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邓小平小道》观后感
VIP专免
2024-04-05
999+
19.11KB
1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电影《邓小平小道》观后感
重大革命题材人物传记电影《邓小平小道》将于 4月
22 日公映。该片由王兴东担纲艺术监制、编剧,雷献禾总
导演,卢奇联合导演,卢奇、于慧领衔主演,刘金田担任
历史顾问,张志忠监制,张勇总制片,黄平担任制片人,
江西、广东、江苏、四川四省联袂打造。该片首次真实全
面地将邓小平在南昌劳动生活的非常岁月搬上大银幕。
1969 年10 月至 1973 年2月,邓小平在南昌城郊望
城的原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劳动生活了三年零四个月。为
了方便他上下班,工人们在围墙上开了个小门,并用炉灰
渣铺了一条小道直通他的住所。三年零四个月,邓小平每
天风雨无阻走在这条小道上,不断思考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小平同志要在拖拉机厂干多久?这是当时谁也回答不
了的问题。工人们不知道,负责“监管”的黄干事不知道,包
括小平同志自己也不知道。通过影片中的桩桩件件大事小
事,小平同志展现着他的顽强意志,他坚持每天绕“将军楼”
步行 2小时、无论冬夏用冷水洗澡,他在沉默中不断积蓄
力量。黄干事不准他坐工友递过来的凳子,他就搬开凳子
继续工作;陶厂长写小纸条提醒他,可能省里的**派要来
批斗他,请他请病假回去,他说他哪里也不去,要继续工
作;**派偷
偷翻墙进来要把他拉去批斗,他不关心自己是否会受
折磨,而是关心小红卫兵母亲的命运;中央每个月只发生
活费,其他的工资由中办暂代为保管,他就和家人一起“开
荒”种菜、养鸡。
回忆峥嵘岁月,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这真是一部值
得全家观看的好电影,伟人一生的一段困厄时期演毕,对
小平同志的敬仰怀念之情却在心中久久激荡,他在人生起
伏中的强大睿智深深折服着我们观影的每一个人。正是由
于有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坚
强领导,正是由于有他大力倡导和全力推进的改革开放,
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欣欣向荣,我们中国人民才能
过上小康生活,中华民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才能以新的姿
态屹立于世界东方。
电影《邓小平小道》观后感
近日,集团党委组织开展电影党课,我和全体党员同
志共同观看了《邓小平小道》,并有幸与电影制片人黄平
同坐交流。
之后我又专门查阅了相关资料,对影片中的情节、细
节及其表达的含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颇为受益。谈到邓
小平,人们总会对他“三落三起”的政治人生感兴趣,该部电
影讲述的正是他的第二“落”,时年 65 岁的邓小平被下放到
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度过了三年零四个月的“劳动改
造”时光,展现了一代伟人在政治失意时依然坚持理想信念、
在人生至暗时刻依旧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一、信念之光永亮
伟人怎样面对挫折和逆境?看完影片之后,自然想到
的是邓小平拥有异于常人、坚韧不拔的理想信念。正是基
于这种精神毅力,他没有因个人的遭遇而消沉、悲观,而
是在逆境面前选择坚定信念,在是非面前选择正确方向,
在风浪面前选择从容乐观。回京复职前深入基层调研的“所
见”,拖拉机修配厂坚持劳作的“所体”,每日穿梭“小平小道”、
午后散步2小时、坚持读书看报的“所思”,加深了他对中国
国情的认识,坚定了改革开放的信念。
信念是人的精神内核,是支撑一个人坚定走下去的动
力源泉。工作生活中,难免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困难
和挫折,邓小平同志也一样,一生波澜壮阔,身经百战,
历受磨难,几度沉浮。面对困难,是越磨越平、折戟沉沙
还是初心不改、越挫越勇?结果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没有
坚定的信念,必然会在斗争中向敌人屈服,在工作中向困
难低头。心中有坚定的信念,就有奋斗的方向,才有乐观
心态和精神毅力。正如最近热播电视剧《突围》中齐本安
说的一句话:“人还是要有点精神的,一个政党,一个国家,
也是要有点精神的。历史证明,正是因为这样一批又一批
有奋斗牺牲精神的人,我们才有了一个新中国,才能一次
次地从各种挑战中胜利突围。”二、刚柔并济的智慧
在谪居江西下放劳动的艰辛岁月,邓小平展现了他高
超的政治智慧和极具艺术的工作方法——“刚柔并济”。
“刚”的一面是坚持原则。这个原则是坚持真理。邓小平
作为“党内第二号走资派”遭到错误批判下放江西,出山后依
然坚持“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事实证明,中
国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了经济腾飞。这个原则是“爱民如子”。
影片中有一个桥段,一个孩子瞧见邓小平家吃粽子,哭闹
着也要吃,监管的黄干事不允许给孩子送去,邓小平怒而
拍桌,坚持给孩子送去了粽子。这个原则是“不搞特殊”。工
人们为了照顾身体不好的“老邓”,不顾黄干事反对给邓小平
拿了把凳子,以便累了能坐着休息一下,邓小平彻底把自
己当成一名普通工人,把凳子放到了工厂的墙角。
“柔”的一面是忍耐等待。下放江西的三年多时间,邓小
平每日到修配厂工作,回到家中还要照顾瘫痪的儿子邓朴
方。影片中,邓小平推着坐在轮椅上的邓朴方,说“要乐观、
忍耐”,既是对邓朴方说的,似乎也是对自己说的。为了让
邓朴方有点事做,邓小平曾经试图收集一些工人家里坏掉
的收音机,工人们告诉他,“哪里有钱去买收音机呀”,后来
工人们还是想办法弄来一些无线电设备,但被黄干事挡在
了“将军楼”外,邓小平透过窗户看在眼里只能作罢。邓小平
的忍耐和等待,不是消极无为地面对困难,有痛苦,也有
智慧和期望。这种期望不是暗自发狠将来有朝一日报复,
从最后邓
标签: #观后感
摘要:
展开>>
收起<<
电影《邓小平小道》观后感重大革命题材人物传记电影《邓小平小道》将于4月22日公映。该片由王兴东担纲艺术监制、编剧,雷献禾总导演,卢奇联合导演,卢奇、于慧领衔主演,刘金田担任历史顾问,张志忠监制,张勇总制片,黄平担任制片人,江西、广东、江苏、四川四省联袂打造。该片首次真实全面地将邓小平在南昌劳动生活的非常岁月搬上大银幕。1969年10月至1973年2月,邓小平在南昌城郊望城的原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劳动生活了三年零四个月。为了方便他上下班,工人们在围墙上开了个小门,并用炉灰渣铺了一条小道直通他的住所。三年零四个月,邓小平每天风雨无阻走在这条小道上,不断思考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小平同志要在拖拉机厂干多久...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