心聚焦、为大局
出力,为潮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人大贡献。
一、聚焦选题深调研。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农村
调查是阅读农村,认识中国,发展有中国主体性社会科学
的必由之路”,作者紧紧抓住“中国农村和农民”这个主题,
深入基层了解
摘要:
展开>>
收起<<
读书心得分享汇编(6篇)目录永不褪色的“传家宝”——读《红色家规》有感拜读《红色家规》,我为老一辈革命家严谨治家的故事和把家庭建设融入国家建设的胸襟所感动。老一辈革命家从战争的炮火中走来,为人民的解放、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强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是国家的功臣、民族的英雄,虽然身居高位,但都保持着清正廉洁、艰苦朴素、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和优良作风。他们为子女留下的传家之宝,不是高官厚禄,不是金银珠宝,而是厚德立家、勤俭持家、书香传家的红色家规和优良家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培养子女良好的品德,良好的品德是个人为人处世之根本。聂荣臻元帅一生襟怀坦荡,光明磊落,严于律己。他留传给子...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