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新时代基层领导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的路径选择
VIP专免
2024-04-04
999+
21.53KB
2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破解新时代基层领导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的路径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1 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
训班开班式所作的重要讲话指出,“党把干部放在各个岗位上
是要大家担当干事,而不是做官享福。改革发展稳定工作那么
多,要做好工作都要担当作为。担当和作为是一体的,不作为
就是不担当,有作为就要有担当。做事总是有风险的。正因为
有风险,才需要担当。”毋庸讳言,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反
腐败和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的确有一些领导干部尤其是在基
层的领导干部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都存在着比较严
重的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他们怕“干事出事担责任”,把“不干
事”作为“不出事”的应对之策谋发展“心灰意懒”,抓项目畏首畏
尾,干工作消极被动,甘于当无所作为的“撞钟和尚”,乐得做
既懒又庸的“太平官”。如果任由这一风气的形成和蔓延,势必
会祸害社会,破坏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损害党和
政府的形象,阻碍社会的健康发展,阻碍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的实现。因此致力于破解新时代基层领导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
题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新时代基层领导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的具体表现
(一)
不想担当不想作为问题。有的基层领导干部在工作上敷衍
了事、被动应付;有的在工作上慢慢吞吞、拖拖拉拉:有的在
工作上装聋作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二)不愿担当不愿作为问题。有的基层领导干部在工作上
看风使舵、见机行事,甘做新时代的“变色龙”;有的在工作上
对上欺骗、对下隐瞒,擅长玩数字游戏,深入基层、深入实际
少,研究具体工作、具体问题少;有的对工作缺乏激情,在责
任与困难面前,东张西望,裹足不前。典型表现是个别基层领
导干部抱怨“为官不易”,调侃“官不聊生”,说什么“当官风险大
责任大没多大意思”,更有甚者推崇“做官不担当不作为”。这种
不担当不作为比前一种不想担当不想作为程度深,体现出一种
从心理深处发出的不愿担当不愿作为现象。
(三)不会担当不会作为问题。有的基层领导干部在工作上
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与效衔接、对高质量发展、招
商引资、深化改革、调整结构等新任务不熟悉、不学习、不钻
研,开展工作不得要领、无所适从;有的工作创新意识不强,
工作无主见,缺少办法,缺乏活力,缺乏计划性、预见性、创
新性和持久性,工作能力弱,不会履行职责,不会担当作为;
有的在“擦边球”、“闯红灯”、搞规避变通、靠吃喝处感情、拉
关系跑项目等传统方法不能用的情况下,新的办法不多、工作
思路不宽,工作起来束手无策。(四)
不敢担当不敢作为问题。有的基层领导干部怕工作失误、
冒风险,担心踩到红线、触犯规则,把“不出事”作为最大原则;
有的怕媒体炒作、成热点,不善于、不习惯在媒体关注和公众
监督下推进工作;有的怕触及利益、得罪人,担心引火烧身、
担心承担责任,畏首畏尾、缩手缩脚、患得患失。
(五)不能担当不能作为问题。一方面在基层组织中,诸如
乡镇与街道这一层级组织仍然存在较多的上级放权不够、获得
感不充分等致使权责不一致、事务与财力不匹配的问题,有不
少事务基层领导干部想去担当作为却无法担当作为;另一方面
有的基层领导干部在市场监管等过程中,“拿了别人的手软”、
“吃了别人的嘴软”,腰板挺不直,面对存在的问题听之任之,
甚至被不法奸商所要挟和绑架,导致不能担当不能作为。
二、新时代基层领导干部产生不担当不作为问题原因分析
基层领导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化。无论哪种“为官不担
当不作为”,归根结底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
出了问题。一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忽视理论学习,理想信念
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
心,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不系统。宗旨
意识淡化,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能保持党员干部的先锋模
范作用。这是基层领导干部存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的最根本原
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
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工
作大局。这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失去了前进的动力源泉,不能从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发开展工作,不能在新时代新阶段新征
程下有新担当新作为,表现在思想上观念落后,不思进取,工
作标准不高,要求不严,工作状态与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格格不入,工作动机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宗旨要求相差甚远。“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
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史上一些名吏能流芳百世,
就是因为他们心里时刻装着群众,记着百姓冷暖。焦裕禄在兰
考工作时间并不长,仅有18 个月,但他上任之初就身先士卒,
带病实干,带领全县36 万民众治沙、治碱、治水,最终倒在
岗位上。支撑他夜以继日忘我工作的动力就是共产党人的崇高
信仰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二)担当意识不强,
缺乏开拓精神。笔者在基层采访调研,能明显感受到党风政风
发生深刻变化,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政治
生态不断优化。与此同时,也不时听到一些基层领导干部
这样一种声音:紧箍咒多了,不想干事了;违规风险大了,不
敢干事了;啥都不干,难找缺陷;不做事情,不担风险;组织
考核,没有缺点。在这种错误的价值导向下,一些基层领导干
部便产生了明哲保身的错误思想,想当“老好人“太平官”,不敢
动真碰硬,遇到矛盾就绕,遇到问题就躲,缺乏攻坚克难的勇
气,工作上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的对中央出台八项规
定及其实施细则、多条禁令以及反“四风”等等表面上高调拥护,
但心里却感不悦,自觉当官确实没十八大以前爽了,比如公款
大吃大喝没那么容易了,到娱乐场所潇洒被盯住了,办公面积
超标得清退了,向上级部门赠送土特产被禁止了,靠婚丧嫁娶
敛财要吃苦头了,连公款买贺年卡、烟花爆竹都被叫停了……
上述种种,导致他们心理失衡、意志消退,遇到重大事件“离
得远”划清界限“我不管”、遗留问题“看不见”。他们有的面对急
难险重任务怕担责“撂挑子”;有的善于与上下左右搞“责任明
确”,配合意识差,大局观念不够;有的招商引资项目,从引
进到开工,要在部门之间“推”十几个来回,企业搞得晕头转向,
苦不堪言,营商环境极差;有的对历史遗留的“包袱”和“麻烦”,
“新官不理旧帐”。有的基层领导
摘要:
展开>>
收起<<
破解新时代基层领导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的路径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所作的重要讲话指出,“党把干部放在各个岗位上是要大家担当干事,而不是做官享福。改革发展稳定工作那么多,要做好工作都要担当作为。担当和作为是一体的,不作为就是不担当,有作为就要有担当。做事总是有风险的。正因为有风险,才需要担当。”毋庸讳言,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反腐败和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的确有一些领导干部尤其是在基层的领导干部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他们怕“干事出事担责任”,把“不干事”作为“不出事”的应对之策谋发展“心灰意懒”,抓项目畏首畏尾,干...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